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给大家重点讲解AI辅助小说创作的指令调试,以及如何借助AI生成小说书名、小说简介、小说大纲、情绪描写、环境描写、金手指描写、伏笔描写以及人物人设搭建和开篇破题。大家要完成每章节的课后作业,熟练运用书中对AI的指令调试,这样便能够熟练掌握人工智能辅助创作小说的操作流程,让自己的小说作品实现质的飞跃。
张洋、刘军、严汉宇编著的《原子教你玩STM32》是《例说sTM32)>的升级版本,有两个版本:库函 数版本和寄存器版本。本书为库函数版本,由浅入深,带领大家进入STM32的世界。本书总共分为3篇:① 硬件篇,包括、2章,详细介绍本书的实验平台及其资源;②软件篇,包括第3~5章,主要介绍sTM32 开发软件的使用以及一些下载调试的技巧,并详细介绍几个常用的系统文件(程序);③实战篇,包括第6~ 54章,详细介绍49个实例.从最简单的开始,循序渐进,带领大家慢慢掌握sTM32。每个实例均配有软硬 件设计,且附上实例代码以及详细注释,方便读者快 速理解。 本书配套资源可以供读者免费下载,包括详细原理图以及所有实例的完整代码。这些代码都有详细的 注释,并且都经过严格测试;另外,源码有生成好的hex文件,读者只需要通过串口下载到开发板即可看到 实验
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广泛,是学习单片机技术较好的系统平台,同时也是单片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系列。本书以实用为宗旨,通过丰富的实例讲MCS-51单片机原理和软硬件开发技术,并采用对比方法,同一功能分别以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和单片机C语言程序实现,且附有Proteus仿真,免费提供所有源代码和电路图的资源下载。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3版)》为原书第3版,共11章。本书适合各类大专院校及培训机构作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或“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类课程的教材,特别适合打算学习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读者,也可供各类电子工程、自动化技术人员和计算机爱好者参考。
本书系统论述了基本达芬奇架构的昇腾(Ascd)AI处理器的原理、架构与开发技术。全书共分6章,内容涵盖了神经网络理论基础、计算芯片与开源框架、昇腾AI处理器软硬件架构、编程理论与方法,以及典型案例等。为便于读者学习,书中还给出了基本昇腾AI处理器的丰富的技术文档、开发实例等线上资源。 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适合作为从事人工智能系统设计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与《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基础教程》(陈明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lO年出版)配套的教材,内容包括实验篇、自测篇和课程设计篇三大部分。实验篇共有11个实验,前7个实验为必做且必须掌握的内容,后3个实验由教师根据学生个体掌握情况来布置;自测篇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必须掌握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选择性操作;课程设计篇用两个案例来详细讲解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可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同时提供往届学生的作品供学生参考,拓展学生的视野。 本书简明扼要,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旨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本书配有电子教案、各章实验素材、自测素材及参考答案,读者可以到教学网站http://hicksky.hainu.edu.cn下载。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辅导用书,也可作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教程》由曾荣、王军主编,是在总结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学生在学完“微机原理及应用”理论课程后,需要综合性的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提高工程实践水平。本书既有基本的微机实验,也有综合应用实验。实验紧密结合微机在机械控制中的应用,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MCS-51单片机性能及控制技术,特别是在工业控制中常用的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实现技术。根据教学要求及课程特点,《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教程》中的系列实验是从教学和科研的实际应用中总结和提取出来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内部功能、实时控制、顺序控制、条件控制、数据采集、综合应用等内容。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教程》可作为机械类学生学习微机原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校开设的为普遍、受益面广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本教材按照*提出的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育大纲编写。全书共分为6章。内容包括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章操作系统Windows XP:第3章Word 2000文字处理:第4章Excel 2000中文电子表格:第5章:PowerPoint 2000制作演示文稿:第6章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应用。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应用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或培训教材。
本书是《编译原理基础》(2002年2月出版,刘坚编著)的教学辅导书,内容包括两部分:习题解答,上机题与参考解决方案,并在附录中给出了源程序清单。 本书可以作为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或非计算机专业编译原理程课的辅助教材,也可作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或程序设计爱好者的参考书。
《计算机应用(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XP的应用、键盘与文字录入、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应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应用、Internet的应用等。
本书以目前重点理工科大学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基础,内容包括计算机与信息社会、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系统软件及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及办公软件、网络基础及应用、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等。根据这些知识的特点,书中采用了大量的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从多角度来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更好地记忆、理解与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本书可作为杨振山,龚沛曾等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学习辅导书,也可作为其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的学习参考用书。
本书是与全国高教育自学考试《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自学考试大纲、教材相配套的辅导用书。 编写依据: 1、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自学考试大纲》; 2、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的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孙德文主编)。 本书的特点: 1、以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核知识点及能力层次为线索,按*体例分章节进行编写。每章均更有考点透视,并将每一章节可能出现的所有考核知识按考试题型编写同步跟踪强化训练题,以便考生扎实、准确掌握本章内容。 2、对每一章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解答并举例点评,又将本章近年出现过的考题进行题解,每章又附有知识网络图,这对于考生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掌握重点、难点,正确解答各种题型,富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本书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16/32位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相配套的实验指导书。 全书共分为5章,系统地介绍了汇编语言上机的DOS和Windows环境、常用Debug调试命令、汇编语言基本结构程序的设计、字符串处理、数制转换、DOS系统功能调用、软件综合性实验。在硬件方面介绍了微机接口教学实验系统构成及主要操作、存储器扩充实验、中断控制器8259A实验、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4实验、并行I/O接口8255A应用实验、DMA控制器8237应用实验、串行接口8251A应用实验、D/A及A/D转换实验,后介绍了8255A、8259A、8254应用综合实验。本书内容简明扼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结构层次清晰,并且配有图示、提示、部分实验程序及程序注释,便于教学与自学。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成人高等教育、高职高专和
