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班创立于2009年,是国家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定位于工科基础的试验班。其使命是:发掘和培养有志于通过技术改变世界的创新型人才,探索回答 钱学森之问 。期待培养出如爱因斯坦、钱学森、乔布斯那样伟大的创新领袖。2019年为钱学森班成立十周年,为回顾和总结这十年的点滴,展望未来,钱学森班计划出版纪念文集。
公共管理属于MPA及公共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本书根据国家MPA及公共管理专业要求所编写,不但介绍了当前公共管理zui新理论,而且加入了当前社会热点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公共管理的基础性问题,如公共管理的概念,它的起源和发展,公共管理的主要学科基础,以及公共管理与传统行政模式、私人管理的区别等;公共管理zui重要的主体 政府部门的管理活动概要,在引入经济学假设分析政府部门运行特征的基础上,论及政府失灵的表现和矫正方法,在具体的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路径和工具选择上,全书逐一介绍了西方国家流行的市场化管理方法;其他两大公共管理主体 公共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它们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是本书关注的重点;管理的基本要素,如公共政策、绩效管理、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创新二十三讲》汇集了当今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成果。书中以讲座的形式,系统地讲述了与管理相关的理论的产生背景、内涵、应用条件和作用机理,并通过案例提炼专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管理——作为管理者在多变的客观环境下设法运用各种资源和方法来达到规定目标的各种活动和全部过程,既有科学的规律可循,又有艺术的运用之妙。在这里,作者希望通过系统的讲座设计和内容的鲜活性,将这二者有机和巧妙地结合起来。 本书所收集的专题,大部分都在该院举办的企业高级工商管理培训班、研修班或其他培训班上讲授过。作专题选择时,首先要充分反映和体现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前沿的成果及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运用;其次要充分考虑培训学员及企业广大经营乾学习和培训的实际需要。因此,本书在介绍企业*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和管
本书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原理教材,已经有超过1200万学生借助本书迈进了经济学殿堂。 本书的特色在于全面且通俗易懂,对每一个经济学中的概念均采用文字表达、表格、图形的形式加以阐释,并辅以案例进行强化,作者将艰深的经济学理论用简明的语言进行表述,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书适合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作为经济学原理教材,也适合非经济学类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学习使用。 本书配有大量的教学辅助工具,包括为教师提供的教师手册、PowerPoint 教学幻灯片、不同难度的数量超过11000道试题的三套试题库等,以及为学生提供的网上资源连接、50个数学注释、部分习题答案等内容(详见使用指南和前言) 使用本书做教材的教师请致电或发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索取免费教辅。
本丛书批先行选入几本经典文献选读性质的国外优秀教材,内容主要在国际关系理论方面,也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优秀教材。它们皆可称为原文中的精品,值得研读和收藏,不仅如此,由于它们本身在国外的大学课堂里都是应用较广的教材和读物,所以特别适合作为我国国际关系与世界政治专业大学教学中的参考读物,甚至可以直接作为以外文授课的课堂教材。在每本书的前面,我们都邀请国内比较权威的专家学者撰写了精彩的导论,以指导读者更好地阅读和使用这些文献。
该书介绍了大众传播的概念及媒介产业的相关知识。从传统的书籍、报纸、杂志到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方面,深入探讨其起源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信息时代的大众媒介文化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内容新颖,案例生动有趣,令您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大众传播的基本知识。 本套丛书*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不仅具备逻辑严密、深入浅出的理论表述、论证,还列举了大量案例、图片、图表,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指导非常详尽、具体、可行。其中多数教材还在章后附有关键词、思者题、练习题、相关参考资料等,便于读者的巩固和提高。因此,本丛书也适用于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进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的研究项目。自1990年起,研究成果已出版了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等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从2016年初开始研究,研究工作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管理中心共同主持,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研究院、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图书馆等29个单位的126位专家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本项研究工作,全国各地7941位学科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表的评审工作。 《中文核心期
该书分四篇29章,共230余万字,均由具有丰富教学实践及理论研究经历的专家、学者所撰写。 本书本着“电视理论应是发展的理论”这一基本认识,以电视学当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性、学术性、实用性均强的新兴学科为出发点,结合我国电视事业发展40多年来的具体实践及自身规律,对电视学作了甚为严谨、深入、系统、全面的科学论述,以其“广泛的社会性”、“交融性”、“审美性”、“杂志性”等诸多新颖的理论阐述,丰富了我国电视专业的理论著述,填补了我国电视理论研究久未形成独立学科的空白,从而为我国电视学理论宏观构架的建立、为这一新学科。
这是一部有关西方著名政治思想家的生平活动、思想特点及主要著作摘要的选集,从柏拉图到伯林、哈耶克,基本涵盖了西方政治思想起源、发展的整个过程。其锁定的主要读者群应该是那些对西方政治思想史有足够兴趣的青年学子。 本书突出优点是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全面、清晰、系统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全景图,并通过作者的分析,使读者得以深入理解诸多思想家的思想精髓与发展脉络。但这种学习方法又有其不足之处,这些书更多反映的是作者的理解与思考。
在当今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中国国内市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的冲击,许多中国企业发现,必须把自己的触角延伸到国外,在全球寻找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开发新产品、吸引多样化的人,才能在国际化大环境中赢得主动权。然而,中国企业无法回避一个尴尬的现实,即由于国际化起步较晚,对国际化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缺乏系统的了解,诸如相关国际规则,各国特有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同时,一些国家的企业的国际化经历又告诉我们,国际化的道路是充满曲折和风险的,没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不可能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远,甚至会给企业不定带来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因此,及时全面地了解有关国际化,特别是关于国际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研究其他企业在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历,对中国企业将大有裨益。 虽然
本书是美国乃至全球使用广泛、成功的营销学教科书之一,主要研究营销的战略视野。从跨国界、跨文化的角度阐述营销规则的各种内容,分析成功企业的经验,揭示营销的新观念以及营销实践中的盲点和陷阱。在本书中,作者充分利用所有可获得的资源,展示营销所面临的振奋人心的挑战,并通过生动具体的方式使学生融入其中,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探索和分析营销规则各种内容的广阔视野。 本书共7篇24章,第1篇营销和营销环境论述了战略营销概要、战略规划、营销环境、营销中的社会责任与道德、全球市场与国际营销;第II篇购买者行为与目标市场的选择包括营销调研与信息系统、目标市场;细分和评估、消费者购买行为、组织市场与采购行为;第III篇产品决策包括产品的观念、开发与管理产品、品牌与包装、服务等内容;第IV篇分销决策论述了营销渠道与供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以往教材对数学推导的过度依赖,更多地通过范例给出直观的经济学概念和观点。作者引入了一些核心原理,然后通过大量的事例给予说明并加以应用。书中还配有与这些原理相关的问题和练习题,以供学生课后练习使用。 本书的另一特色是加强了对学生的经济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家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来理解和解释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实际问题。 作为宏观经济学入门水平的教材,本书适合大专院校经济管理各相关专业用做教材,也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宏观经济学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