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给大家重点讲解AI辅助小说创作的指令调试,以及如何借助AI生成小说书名、小说简介、小说大纲、情绪描写、环境描写、金手指描写、伏笔描写以及人物人设搭建和开篇破题。大家要完成每章节的课后作业,熟练运用书中对AI的指令调试,这样便能够熟练掌握人工智能辅助创作小说的操作流程,让自己的小说作品实现质的飞跃。
本书系统论述了基本达芬奇架构的昇腾(Ascd)AI处理器的原理、架构与开发技术。全书共分6章,内容涵盖了神经网络理论基础、计算芯片与开源框架、昇腾AI处理器软硬件架构、编程理论与方法,以及典型案例等。为便于读者学习,书中还给出了基本昇腾AI处理器的丰富的技术文档、开发实例等线上资源。 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适合作为从事人工智能系统设计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张洋、刘军、严汉宇编著的《原子教你玩STM32》是《例说sTM32)>的升级版本,有两个版本:库函 数版本和寄存器版本。本书为库函数版本,由浅入深,带领大家进入STM32的世界。本书总共分为3篇:① 硬件篇,包括、2章,详细介绍本书的实验平台及其资源;②软件篇,包括第3~5章,主要介绍sTM32 开发软件的使用以及一些下载调试的技巧,并详细介绍几个常用的系统文件(程序);③实战篇,包括第6~ 54章,详细介绍49个实例.从最简单的开始,循序渐进,带领大家慢慢掌握sTM32。每个实例均配有软硬 件设计,且附上实例代码以及详细注释,方便读者快 速理解。 本书配套资源可以供读者免费下载,包括详细原理图以及所有实例的完整代码。这些代码都有详细的 注释,并且都经过严格测试;另外,源码有生成好的hex文件,读者只需要通过串口下载到开发板即可看到 实验
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广泛,是学习单片机技术较好的系统平台,同时也是单片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系列。本书以实用为宗旨,通过丰富的实例讲MCS-51单片机原理和软硬件开发技术,并采用对比方法,同一功能分别以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和单片机C语言程序实现,且附有Proteus仿真,免费提供所有源代码和电路图的资源下载。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3版)》为原书第3版,共11章。本书适合各类大专院校及培训机构作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或“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类课程的教材,特别适合打算学习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读者,也可供各类电子工程、自动化技术人员和计算机爱好者参考。
本书对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讲解,语言精练简捷,通俗易懂。本书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通过详细的动手操作演练,达到边练边学边用的目的。本书每一章都配有习题,可以作为全章的检测与小结。 本书共分11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及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和通信子网,局域网及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2000Server、以太网及Internet的应用,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对等网、校园网和小型局域网的组建实例等内容,并附有实验实训操作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及计算机相关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认事计算机网络工程人员及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用书,是作者结合多年《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讲授经验和高职高专院校文科类各专业教学特点,本着“有用、够用、好用”的原则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8章,由实践技能及综合初衷两大部分构成,分模块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200操作系统、OFFICE2003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本书力求反映当前高职高专教学的新思路,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结构新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用性和可操作性,叙述上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图文并茂。 本书除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材外,也适合中等学历的读者自学。
本书是一本分形理论、小波技术和图像压缩相结合的著作。全书首先介绍了信息与熵、Huffman编码、LWZ编码、算术编码以及DCT变换等传统图像压缩的基本方法,在分形图像压缩方面,介绍了分形基础、选代函数系统(IFS)、拼贴定理,然后引入了分形图像压缩的实现方法,并且将分形图像压缩理论应用于数字水印;在小波图像压缩方面,用简单的Haar小波变换引导出一般的小波变换实现的方法,讨论了小波的图像压缩方法。 本书着重于基本概念和图像压缩的实现方法,可作为分形几何、小波分析、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大学高年级本科生以及从事图像压缩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主要论述了为什么世界是语言的、知识是语言,物也是语言,智能存在于语言之中,人类的语言尤其是科学语言是世界的模型和地图。论证了语言本身的计算功能,提出了物语和媒语的概念、用计算机建构语言模型从而间接建构世界模型、实现意识型的人工智能尤其是类脑计算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人类语言的整体性的拓扑词语网络。
全书主要内容由正文及附录组成。正文共分为9章,每章分为本章纲目、内容提要、重要概念解读、典型题解析及习题5个部分,给出了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并从大量试题、例题和习题中精选了一些典型题进行了分析及详解,同时点明了解题要求。书后附录为3套自测试和2套考研模拟试卷,并给出了习题及试题的参考答案。 本书可作为高等理工专业微型计算机原理(16/32位机)课程的教学辅导书,也可供考研的考生复习使用。