本书是与《编译原理教程》(胡元义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配套的习题解析与上机指导教材,也可单独使用。本书的习题解析部分对《编译原理教程》中的习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答,为读者熟练掌握编译原理知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本书的上机指导部分包括由高级程序语言到中间语言,由中间语言到目标语言全过程的实践内容,较好地解决了编译原理与实践的衔接问题。
"60年代初人们由于发现人的大脑功能不够用了,就开始创造人工智能。尽管这种创造进展缓慢,但是人们毕竟走过了创造由中央编程控制的机器人到造出脱离中央编程控制、靠自身“模块”进行有效活动的人工智能的过程。作者在这里生动地介绍了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获得的里程碑式的成果。其中有:给机器上装上“大脑”;经化学试验培养出物质能辩认形状,从而具有人类行为的初级模式;让机器人具有脑电波并具有不规则的思维活动;创造了一种新的电脑芯片具有大脑细胞的功能……这些超越人的想像的成就是神经学、微生物学,生物进化理论和动物学等多学科的结合。人类在不断认识自身智能的过程中创造了堪与人脑匹敌的人工智能。"
本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的配套教材,用于实验教学。内容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实验、Word字处理实验、Excel电子表格实验、PowerPoint演示文稿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Flash动画设计实验、PhotoShop图片处理实验和Access数据库实验。每类实验都包括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两部分内容。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48-64学时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使用。
本书是与理论教材《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配套的实验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环境,课程所涉及的S-Designor、Sybase Adaptive Server Anywhere、PowerBuilder等工具的使用,实验开发项目和为此设立的实验项目等。附录中还列出了常用的SQL语句、PowerBiuder 8.0的常用函数及PowerScript脚本语言,以便学生快速查阅。附录的后部分给出了一个项目开发案例,该案例概括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简练、容易掌握、实践指导性强,提供的实验案例具有示范性,可以作为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欢迎阅读埃瑟?戴森的这本富有挑战性、充满幻想的新书《2.0版》。在这本众人期待已久的著作中,戴森――一位投资公司总裁、高技术行业的分析家、政府顾问和网络界*权威的女性(美国《时代》杂志语)――给我们展示了数字化新社会精彩而今人炫目的宝藏。她刻画了正在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的全貌,并构造出一个枢架让我们自主思考新事物对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层面。 作者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知识底蕴,使本书富含对整个数字化时代发展前瞻的智慧。本书将帮助读者全面理解目不暇接的电脑世界新景象,同时提供了适应我们未来工作和生活方式变化的解决方案。 戴森以一种预见性的目光洞察社会,她向读者指出了数字化时代新社会中我们面临的众多问题和选择,从而帮助我们定义和形成新的社会契约与规则。正如戴森所解释的,“网络赋予个人强
本书根据*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2009年版)的要求而编写。编者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系列教程的教学要求,本着以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技能的训练与指导为原则编写而成。 本书对应《计算机应用基础》系列教程共分为基础模块与职业模块两部分。全书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上机操作题4种题型。 本书作为国家规划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材的配套习题集,也可以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的学习和考前训练的教材。
全书共分为10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8051单片机及AT89C51系列单片机的原理、接口技术及应用技术。主要包括:51单片机的结构、指令系统、编程技术、接口技术、单片机通信技术、实用程序设计举例与8051兼容的AT89C51的原理及应用。 为了帮助初学者学习单片机,本书除了介绍单片机的原本原理外,还列举了大量的应用实例,尤其是作者在工作实践中调试成功的实例。如果将这些实例连接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单片机学习系统。同时各章后附有各种类型的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专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子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计算机操作员)》编写的,可作为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人员的学习用书,也可作为全国职业学校各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指导用书。 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充分考虑到该层面读者的自学能力及必须掌握知识的深浅,按照计算机操作员初级、中级的要求逐步加深,以帮助读者分阶段完成初级工、中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顺利取得国家五级、四级职业资格证书。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介绍了实验装置及相关软件;第二部分是基础实验;第三部分则是综合设计性实验。基础实验是对微机保护的基本概念如保护装置的硬件构成、各种保护的动作原理、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调试等的验证和简单应用,供学生在规定的实验学时内完成;综合设计性实验部分是基础实验部分的多个概念的综合应用,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内容。
本书主要论述了为什么世界是语言的、知识是语言,物也是语言,智能存在于语言之中,人类的语言尤其是科学语言是世界的模型和地图。论证了语言本身的计算功能,提出了物语和媒语的概念、用计算机建构语言模型从而间接建构世界模型、实现意识型的人工智能尤其是类脑计算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人类语言的整体性的拓扑词语网络。
本书是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用书,是作者结合多年《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讲授经验和高职高专院校文科类各专业教学特点,本着“有用、够用、好用”的原则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8章,由实践技能及综合初衷两大部分构成,分模块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200操作系统、OFFICE2003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本书力求反映当前高职高专教学的新思路,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结构新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用性和可操作性,叙述上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图文并茂。 本书除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材外,也适合中等学历的读者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