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力求实用 特别强调了医务英语会话在各种真实场景和医疗场合的实际运用,使学习者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能够在模拟诊疗的环境中操练英语交际技能,了解和巩固相关的医学知识。 2.具有针对性 语言素材的选择符合从医人员和相关学习者的特点和实际水平,并充分考虑到从医人员面对外籍患者可能产生的表达困难,从关键且容易理解的医学背景知识切入主题,从不同角度举一反三地操练听说技能,提高其医疗英语的应用能力。 3.涵盖多元文化 《英汉对照医务英语会话(第3版)》提供的各类医疗文化场景将帮助医务人员正确面对和处理外籍患者所注重的文化和传统观念。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等,这些大背景给学生带来了更广阔的就业平台。但同时,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熟练的专业技术加上精良的专业英语知识无疑就是高技能、紧缺人才所的。因此,学好专业英语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是按照《高职高专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所编写的。编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力求按照行业培养的宽口径,使专业英语教材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并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应用性特征,使专业英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全书由材料科学、材料成形、机械制造、汽车、模具、机器人、CAD/CAM等七部分组成,共分成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均由课文、词汇、注释、相关练习和参考译文等五个部分组成。内容以材料工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与维修、模
《医学英语论文写作及国际会议交流(多维医学英语全国统编系列教材)》以医学生在学习和将来职业发展中用英语发表论文或参加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国际会议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用和实践为主线,通过例句、范文,以及常见写作错误分析,指导学生熟悉并掌握生物医学英语论文的要求、内容、特点和写作技巧,并通过学习能够在参加国际会议时用规范、流利的英语进行交流。全书共分两大部分,由15个单元组成。
《医学英语常用口语1500句》语言的表达能力分为口头和书面,口头表达即通常所说的口语。口语虽然属于英语学习较高层次的要求,但在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它已变得愈来愈重要了。医学英语口语可发生在病人与医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医护人员彼此之间、医生与专家学者之间等等。口语交流的场所可能在医院、课堂、学术报告厅、国际学术会议。个人会见以及其他许多场合。
研究表明,一般外语学习者把词汇量目标定到17000就足够了,其学习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学习特点差异比较显著的两个时期来实现: 一个学习时期是针对5000个常用单词。这部分单词是在英语世界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语言交流中使用的主要词汇,要用学“语言”而不是学“语文”的方式来学习这部分词汇。所以这部分单词最核心的学习任务,是培养用这些英语单词进行思维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流利的英语交流和具备的阅读能力。上册《词行天下》重点就是介绍这个历程中,如何应用符合语言学习特点的高效学习手段,来正确掌握这些词汇。 第二个学习时期是5000到17000以上的提高单词,其学习策略我们会在下册《词霸天下》中详细讲解。 海报:
《商务英汉翻译(研究生)》例句取材于大经贸英译汉的实务,经验为基础,方法为主线,编排顺序从常用方法到创新技巧,讲解并举证国际商务类题材英译汉中的方法和技巧。n 《商务英汉翻译(研究生)》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学过之后,译出的商务类文件能够做到原文信息转达准确,译文表达通顺流畅,至少一个篇章之中大多数句子是这样,即整体上的沟通效益高、实际商务活动中的交际效果好。其理想境界是在忠实反映原文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之上,汉语读者可以的时间投入花费最少的精力,轻松获得原文的主体信息。
本教材主要包括三部分: 部分:乐器介绍。教材提供了部分乐器的精美图片,图片上标有乐器主要部件酌英文名称,便于学生形象记忆。 第二部分:教材主要内容。本书共18课,每课包括一篇课文、词汇表(有音标和英汉两种释义)、词组表、注释及习题(包括词汇与翻译)。 第三部分:附录。附录1为总词汇表,以便学生查找词汇,词条后注明在本书出现的课数。附录2为总词组表。附录3为乐器名称中英文对照表,共列出外国乐器名称近150个,分成六大类:键盘乐器、管乐器、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和电子乐器;中国乐器102个,分成类: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
《涉外钻井培训教材:实用钻井速成英语》的内容都是与钻井工程紧密相关的常用句子,按钻井施工程序编入课文当中,每课分为两部分:一、问答对话;二、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参考句子。书后附录一是引自美国钻井手册的阅读材料。为了和原文对应,凡是书中未出现的图和表的序号都未改动,保持了原来的序号。附录二是引自美国钻井手册的钻井专业术语,供读者参考。附录七是分类英语词汇表,除《涉外钻井培训教材:实用钻井速成英语》涉及的专业词汇外,还增收了一些与钻井工程有关而又较常用的英语词汇。为使学员节省时间,学习方便,读音准确,每个首次出现的单词均注有国际音标。
本书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本书遵循听说结合的原则,以语言输出为目的。 本书共分五大部分:步入职场、奋战职场、休闲社交、IT项目开发流程专场、IT情景实战专场。明确各个场景中的交际任务,让学习者听得懂,说得出,提高读者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内容选材新颖、广泛。 我们选择了IT职场常见的话题,每个题目分别由对话、词汇、惯用表达、文化小常识组成。集中反映软件公司员工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还原软件工作原貌。指导读者用英语处理实际工作,以此提高广大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语言表达地道、纯正。 对话的编写以简明、通俗的基本表达方式为主,语言规范、表达流畅,读者可以有效地学到真正实用的英语表达方式。对话之后的惯用表达部分为读者提供进行交际活动所需的语言材料,旨在帮助学习