??本习题册是机械类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教材,高级工培训教材《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配套用书,供学生课后练习使用。习题册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编排,内容翔实,知识点分布均衡,题型丰富多样,难易配置适当。 ??本习题册由陈锦琪编写。
本书是与理论教材《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配套的实验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环境,课程所涉及的S-Designor、Sybase Adaptive Server Anywhere、PowerBuilder等工具的使用,实验开发项目和为此设立的实验项目等。附录中还列出了常用的SQL语句、PowerBiuder 8.0的常用函数及PowerScript脚本语言,以便学生快速查阅。附录的后部分给出了一个项目开发案例,该案例概括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简练、容易掌握、实践指导性强,提供的实验案例具有示范性,可以作为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为进一步规范技工院校公共课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保障教学质量,我司组织制定了《技工院校公共课设置方案》和德育等4门公共课课程标准,现印发予以施行。
本书为《信息论基础教程(第2版)》的配套教材,包括原书各章的习题解答、新增的习题和解答以及上机实验的参考程序等。此次修订,更加强调实践环节,编写了9个实验的实验指导:信道容量的迭代算法、可译码判决准则、香农编码、霍夫曼编码、费诺编码、lzw编码、bsc模拟器、hamming(7,4)编译码器和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每个实验都给出了实验目的、实验要求、算法和参考程序。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配套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自学信息论用。
8月8日,当开幕式在鸟巢拉开帷幕的时候,一个国家用七年时间精心打造的项目,以5000年历史长卷的恢弘而唯美的方式,彻底震惊世人,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抛开赛场上运动员们的金奖与热泪,单看北京街头,无数志愿者的身影在穿梭;胡同里平日吵吵嚷嚷的大爷大妈,拿个小马扎,坐在路口街边,等人来问,充满责任感和自豪心。 这其实是一场有全体中国人、13亿运动员参加的比赛。这场盛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调动了每个中国人,在全世界面前,担当属于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企业以赢利为目标,但在“取利”同时,也能担当社会责任者,同样值得肯定。 当前,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速度很快,而人才现状却是,一方面是大量缺口,另一方面从业人员还有一多半工程师属于野生成长。不少企业忙于项目和竞争,不愿花费心血和时间去系统培养人
本书是与《计算机公共基础(第五版)(Windows 2000,Office 2000)》配套的实验教材。书中主要包括DOS操作系统、中文操作环境与汉字输入法、Windows 2000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0、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0、电子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0、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实验。本书语言简练,内容安排合理,是一本注重计算机实用技能训练的实践指导教材。 本书不仅可以与《计算机公共(第五版)(Windows 2000,Office 2000)》教材配套使用,也可以作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通用的实验教材。
全书共分为10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8051单片机及AT89C51系列单片机的原理、接口技术及应用技术。主要包括:51单片机的结构、指令系统、编程技术、接口技术、单片机通信技术、实用程序设计举例与8051兼容的AT89C51的原理及应用。 为了帮助初学者学习单片机,本书除了介绍单片机的原本原理外,还列举了大量的应用实例,尤其是作者在工作实践中调试成功的实例。如果将这些实例连接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单片机学习系统。同时各章后附有各种类型的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专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子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精心收集了计算机应用中经常出现的3000余条词汇。内容包括计算机理论、网络基础知识、联网与通信、信息技术与管理,数据库与数据仓库、多媒体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软件工程与人工智能,计算机与网络安全、计算机编程技术、计算机病毒与防范等,主要体现了上述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 本书涉及范围广,内容新,选词精,针对性强,准确实用。 本书适合大、中专院校学生,相关专业的电脑操作人员,以及需要了解计算机专业词汇的广大电脑爱好者备查。
"60年代初人们由于发现人的大脑功能不够用了,就开始创造人工智能。尽管这种创造进展缓慢,但是人们毕竟走过了创造由中央编程控制的机器人到造出脱离中央编程控制、靠自身“模块”进行有效活动的人工智能的过程。作者在这里生动地介绍了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获得的里程碑式的成果。其中有:给机器上装上“大脑”;经化学试验培养出物质能辩认形状,从而具有人类行为的初级模式;让机器人具有脑电波并具有不规则的思维活动;创造了一种新的电脑芯片具有大脑细胞的功能……这些超越人的想像的成就是神经学、微生物学,生物进化理论和动物学等多学科的结合。人类在不断认识自身智能的过程中创造了堪与人脑匹敌的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