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致死的过程。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的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能与《斐多》相比。因信念而选择死亡,历史上这是宗。苏格拉底生在动荡的时代。伯罗奔尼撒的战事,令现存的价值观受到了怀疑。从业石匠的苏格拉底,在雅典的市集内牵引市民参与讨论:什么才是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后世称之为“接生法”:苏格拉底并不作长篇大论,而是提出问题,往返之间。令对手渐渐自缚于矛盾,而从困境中获得新见地。他于公元前399年在雅典受控被判死刑。从柏拉图另一对话录《辩护》中,我们得知他的罪名是误导青年、颠倒是非黑白。以及否定希腊传统神祗的存在。事实上,恐怕嫉妒和毁谤,才是他被控的主因。苏格拉底本人不曾留下文
《瓦尔登湖》是美国有名作家、思想家亨利·大卫·梭罗的代表作,也是19世纪很有影响的散文作品之一。作者主张回归自然,崇尚简朴生活。本书记录了他隐居瓦尔登湖畔,自给自足,潜心写作,崇尚心灵的自由与闲适,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思想历程。在描述田园生活与大自然迷人景物的同时,细微之处体现了作者睿智脱俗的哲理思辨。书中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文字越来越多地赢得了读者的共鸣。作者对自然的描写、感想及感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