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进一步学习 SolidWorks 2014 产品设计的高级实例书籍,本书介绍了 33 个经典的实际产品的设计全过程,这些实例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选用的实例都是生产一线实际应用中的各种产品,经典而实用。书中讲解选用的范例、实例或应用案例覆盖了不同行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本书附有 2 张多媒体 DVD 学习光盘,制作了 185 个 SolidWorks 产品设计技巧和具有针对性的实例教学视频,并进行了详细的语音讲解,讲解时间长达 18.6 个小时( 1116 分钟)。另外,为方便 SolidWorks 低版本读者的学习,光盘中特提供了 SolidWorks 2010 、 2011 、 2012 和 2013 版本的素材源文件。 本书在内容上,针对每一个实例先进行概述,说明该实例的特点,使读者对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学习也更有针对性,接下来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翔实、透彻、图文并茂
唐士廷、刘昌丽等编著的《SolidWorks2012中文版模具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分为15章:第1章介绍模具的分类和特点及模具设计的要求。第2章介绍了SolidWorks模具工具功能。第3章通过几个实例介绍如何利用模具工具进行分模。第4章介绍了IMOLD的数据准备和设计方案的操作。第5章介绍了IMOLD软件的分型设计。第6章通过2个实例介绍如何利用IMOLD进行分模。第7章介绍了IMOLD软件在布局和浇注系统设计的应用。第8章介绍了IMOLD在模具抽芯方面的功能。第9章介绍了IMOLD软件的模架系统的设计。第10章介绍了IMOLD在模具顶出机构的应用。第11章介绍了IMOLD在冷却系统的应用。第12章介绍了IMOLD标准件设计。第13章则介绍IMOLD软件在模具设计方面的一些辅助功能。第14章介绍了薄壳的模具设计过程。第15章介绍了播放器盖的模具设计过程。《SolidWorks2012中文版模具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可以作
由詹迪维主编的《SolidWorks钣金件与焊件教程(2011中文版)》介绍了使用SolidWorks2011中文版进行钣金和焊件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全书分两篇,第1篇介绍钣金模块,包括钣金设计入门、钣金法兰、折弯钣金体、钣金成形、钣金的其他处理方法、创建钣金工程图及钣金设计综合实例等内容;第2篇介绍焊件模块,包括焊件设计入门、结构构件、焊件的剪裁/延伸、*盖、圆角焊缝、焊件切割清单、焊件的加工处理、焊件工程图及焊件设计综合实例等内容。 在内容安排上,《SolidWorks钣金件与焊件教程(2011中文版)》紧密结合实例对SolidWorks2011中文版钣金和焊件设计的流程、构思、方法与技巧进行讲解和说明,这些实例都是实际工程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根据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给国内外一些著名公司(含国外独资和合资公司)的培训案例整理而成的,具有很强的实用
本书分为建模基础、钣金设计和焊接设计3篇,其中建模基础篇包括SolidWorks2011概述、草图绘制、零件造型和特征相关技术、装配体的应用、工程图基础等5章;钣金设计篇包括钣金基础知识、钣金特征、钣金成形工具、简单钣金零件设计实例、复杂钣金零件设计实例和钣金零件关联设计等6章;焊接设计篇包括焊接基础知识、焊接特征工具、切割清单与焊缝、简单焊接件设计实例和复杂焊接件设计实例等5章。 全书突出技能培养的特色,体现了理论和功能结合的完整性。内容紧密结合现代设计与制造的需求,并力求做到文字精练、语言通俗易懂,举例实用。从实际操作人手,讲解详细,深入浅出,操作步骤简单明了,使读者根据书中的讲解很快能上机操作,掌握操作技能。全书结合实例编写,使读者能够更快、更熟练地掌握SolidWorks2011的钣金和焊接设计技术,为工
本书以SolidWorks在企业实际中的应用为基础,以相关三维制图国标为依据,建立符合企业标准的零部件设计,将企业的标准流程贯穿于软件的2D草图设计、3D草图设计、零件设计、焊件设计、钣金件设计、装配体设计和工程图设计中。本书重点介绍了2D草图、3D草图、拉伸特征、旋转特征、扫描特征、放样特征等常用的功能,并辅以操作实例进行教学。 本书既可作为高校学生学习SolidWorks软件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培训员工的培训教材以及在职人员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指导资料。
由王贯超主编的《SolidWorks机械设计教程》是编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及教学改革工作经验,并参考国内外同类教材编写而成。全书分草图、零件模型、装配体及工程图四大模块,共七章。主要介绍了SolidWorks软件、草图设计、零件建模特征、常用机械零件建模、装配体、钣金和标准工程图等内容。本书的*特色是立足于SolidWorks软件,全面展示了实体建模及工程图绘制的技术与方法,专业性、操作性和指导性强。本书所附的配套光盘包含了书中各章节的实例及习题,便于学习使用。 《SolidWorks机械设计教程》适合作为大学本科及大、中专院校机械类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机械制图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吴科龙、刘水娟、邓兰婷编写的《SolidWorks SolidCAM2009数控加工基础与典型范例》以SolidWorks和SolidCAM为基础,详细介绍数控加工的相关知识:《SolidWorks SolidCAM2009数控加工基础与典型范例》第1章介绍了SolidCAM一些基本的知识;第2章和第3章介绍了SolidCAM基于2.5轴的加工编程;第4-6章介绍了SolidCAM基于3轴的加工;第7章和第8章介绍了SolidCAM基于4轴的加工;第9-17章介绍了SolidCAM基于5轴的加工,通过6大章节从简单到复杂使读者能够懂得SolidCAM的5轴加工篇程;第18章介绍了SolidCAM基于线切割的加工。 《SolidWorks SolidCAM2009数控加工基础与典型范例》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对每一个设计重点和难点都进行了细化,适合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使用,还适合有一定SolidWorks和SolidCAM基础的技术人员使用。
