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昶著的《袁昶日记(上中下)/中国近丛刊》是关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奉清廷赴日本日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考察之记,为期七月,考察了日本各地大、中、小学及其附属机构共七十余所,详细记录日本的学校设施、规模制度等。
不过相对而言,《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特别关注一些类型化的地理意象。这些意象之所以能类型化,显然是可以反映一些特定的文化观念,具有特别丰富的文化地理价值。 现在略陈《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的学术构想。 一、“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属于感觉文化区的研究。之前笔者做过一项湖北的工作,已见于上述。湖北那项研究在空间上是一个区域,时代则从先秦一直通下来。这一章在时间上只包括唐,属于断代性质;空间上就没有再截取,覆盖了全国。这是参考谭其骧先生生前的理路,做两个相互对称的样本,以期对于感觉文化区在中国历史上的表现建立纵横两方面的参照。 以往学界对于文化区的探讨,主要是基于形式文化区。那种研究看起来很客观,因为每个区都是根据某项具体指标而划出来的,不是主观认同出来的。但选取指标本身
《文史哲研究丛刊·教化与惩治: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禁毁问题研究》分为上下两编,约40万字。上编主要研讨书籍禁毁的文化特质,对于戏曲小说的文化功能、戏曲小说禁毁的缘由、禁毁的管理形态、禁毁政策下的戏曲小说传播等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下编探讨戏曲小说禁毁的历史演变。梳理了宋元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禁毁的历史进程。考辨各个时期戏曲小说的文化管理政策、分析禁毁个案,探讨禁毁历史进程。《文史哲研究丛刊·教化与惩治: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禁毁问题研究》对我国古典文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宏观考察的意义。
全书8章,总述唐五代宫词的发展脉络以及唐宫词繁盛之必然,分述唐五代“宫中行乐词”与“宫怨诗,专论王建、花蕊夫人二家宫词,最后考察唐五代宫词组诗创作的总体情况,总结出宫词诗法的基本特征。
不过相对而言,《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特别关注一些类型化的地理意象。这些意象之所以能类型化,显然是可以反映一些特定的文化观念,具有特别丰富的文化地理价值。 现在略陈《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的学术构想。 一、“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属于感觉文化区的研究。之前笔者做过一项湖北的工作,已见于上述。湖北那项研究在空间上是一个区域,时代则从先秦一直通下来。这一章在时间上只包括唐,属于断代性质;空间上就没有再截取,覆盖了全国。这是参考谭其骧先生生前的理路,做两个相互对称的样本,以期对于感觉文化区在中国历史上的表现建立纵横两方面的参照。 以往学界对于文化区的探讨,主要是基于形式文化区。那种研究看起来很客观,因为每个区都是根据某项具体指标而划出来的,不是主观认同出来的。但选取指标本身
《文选学》介绍了骆鸿凯先生以纂集、义例、源流、体式、撰人、征故、评骘、读选导言、余论等为主要编目,揭示《文选》的成书经过及其具有文学史、文体学意义,是《文选》学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