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物理学习题集(第二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覆盖了规划教材的全部知识点,以医学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为主线,结合中医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简洁、通俗的语言解答各种类型的习题。尤其在单选题和判断题中,我们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让学生理解医用物理学中基本的原理,进一步强化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内容。在简答题和计算题中,要求审题明确,灵活运用物理学的定律、定理分析解题,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医用物理学习题集(第二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除保持物理学系统性外,针对中医药院校的特点,增加了与医学相关的内容,如静电场与生物电现象、几何光学与医学光学仪器、核医学成像等,突出了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的有机结合。
本书是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阅读教材和观察标本的指导性教材,内容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一致,并汲取全国中医药院校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参照国家制定的《高等医学院校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编写而成。内容有目的要求、教学时数、实验教具、注意事项、参考教材、实习内容及复习思考题,适用于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骨伤、护理等专业教学使用。
本书由清代 医学家徐大椿编撰。徐氏针对当时医界的现状和某些弊端,结合《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及其历代中医名家贤言,从不同方面予以阐述,目的是以正异说,明其渊源,故称《医学源流论》。 书中所论内容广泛,个人观点鲜明,医论多不过千言,但阐述透彻,富含哲理,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徐氏尊从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及其博学识广与丰厚的临证积累。其中某些篇章,如“用药如用兵论”论说格外精彩,广为流传,被后世视为论药佳作。本书是一部流传甚广且颇有影响的医论著作,对当今中医临床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半松斋初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以及经典医籍相关内容重新整理,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为了帮助医学院校的学生和临床医师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七轮)内容,提高理论水平和应试能力,我们组织了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和深厚学术功底的教师,编写了本套丛书。丛书的编写主要依据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七轮),同时还参考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等多本较权威的教科书(高教版等),尽可能多地汲取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
本书是卫生部护理学规划教材《妇产科护理学》(第3版)的配套学习辅导教材,由多年从事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的副主任护理和主管护师编写而成。其突出特点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测试紧密结合起来,较全面地反映了《妇产科护理学》(第3版)的所有内容,题型丰富,内容覆盖面广,科学性强,是学生自测学习水平,教师评价教学效果的参考依据。 本书可作为全日制本科生、大中专学生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辅导教材,同时对于攻读护理硕士学位研究生及本科、大中专毕业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本书也是一本极有指导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根据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人体寄生虫学》和《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撰写,是《人体寄生虫学》第6版的配套参考书,全书共四篇十九章,完全按照第6版《人体寄生虫学》的章节顺序安排内容,每章分重点提示、教材精要、测试题三部分。在教材精要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章节的重点内容,测试题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题和简答题四种类型,各题均备有参考答案,集中置于题后。在书末附有综合复习题及综合测试题,涉及较多的跨章节内容,便于读者从不同角度综合测试自己对人体寄生虫学各章节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本书面向医学生,兼顾各专业,内容翔实,强化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新巧,具有系统性、兼容性。测试题紧扣教学目标,题型式样齐全,命题严谨,题解准确
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使我们对病毒的了解日益加深。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回答关于的一些基本的生物学问题。比如什么是病毒?病毒是怎样被发现的?不同类型病毒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病毒的分子结构是什么样的?病毒是如何侵染我们的肌体,又是如何在肌体内复制和扩散的?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肌体是如何对抗病毒,病毒又是如何引起各种疾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书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浅显易懂的阐述。 现在科学家已经能够开发一些有效的对付某些病毒的疫苗和药物,但人和病毒之间的较量却从未停此过。病毒本身容易产生新的变异体,从而躲避机体的防卸系统和现有的治疗手段。