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医学英汉互译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大量医学译例,介绍了医学英汉互译的一系列常用方法和技巧,介绍了医学文献计算机翻译的使用。 全书共分19章。书后附有适量原文翻译练习材料和译文,以便读者通过练习而熟悉翻译技巧,培养翻译能力。本书内容针对医学专业、中医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并可为初学医学翻译者提供医学翻译参考。
随着我国医药科技水乎的不断发展,药物的品种不断更新和增加,有些药品的通用名称也在不断地进行修改。近几年我国规范的药品名称就有近千种,进口药品的品种也在不断地增加,药品的品种来源比较复杂(既有通用名、别名,还有商品名和化学名),特别是近几年同种药物、不同商品名称的现象到处可见,给医药工作者带来许多不便,为了方便广大医药工作者查询药名,1997年出版发行了《现代英汉药物词汇》(第1版),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欢迎。 2003年对第1版进行了修订,第2版在第l版的基础上,对词条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补充,同时增加了词汇量,使词汇总数达到73 000余条。 此次再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品通用名称》进行了调整,将药品通用名放在了位,同时将近几年来国内外的新药词汇作了尽可能的补充,使词汇总量达到77 000
在中医院校英语的教学中,逐步形成了 中医英语 这门课程。所谓的 中医英语 ,其实就是中医英语翻译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讲授 中医英语 ,实际上就是讲授中医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已经出版了多部 中医英语 教材,但 中医英语翻译 教材却比较缺乏。虽然 中医英语 是中医英语翻译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但其教材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英译的中医理法方药,而中医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标准和方法,还亟待分析总结。 2002年,我们曾编写了《中医英语翻译技巧训练》,基本上是一部中医英语翻译的教材。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医英语翻译已经有了更为规范和标准的发展。为了推进中医翻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根据中医翻译的历史、现状和走势,结合1993年出版的《中医翻译导论》、1998年出版的《中医英语翻译技巧
The Language of Medicine是全球*负盛名的 医学英语教材,历经修订,编排方式科学,内容全面 ,实用性强,教材内容与医学实践联系紧密,易读易 用,与在世界范围内被各国医学生广泛认可,达维- 艾伦 钱伯纳主编的《医学英语教程(*新修订版英 文影印版)》是基于其*新版**1版的英文改编影印 版,在保留原书经典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少量改编,* 适合中国学生使用。
《新英汉药物大词典》不仅收录了常用的药物名词,而且还涵盖了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非专利药名(INN)、世界各国新上市的药物、世界各国在我国注册的新药、在研药物以及世界各地华人采用的药物别名和商品名,共计6万余条。 《新英汉药物大词典》采用英中文一对一译名和注释,这些译名和注释均有据可查。对迄今尚无译名的新药及在研药物等,我们根据《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给予了推荐名,并由有关专家审定。 《新英汉药物大词典》是详细注释药物商品名较多的工具书,内容丰富,更有利于制药企业、科研单位、医药院校及临床医药工作者之间相互交流。
本版修订过程中,保持了上一版 内容翔实,使用便捷,章节安排科学 的风格,并从选题到内容、从语义到语境等,都再次进行了反复的斟酌和推敲,力求为广大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一条 读了即懂,懂了即用,用了即对 科学的学习医务英语口语的捷径。筛选语言素材时,我们的指导原则是:①脱口而出:尽量收录流行实用的语句:②触类旁通:一语多说,多种表达,举一反三;③对答如流:选用经典、贴切的对话,使对话完全符合读者所处的语言环境。 鉴于近十年来医学领域有了长足的进展,新理论、新概念、新疗法不断出现,我们对各章节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和补充。删除了过时的、陈旧的内容;增添了一些与新病例、新疗法、新技术有关的话题,如:心理障碍、男性不育、肥胖症、整形外科、磁共振成像、血管成形、基因疗法等。并在原有的 医疗服务
口袋书方便携带,可随时随地翻阅。 中英对照,左文右图,图文互参,方便对照学习。 聘请外籍专业中医翻译,译文讲究。 在真人图上画骨骼、肌肉、肌腱等取穴标志,找穴更方便。 收录了人体所有穴位,每个穴位配有主治、位置、快速取穴等内容,方便查找、学习。
本词汇自2002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厚爱和关怀,很快售罄。2003年初即重印应市,受到海内外关注。我们决定精心修订,推出新版。经过作者们的多年不断积累,修订后的第二版具有“新”和“广”的特点,更加现代、更加实用,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以崭新面貌奉献给读者。 首先,加强了编纂队伍,与时俱进,尽可能收入药学各领域的新词汇、新概念和不断出现的新药名,包括*公布的INN,USAN以及新上市的商品名;第二,在版的基础上,拓宽收词范围,包括药物生物技术、制药、动植物药及其化学成分、保健品、营养品、药事管理等方面词汇以及常见缩写词等,增加约4万条,附录部分也作了调整和充实;第三,力求准确、规范。对部分被混淆的词汇追根溯源,加以考证。药名以国家药典委员会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商品名以批准者为准。对版存在的问题
《英汉医学辞典》自1984年问世以来,已两次修订,发行数量超过45万册,深受读者欢迎,对我国的医学教育和医学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此时此刻回首往日的点点滴滴,我颇感人生有期,学海无涯。记得1976年我从江西开门办学回沪,随即参加《英汉医学辞典》的编写工作。当时医学院的教务长金问涛教授专门召集一次有各科医学专家参加的编审会,出席的专家有妇产科的王淑贞教授、眼科的郭秉宽教授、外科的陈化东教授和内科的朱无难教授等。在初版前言中,我们仅笼统地表示对专家教授的感谢,而未提及他们的名字;其实他们对辞典原稿的审阅尤为严谨、细致。譬如说王淑贞教授对一些胎位的译名提出不同的看法。如LMA(1eftmentoanterior),早按英文的顺序译为“左颏前”,但王教授改译为“颏左前”,后来被《英汉医学词汇》(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