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项心理学实验都必须明确地或内隐地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如关键概念的定义、被试以及实验条件的样本、测量、误差的控制、设计与统计等。本书在收集各心理学领域丰富的文献基础上,分析这些问题井给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 本书的目的不是对各个领域的研究加以总结,而是讨论怎样才能做好心理实验研究。传统的显著性检验方法长期以来受到严厉批评,本书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而介绍了元分析的方法。实验研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疗、临床、商业等领域,但由于在这些领域不能对相关因素进行精确的控制,因而不能袭用实验室的设计方法,本书有一章介绍准实验设计来解决此类问题。实验研究的结论必然涉及因果关系,测量是用数字来代表某事物,这些属于科学哲学问题,本书用两章篇幅分别加以讨论。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深入
本书介绍了通信网性能分析的基础知识,主要讨论电路交换网络和面向连接数据网络的性能分析,其中第1章为通信网概述;第2章讨论泊松过程、生灭过程和排队系统等;第3章讨论通信网的局部性能分析;第4章讨论通信网的全局性能分析;第5章讨论通信网的拓扑结构分析;第6章讨论通信网的*模拟;第7章讨论通信网的可靠度分析。各章附有一些习题并且部分习题有简单的答案。本书可作为“通信网理论基础”或“通信网性能分析”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希望得到通信网性能分析知识的理、工科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第2版)》从实际工程应用和教学需要出发,介绍了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以SIEMENS 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背景机,重点介绍了PLC的工作原理、系统配置、指令系统、编程软件、设计方法等内容;简要介绍了S7-300、S7-400PLC及PLC的网络通信知识。有关章节附有习题及思考题。书末有实验指导书和课程设计指导书。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第2版)》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内容由浅入深,注重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书中附有PLC应用实例,所有程序均经调试运行。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工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等本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撰写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数论初步、信息加密技术、报文完整性鉴别及数字签名、密钥管理、身份验证、访问控制、虚拟专用网技术、网络入侵与安全检测、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特点是:概念准确、论述严谨、内容新颖;既重视基本理论,又注重基本实践,还力图反映一些*知识;从应用出发,介绍了网络安全中使用的标准。为此,本书可以帮助读者系统掌握网络安全的知识。可作为高年级本科或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密码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应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地介绍网络安全原理及其典型应用。本书共包括7章:网络安全概述、密码学导论、身份验证技术及其应用、访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网络攻击检测与网络蠕虫、网络数据安全技术以及网络应用安全技术。本书重点讨论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传统密码学和公钥密码学,报文身份验证、身份验证协议和Kerberos身份验证系统,访问控制模型和网络防火墙技术,网络攻击检测原理和网络蠕虫的分类方法,安全IP技术和传送层安全技术,网络应用安全体系和万维网安全技术。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网络安全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研究和开发网络安全技术的入门书籍。
本书讨论生产过程自动化中使用的各种测控仪表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整定方法。全书分上下两篇,主要内容包括上篇 自动化仪表、自动化仪表、检测仪表、调节器、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执行器和防爆器;下篇 过程控制、调节对象的特性及实验测定、单回路调节系统的设计及调节器参数整定方法、复杂调节系统、自动调节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主要参考书。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工业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教材或参考书使用,也可供科研院所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书的配套教材,也可单独作为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的实习实训、上机练习和指导教材。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简介,Windows2000/XP、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WPS Office的使用,Windows程序之间信息的共享,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基础,计算机安全技术基础。在解答教材原有习题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并给出了详细的解题步骤。 本书适合用作高等聍校各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材。
本书按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编章;以有机化学反应为中心阐述了重要的反应历程,讨论了反应物的结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之间的关系。此外,还适当介绍了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立体化学、有机分子轨道理论、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有机光化学、有机合成的近代技术和方法以及一些当代有机化学发展前沿及学科交叉知识等,反映了有机化学的发展方向。 本书为高等院校工科化学教改教材,适用于已学过基础有机化学的本科学生,并可供其他有关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特点是从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出发,讲述可视化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对每一部分的知识点、概念、难点,都力求以较精炼的语言进行讲解,同时,对每一个知识点都配以必要的实例,实例中配以较为详细的步骤说明、代码说明及语法说明,力求通过实例让读者较好地掌握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的思路、开发技巧与体系。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部分讲述Visual C++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介绍应用Windows API进行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方法及应用程序框架;第三部分介绍应用MFC进行可视化编程的思想方法。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本书配有教学视频流课件、教学网站及授课用的电子教案等资料。
本书共分6章:章绪论;第二章插值与拟合;第三章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第四章数值微分与数值积分;第五章非线性方程数值解法;第六章常微夕方程数值解法。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理工科学生的教学辅导用书,亦可作为数学系信息和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系本科生的参考资料,也可供对数值计算方法有兴趣白读者阅读。