为配合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暨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临床康复工程学》的教学工作,编辑出版此书。 《临床康复工程学实训指导》的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原则: 1.可以演示或者实际操作。 2.多数学校能开展,对一些难以开展的项目,如康复机器人、虚拟技术等,则暂不列入。 3.对内容偏少或相近的设备,采取两个或多个设备合并的方式,构成一个实训,如肌力测试仪与平衡仪、常用康复训练器械等。 本书共有30个实训,每个实训包含实训目的、实训准备、实训内容、实训结果、思考题五部分。各学校可结合自身条件选修部分或全部实训。 本书不仅可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的配套教材,而且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由罗晶、关洪全主编,教材内容分三篇,篇为免疫学基础实验,主要介绍免疫学常用的实验技术,含抗原抗体检测和免疫细胞检测技术两章。第二篇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含基本技能实验和病原微生物学实验两章。第三篇为医学寄生虫学实验,含寄生虫病原学诊断技术和医学寄生虫学实验两章。本教材主要适用于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等中医类各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科书以及研究生、临床医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根据全国普通高等专科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建设委员会的要求而组织编写,供全日制药学专业大专层次的学生使用,与理论教材《微生物学》(唐珊熙主编,牟家琬主审)相配套的实验教材。 全书包括微生物学实验(含免疫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训练和控制药品质量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两部分,共二十一个实验。每个实验后附有思考题。本书针对药学专业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强,适合大专层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本书亦可作为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大专层次成人教育的教材或供其他医药人员及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人员作参考资料。
尽管全国有许多医学院校的各类医学专业已开设了“医学遗传学”课程。但相应的“医学遗传学实验(或实习)课”却显得相对薄弱。一方面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包括课时、学生数、实验室条件等等),以至于不能满足开设医学遗传学实验(实习)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医学遗传学实验(实习)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宏观的内容可涉及人群或个体、微观的内容则可达细胞、分子),这使其在一个具体的教学实验室不易得到实施。然而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实验(实习)教学在医学遗传学课程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提倡应积极争取实验课的开设。 作为横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医学遗传学”既带有基础医学实验的性质,也具有临床医学实习的特点,但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学遗传学教学是由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的
本书由全国6所高等医学院校多年从事医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预防医学和精神病学教学和科研的教授、副教授和部分青年教师编写。全书共分5篇:第1篇导论,介绍了医学心理学的学科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学派及其发展趋势;第2篇心理健康,介绍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的生理基础、认知、人格、心理健康发展与社会适应等);第3篇心理障碍与心;身疾病,重点介绍了心理动力学理论与应激;第4篇医患心理,介绍了患者心理与医患关系的调适;第5篇心理卫生服务,介绍了心理测量、心理护理、心理咨询与治疗。全书以5大心理学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为指导,重点论述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思维与临床技能(心理测验、心理咨询与治疗、医患关系、心理护理)。本书以提高医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为核心,以面向人群心理
《易学助考口袋丛书·伤寒学》是与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学》配套的学习辅导用书,供学习《伤寒学》后复习使用。 本书在行文过程中既不同于原教材,又迥于原教材的习题集,在编写例子上作了如下的规定: 1.为与原教材配套,该书的篇章目次与原教材完全一致。 2.在每章之首,根据教学大纲条列了该章的学习要求,并用“★”“▲”“●”符号对学习要求作了“掌握”、“熟悉”、“了解”三种不同层次的标识,复习者复习时对重点内容可一目了然。 3.原文及词解与原教材相同,减轻了复习者几本书同时翻阅对勘之苦。 4.为节省篇幅,本书对原书中备考条件作了删节。 5.对原文中方剂组成及方后注内容亦作了删节,有关方剂组成可参“精析”部分,其他需要掌握的内容,在“难点”部分作了说明。 6.对常见方只附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中医药院校学生接触和学习中医学的门课程。能否学好这门课,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其他中医课程的学习。然而,《中医基础理论》内容比较抽象,有些甚至深奥,令学生在学习时,感到难以理解、难以记忆、难以掌握,或者由于不得要领,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为了帮助同学们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学好《中医基础理论》,我们应出版社之约,编写了这本学习参考书。 本书的编写,完全以原教材为蓝本,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方法上,在每一章的开始首先明确学习要求,具体分为“掌握”(带★”者)和“了解”(带“●”者)两种,其中要求掌握者,是该章的重点部分。[重点提示]主要以提纲的形式,辅以图表,着重介绍必须掌握的
