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成就,是我们这个东方大国五千年辉煌历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本国情,本应成为常识,家喻户晓。孙机先生以大家的底蕴、晓畅的文笔,把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呈现在这部书里。
《年轻人的国文课》源自深受北大年轻学子欢迎的大学国文课,围绕“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一核心,从夫妇、父子、情商、文艺和识见五大主题切入,以诙谐的方式、简单的举例、有趣的故事,解读不同时代、不同文体的经典,带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古人处世的智慧,启发我们在当下的世界里更好地生活,珍视个体的价值,学会爱人、做事和思考。 “夫妇”篇,选取经典爱情诗词如《关雎》《蒹葭》《锦瑟》等,阐明何为好的爱情和婚姻; “父子”篇,释读《论语》《离骚》,谈中国传统士族文化里的忠与孝; “情商”篇,剖析《红楼梦》《世说新语》等经典篇目,解读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讲解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原则和智慧 ; “文艺”篇,结合曹植、陶渊明、谢灵运等六朝诗人的名篇,深入中国传统贵族的精神和信仰,认识真正的文艺青年; “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和于丹一起,重温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 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于丹老师以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 《于丹:重温古诗词》延续于丹老师的独特风格,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读者共鸣。让读者重温中国传统文学和古典哲学的精髓所在,找回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
《上下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书系 寺庙庵闾:中华寺庙文化大观》一书图文并茂,从不同文化鉴赏的角度、全方位、宏观和微观相结合,阐释寺庙两千多年的开端、发展、变化的历史,洞悉过去沧桑的岁月,领略文明古朴的气韵,盛览寺庙渊源文化精粹,《上下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书系 寺庙庵闾:中华寺庙文化大观》不啻是青少年及广大读者启智爱国的读本。
英雄人物已经逝去,是非功过任人评说。提到曹操,人们会想到一个词——“奸雄”。其实这并不客观。曹操是一位很有权谋的英雄。他的权谋不仅表现在用人的权谋,也表现在用兵的权谋。曹操是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军事谋略着实令人敬佩,官渡之战便是最典型的战例;同时,曹操也很善于用人,曾经几次发布求贤令,打破了用人以道德为准则的惯例,提出了人尽其用……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权术之王:曹操》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曹操传奇的一生。
《中国文化读本》(第2版)分部分(智慧与信仰、创造与交流、艺术与美感、民俗与风情)、38章,抓住中国文化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汉字、发明、丝绸之路、中医、绘画、建筑、功夫、围棋等),用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进行具体而深入的介绍。在介绍知识的同时,力求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意味和核心价值,展示中国自古以来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美善相乐的人文形象。
《中医与传统文化》正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从中医为什么产生在东方、原始生命观、人文之光、道教和医学、中国佛学与医学、《黄帝内经》天道观、医道观和另眼看中国八个部分,阐释了气、阴阳、五行这些文字确立之初的内涵,分析了医学观念的发生与儒释道等各种思想的融和与分别,剖析了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指出了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而从“医”入“道”又是掌握传统文化的一条必不可少的捷径。
本书是“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本”丛书中的一种。该丛书共有十三种,由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张立文教授任总顾问,罗安宪、彭永捷、林美茂等专家组成编委会。该丛书专门为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以及中华经典诵读等考试之用。 词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极盛于宋代,由此人们将词看作是宋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并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唐诗、宋词”这一经典说法。本书约1.8万字,主要选取宋代有代表性的名家词作120多首,尤其侧重选取豪放派苏轼、辛弃疾,以及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的精品良作。本书主要用作诵读,因此本书对文字不作解释,只对生僻字或易混字作注音。
服饰史,即文化史。 先秦女子服饰的清纯、质朴,汉代女子服饰繁复华美的绣纹,六朝女子服饰的灵动飘逸、飒爽戎装,隋唐女子服饰的胡风汉韵、葳蕤华彩,宋朝女子服饰在简约淡泊中透出内敛的奢华富贵,辽代女子服饰的佛妆和高丽风情,明清之际女子服饰的低调奢华……对各个时代女子妆容服饰的个案研究,从直观和微观视角彰显古代文明,就像触动了这个时代生命史上跳动的脉搏。
本书详细阐述了作者在中国的名字识别成功系统——NISS,介绍了八字五行起名法、生肖起名法、八卦起名法、辈谱起名法、提萃起名法等各种方法,重点讲解了作者的五维全息起名法,提供了人物起名、改名实例,展示了姓名文化研究成果,解析了中国名人起名、改名缘由,论述了姓名对人生的重大影响。本书具有全面性、通俗性、实用性等特点,适合家长、姓名文化研究者、起名工作者等阅读参考。
《故人故事》是一本着眼于近百年社会生活的掌故笔记。近年来,社会生活史已经成为近代学术的重要领域,我国对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近三十年来也越来越得到普遍的重视和发展。社会生活史的内容与不同时期的政治历史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近百年的社会生活,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而变化急速。还原曾经发生过的生活场景不但需要史料的记述和现代影像资料,也需要凭借一代人的记忆。《故人故事》虽然涉及到不同的领域,但只是根据个人闻见的零星记录,希望这些材料可以作为史料的参补。逝去的旧事和人物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忘,这本小书虽然内容芜杂,并且难免有个人闻见的局限,但是作者愿意就此与读者共同探讨社会生活史料的作用与价值。
本书是语言学大师王力先生研究汉语语法历史发展的专著。全书共26章,从词法、句法两个方面论述了汉语语法发展的历史面貌、发展阶段及其内在规律,重点是历史句法学的探讨。 本书以汉语基本理论为基础,讲述了名词、人称代词、构词法的发展、词序的发展、长句的发展、语气词的发展,以及“五四”以后新兴的句法等知识。 本书材料丰富、系统性强,规模可观,是语法学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