《信息论与编码学习辅导及习题详解》 著者: 作译者: 傅祖芸编著 ISBN号: 7-5053-9595-5 出版日期: 2004-02 丛书名: 高等学校理工科电子信息类课程学习辅导丛书 字数:353千字 定价:¥22.00元 页码:241 会员价:¥17.60元 开本:16开 放入购物篮 内容简介 本书是学习信息与编码理论课程的教辅用书, 旨在为本科生的课程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 本书以香农信息理论为核心内容, 也包含信源编码和线性分组纠错码的内容。 全书共分7章, 每章由基本内容和学习要点、 习题详解和精选习题解答三部分组成。 基本内容和学习要点部分是对各章节知识点的高度概括。 在这基础上, 对基本题和精选题作了详细推演和解答。 全书概念清晰, 解题详细, 一题多解,便于自学。 书中习题是属基本题和中度难题, 它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因此, 本书不只
此书是从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学习理论两方面论述的,是数学教育基础书籍。全书分为对数学的认识、数学学习理论、数学思想方法三部分。 此书可供师范院校数学系学生选用,也可供中学数学教学线的老师参阅。
本书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全新的体系阐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时间动态,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驱动力量和基本规律。 全书近40万字,分成13章,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学与一般系统论;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流动;地球表层系统地物质循环;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特征。此外,本书还注重借鉴物理学、化学和生态学的概念和成果来阐述地球表层中各种自然现象与过程的机理,以反映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和交叉学科的特点。为便于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有些内容排成小号字,可供读者选读;各章后均附有参考书目和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农学、林学、城市规划等学科和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教材,并可作为大气科学、地质学、地球物理
本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全书共分10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介绍了液压传动的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介绍液压技术中常用元件的结构原理、性能和用途,第7章和第8章介绍液压传动的基本回路和典型系统的应用与分析,第9章介绍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在编写时,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简明扼要,方便学生使用,按基本理论一元件一回路一系统的顺序编排,注意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
本书用较短的篇幅介绍了流形上的微积分及其应用。书中的前三章的内容是预备知识,第4章到第9章分别介绍微分流形、流形上的向量场、微分形式与积分、de Rham上同调、映射度及奇异性等基本概念和理论,同时介绍了若干典型的应用。第10章是全书内容的一个综合应用。 本书叙述简明,注重概念与实例,信息量较大,适合作为非数学专业的理工科研究生的数学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物理、力学工作者及工程技术人员自学的入门读物。
本书详细介绍了水力机械(水轮机、水泵)及其相关工程的设计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主要内容包括水轮机的选型设计、叶片泵的选型设计、蜗壳水力设计、导水机构运动图的绘制、混流式水轮机和轴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的水力设计、水力机械典型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设计,以及水电站电气设备的选型设计、调节保证计算、水电站厂房布置设计和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汁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力机械及工程、水利水电动力工程等专业方向)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指导用书,还可作为从事水轮机、水泵设计、制造、运行管理以及水电站、水泵站选型设计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本书以当前广泛使用的80X86系列微型计算机为背景,系统介绍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大量实例讲述了如何用汇编语言开发应用程序,以及上机调试和运用汇编语言程序的方法,同时详细介绍了80386后继机型的增强功能。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力求遵循面向应用、重视实践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方法。 本书是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划教材,适用于一般工科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教学使用,也可作为计算机工作者学习汇编语言的自学参考书。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和实践的要求,本书安排了三大部分内容:数据通信基础篇、计算机网络原理篇和网络应用实践篇。全书内容以网络中信息处理的流程为主线,具体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意义、形成和发展,与通信技术的关系,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网络基本原理与体系结构,网络的标准与实现技术,网络的使用和组建等内容。 本书注重从整体结构上阐明网络的构建思想与原则,同时也注意介绍具体实现的技术特点,力图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安排上循序渐进、逐层展开,便于讲授与自学。教材内容取材适当,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避免过于繁杂的理论分析,难易适度。 本书既适合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通信、自控、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作为继续教育相关专业教材,并可供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或阅读。 本书配有用PowerPoint制作的电
模糊聚类分析是非监督模式识别的重要分支,在模式识别、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以及模糊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也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研究热点。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基于目标函数模糊聚类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现存的许多开放性的问题与初步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有:模糊数学与可能性理论基础,谱系聚类、基于等价关系的聚类和图论聚类方法,c均值类型的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聚类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模糊聚类神经网络,模糊聚类遗传算法和进化策略,模糊聚类的原型初始化方法,模糊聚类的有效性分析,模糊聚类的聚类趋势分析,区间值数据的模糊聚类分析及其推广,以及模糊聚类在图像分割和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本书可以作为理工科大学计算机、自动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系统工程等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及高年级本科
本书简明、系统地阐述了热学的基本内容.作者在准确、清晰地阐述热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注重反映与热学内容相关的前沿学科知识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书中例题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既有利于读者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综合大学、工科院校以及师范院校的热学教材,也可供有关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