本书根据中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要求,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之《温病学》为蓝本,对温病学的理论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本书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提炼,突出了温病学理论重点和精华。每章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内容分为一般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重点提示部分为本书的主要内容,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综合,以帮助学者在短时间内对温病学的理论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学习掌握。难点提示部分主要对每一章中疑难问题进行阐发,如对重点原文的理解、类证鉴别等等,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本书内容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为主,参考21世纪课程教材《方剂学》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方剂学》有关部分,作适当补充或调整。摸拟试卷参考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方剂学习题集》部分内容。 全收共有19章。章总论为教材上篇总论1—6章内容的归纳,2—19章则与教材中各论内容相对应,后附《方剂学》教学大纲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提示”是按学习要求作内容提要;“难点提示”是解析重点提示中的疑难问题,并根据就前原则,与所学前方在组成、功用、主治有类似之处者,进行异同点的比较,共计62方剂。
本书与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教材配套的大纲,摘取了大纲要求熟悉与掌握的相关原文,按照其不同要求层次,对原文进行了详略不同的分析。部分条文根据需要尚设有“词解”、“难点”两栏。在本书后尚附有要掌握的条文及方剂方歌的汇总。在本书的后尚附有要掌握的条文及方剂方歌的汇总。汇总原文,是为了方便学生背诵原文。因各院校课时设置不一。要求背诵的条文有所出入,故我们列出了要求掌握的全部条文。关于方歌的来源出处,分为两部分,被《方剂学》收入的方剂录用了《方剂学》的方歌,以便于对前期课程的复习,其余的方剂都是抄录自陈修园的《金匮方歌括》《长沙方歌括》。 作为此套“易学助考口袋丛书”的一本分册,与本丛书书的编写相一致,在关于其所遵循的大纲、原文内容的解释标准等方面皆与上述教
《中医文化基本功》是专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在校学生选编的课外背诵手册。编写目的是藉此丰富中医文化常识、提高阅读古籍能力、培育中国传统思维。全书分为4部分。 人物篇收载历代名医传记26篇,或采自史籍,如《左传》、《史记》、《三国志》、《后汉书》、《晋书》、《隋书》等,或摘自名家文集,如《柳宗元集》、《学易集》、《九灵山房集》、《白茅堂集》、《南雷文定前集》等,或取自医史专著,如《医史》、《医林列传》等。 典籍篇选辑目录学名著及历代著名医籍序言18篇,前者如《汉书·艺文志》,后者如“《伤寒杂病论》序”、“《针灸甲乙经》序”、“《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小儿药证直诀》原序”、“《本草纲目》原序”、“《伤寒论注》自序”、“《温病条辨》叙”等。 医论篇辑录历代名家和名医的专题议论26篇,其中
邹梅娟主编的《生物药剂学实验》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实验教材之一。全书分为九个实验,旨在利用简单的体内外方法评价药物体内四个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并阐明药物动力参数的计算方法。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增加了英文对照内容,以便学生在阅读英文文献、撰写英文论文时参考。 本书可作为药学类实验双语教材及相关专业教材使用,也可供药学类相关人员参考学习。
本书是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阅读教材和观察标本的指导性教材,内容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一致,并汲取全国中医药院校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参照国家制定的《高等医学院校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编写而成。内容有目的要求、教学时数、实验教具、注意事项、参考教材、实习内容及复习思考题,适用于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骨伤、护理等专业教学使用。
《临床输血学检验实验指导(第2版)》是《临床输血学检验》(第3版)的配套实验教材,是在胡丽华教授主编的《临床输血与检验实验指导》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编写的。本教材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四年制本科、三年制专科、成人教育等本科及专科学生的实验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医院输血科、血站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本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用性。教材重点介绍了输血相关基本技术,内容包括血型血清学技术、红细胞血型系统抗原及抗体鉴定、交叉配血试验、新生儿溶血病、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测技术、血小板血型检测技术、血液成分的分离制备技术。对每个实验从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结果判断、方法学评价、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此外,第2版实验指导增加了病案分析,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输血相关各项实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