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教材是根据医学院校医学类专科起点本科学历教育(专升本)专业基础课程而撰写的,在 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教材的编写目的在于:①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对病理生理知识有概 括的了解;②传授一些在临床上能学以致用的内容;③为部分有志于临床医学探索的学生打下初 步的西医理论基础。总的来说,要以开拓学生思路,在方法上予以启迪,充分展示现代医学基础 研究的新进展、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本书不是虚构小说,而是自传性的百事记载、纪实小说。该书结构即显出大手笔的风格,全书由“纽约商场风云”、“童年”、“少女的初恋”、“北大荒的小屋”、“留学美国”、“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六个章节组成,各成一体。从这些章节的名称就可以基本概括出作者周励丰富多采的人生经历了,整部书40万字,读来就像她与你侃侃而谈。她对一个新时代新机遇的大气描写,及对自己戏剧性曲折经历和人生价值观的倾诉,令人在神往之后闭卷三思,跃跃欲试。文学对于时代,对于社会,是有一种无声的“号角”之催化作用的。九十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犹如海底蛟龙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前沿论丛》之一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职院校管理文化及其创新策略研究》(BJA130097)的研究成果。 全书共8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人”、“体制”、“差异”的关联性为着眼点,探究不同办学体制、不同区域高职院校管理文化差异的表现及其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等问题。既从理论上探讨了高职院校管理文化创新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高职院校管理文化的基本结构、独特性及其成因、异化与回归、存在的“六重六轻”问题,具体分析了高职院校长质量文化领导力、教师管理文化、学生管理文化以及对组织承诺、组织效能的影响等问题,又在对浙江省、湖北省、贵州省等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典型的12所学校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全国部分职业院校管理的典型案例,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启示性强。
本书是“一代词宗”夏承焘的词学欣赏之作。作者深入分析历代名家名词,贯串词义或意象,连缀内在的关联和感情的逻辑,诠释全篇宗旨和作者意图,从而引导读者充分感知词的艺术。
俞陛云先生为家中孙儿女“欲学为诗”特意编选的启蒙读物。专论唐朝律诗和绝句的作法,侧重于分析“声调、格律、意义及句法、字法”以及“诗境之妙”,观点独特,品评精到,颇能给人启发。
《梦溪笔谈》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共26卷,再加上《补笔谈》3卷和《续笔谈》1卷,分故事、辨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个门类共609条。内容涉及天文学、数学、地理、物理、生物、医学和药学、军事、文学、史学、考古及音乐等学科,可以说是一部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的光辉巨著,因此备受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崇。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教授称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的人物,赞许《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诗境浅说》乃俞樾之孙、俞平伯之父、光绪朝探花俞陛云家中课孙的启蒙读物,专论唐人五七言律绝,凡声调格律意义及句法字法,剖析言之,务使读者知晓作诗的方法径途。俞陛云身为诗词家,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深谙诗词创作的三昧,故其探索诗境往往能深入浅出,体察入微,一语中的,还原诗境之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读者学诗的法门,同时还是一部欣赏诗境之美的不错读本。本书正续编分别首版于上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部分条目疑有误,编辑以按语出之,以备读者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