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房屋倒塌,在目前地震短期预报尚无法令人满意的情况下,人们自然寄希望于将居住的房屋建造得足够结实,以减少地震发生时房屋的倒塌伤人。本书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3册,主要介绍了建筑抗震的基本知识,共含6章内容:建筑抗震的概念设计、建筑场地的选择、各类房屋结构的抗震措施、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措施,后给出了房屋建筑的抗震鉴定与加固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本书可作为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和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我国和周边地震地质情况目前处于较活跃期,民众的地震安全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书特别搜集了这几年群众对地震安全经常进行问询的热门问题进行设问解答,还提供了直观生动的事例,带来*的防震观点、社会信息,内容深入浅出,准确精练。内容分为认识篇和应急篇,上篇介绍地震科学观、建筑安全、地震谣言等主题,下篇介绍地震应急知识。
为做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秦皇岛市地震局组织有关专家在四县三区开展了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状况的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这个常识读本。本书共分五章,主要介绍了地震灾害与民居,农村民居的特征,新建房屋的场地选择,现有房屋的加固改造等。本书图文并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相信农民朋友一定看得懂、学得来、用得上。 本常识读本即对农村民居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普及农村民居抗震科普知识的有效工具,相信它也能使广大农村居民、建设工程技术人员和地震工作者、乡镇相关管理人员从中受益。
构建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即建立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在乡镇、街道设置防震减灾助理员,是新形势下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总结各地“三网一员”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福建省地震局组织人员编写了这本《地震群测群防手册》。本手册简要介绍了地震基本知识,讲解了“三网一员”的任务、工作程序以及相关的业务知识。内容简明通俗,针对性强,切合“三网一员”建设工作实际,可以作为“三网一员”建设和工作的培训教材,也适合广大群众学习,了解地震灾害防御知识。
人们常说 水火无情 。火灾,一个可怕的词语,一支香烟、一根蜡烛、一段蚊香,不小心都可能引发火灾,在生活中对火的运用不当,随时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火灾已成为一种多发性灾难,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火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怎样才能将火灾带来的损失降到 低,避免悲剧的不断重演?这些都是亟须向公众普及的问题。本书聚焦人们的日常生活,用饶有趣味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漫画,全景式普及了火灾小常识,不但通俗易懂,而且便于查阅。
《雾霾遮天》共分四部分。第一部是让读者科学认识雾霾,包括了雾霾的分类、世界雾都、雾霾的形成因素等;第二部分介绍了雾霾的来临前兆,包括无云、无风、久晴等情形,都是雾霾形成前的先兆;第三部分雾霾逃生与自救,着重就如何在雾霾环境下自救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使用哪些工具,采取哪些行动等,每个小知识都配有一个小故事,形象生动,可读性很强;第四部分为雾霾灾难的警示,通过一系列世界上曾经发生的*名事件,让读者了解雾霾的危害,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自然灾害小常识》主要包括概述、气象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森林灾害、海洋灾害等内容。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日益多样化。因为饮食安全知识不够,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有哪些特点?有什么误区?如何防治食物中毒?发生食物中毒时如何自救?本书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了这些问题。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灾害就形影相随,曾给知识幼稚、技能低下的先民们带来无数的艰难和困苦,往往遭致灭顶之灾。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昌盛,自然灾害并未缓解,仍然是高悬在全人类头上的极具威胁的达摩克利斯剑。据联合国下属国际组织1999年末的统计,全球近50年巨灾的发生呈明显增长趋势,由20世纪50年代的20起增至90年代的80多起,经济损失猛增14倍。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不但灾害类型多,而且频度高、强度大,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也极其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6到1/4,因灾死亡人数平均每年1至2万。洪水、地震、风暴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往往呈群发性趋势,严重威胁人类赖以滋生的环境和资源,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引起社会有识之土及世界各国
由苏旭主编的《核事故公众防护问与答》内容介绍:谈到电离辐射或放射线,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以及苏联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其实,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和地球外的广袤空间,射线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医院里的放射诊疗科室,在工业无损探伤等核技术应用场所,在源源不断向电网输送电能的核电站,你虽然看不到放射线的身影,但它以各种方式默默无闻为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推动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手册》由徐汉云主编,全书共分为四章,介绍了地震与地震灾害、地震预报和监测、地震宏观异常、地震应急救援等内容,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翔实、是一本大家学习防震科普的教学手册,并配有简易的图片,可供读者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