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分门别类地讲解它们的基本规律、要点及特色的同时,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配备了大量的例句,从而成为学习者的有力助手,便于大家由表及里地抓住精髓,掌握该用法。
作者本着“写作是自我检测已学过的基本语法和语用知识的手段”这一思想,在对日文写作进行必要地讲解之外,更注重学习者的动笔实践,在内容设置上针对性强,使本书具有编写手法新颖、简明易学的特点,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也适用于自学。
“唐音”是指中国的汉字读音。当时日本把中国叫“唐国”,也就是由于中国唐代在世界上的兴盛和地位,加之该时期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崇拜和尊重中国,直至明清时期,日本人仍然称中国为“唐”。该书是以“近世唐音”研究为主线,对唐音进入日本语言的经过、历史根源、形成过程、使用现状、文献资料的多少、与中国各方言音的对照、唐音反映的当时日语音韵的实况、中日语言交流的瓜葛、以及相同特殊音的相互影响、唐音的位置等问题进行相关的论述。
《应用型本科日语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日语专业系列教材: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不遵循某一家的说法,有不少观点得益于前辈和同行的著作,有的看法和提法只是笔者自己归纳出来的,但决不是为故意追求“新”或时尚,目的只有一个,即希望能对学生有所启发。本书所强调的是实用性,以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翻译理论涉及到许多方面,本书不一一提到,但是对学生容易出错或常被忽视的方面较多阐述,选用《应用型本科日语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日语专业系列教材: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作教材,也可有选择地或“创造性地”使用各章节。翻译课应该强调师生互动,不仅翻译实践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交际活动,翻译理论与技巧的讨论或介绍翻译时要留有余地。
全书根据商务实务归纳出8种场景,再根据意义和用法细分为26个单元。把意义相似的句式归纳在一起,每个单元介绍一种语义句式,如靠前单元是“表达个人观点”、第二单元是“向别人委托或请求”等。在靠前单元中详细介绍11个语义类似句式的使用场合与用法禁忌,如某句型只能对客户使用而不能对于上司和同事使用,某句型只能用于关系亲密的人之间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来查找相应的句式,把单词替换进去可以表达自己想要传达的内容。同时每个句式都配有5句例句和实用商务会话范例,后面添加中文翻译。还设有TIPS专栏,补充词的用法或者日本商务文化常识。正文右侧面设有单词栏。全书配有mp3录音,可以供学习者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