《SOLIDWORKS PDM使用教程(2020版)》是根据DS SOLIDWORKS 公司发布的《SOLIDWORKS PDM 2020 Training Manuals:Using SOLIDWORKS PDM CAD Editor》和《SOLIDWORKS PDM 2020 Training Manuals:Using SOLIDWORKS PDM Contributor》编译而成的,着重介绍了SOLIDWORKS PDM客户端的使用方法,指导用户在SOLIDWORKS客户端插件和Windows操作系统两种PDM集成环境下管理CAD文件和Word等非CAD文件。本教程提供练习文件下载,详见“本书使用说明”。本教程提供高清语音教学视频,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免费观看。 本教程在保留英文原版教程精华和风格的基础上,按照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了编译,配套教学资料齐全,适合企业工程设计人员和大专院校、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 北京市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 图字:01-2020-3368号。
本书为SolidWorks2008的基础入门书籍,内容包括:SolidWorks2008基础、草图绘制、参考几何体、拉伸特征、旋转特征、扫描特征、放样特征、基本实体编辑、零件形变编辑、阵列与镜向特征、曲线与曲面设计、装配体设计、工程图设计、钣金设计、渲染输出、制作动画、焊件设计等,后以综合范例来说明实际的实体设计的构思与流程。 业内人士可以利用本书来学习如何以SolidWorks2008创建一般的机械及电子零件的三维模型。另外,本书也适合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辅助设计相关课程教材或实习教材。
本书包含机械设计和动力学分析两大部分,以机械工程设计为中心,贯穿从初级建模到高级分析的工程实践全过程。 全书包括草图设计技术、零件造型技术、装配技术、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技术和有限元分析技术。是作者利用SolidWorks进行产品设计和分析的经验总结。 随书所附多媒体光盘为书中范例源文件,并将范例的制作过程以动画的方式真实再现。本书适合于读者自学或作为机械设计人员的参考工具书,也可作为高校机械专业的课程设计用书及CAD/CAM课程教材。
全书共8章。第1章为SolidWorks 2008应用基础;第2至第7章从基础知识、范例精讲、巩固性练习题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二维草图绘制、简单实体建模、复杂实体建模、曲面及其应用、装配设计和工程图设计;第8章以战斗机模型的设计为例,介绍产品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技巧。本书注重基础、立足实战,旨在提高读者的软件操作能力。 本书面向SolidWorks的初中级用户,是很好的SolidWorks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事业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CAD参考资料。 本书所附光盘内容包括基础部分素材、范例设计结果和巩固性练习题设计结果等。
本教材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教授三维制图新思维、新方法、新技能为纲,以新的教学理念开发了全新的课程体系,其特点有:回归人类表达设计意图自然的三维方式。先用搭积木的方式建立零件几何模型,由零件几何模型装配产品几何模型,然后由几何模型自动生成投影视图、绘制工程图。整个过程直观、自动化程度高;强调训练掌握工程实践所需的严谨作业方法,将CAD系统有关操作与制图标准无缝衔接,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作业方法;面向生产实践,以化工设备中常见的卧式贮槽及其组成零件为主要案例贯穿整个教材,有详细的规范化操作步骤,不但可用于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还可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增加了传统工程制图教材涉及不多但工业实践中很实用的一些内容,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就业竞争力。 教材各章后的“设计绘图古今谈”系列
SolidWorks软件是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的三维CAD系统,具有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和技术创新三大特点,这使得SolidWorks成为领先的、主流的三维CAD解决方案。 本书从工科院校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按从基础至高级的顺序进行编排,并对每章内容进行梳理。全书分为16个章节,分别介绍了SolidWorks 2014概述、基准创建、草图绘制和编辑、实体特征建模和编辑、3D草图和曲线的绘制、曲面特征的创建与编辑、零件装配设计、工程图的创建与注释添加、产品测量和分析、配置与系列零件表、钣金和焊件设计、渲染和动画等进行工程设计所必需的各种功能和用法。 本书深入浅出,实例引导,讲解翔实,非常适合广大SolidWorks初中级读者使用,既可作为大中专院校、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社会相关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以SolidWorks2012为平台,结合产品三维设计的特点,按照软件功能和学习的规律,介绍了三维设计及工程图创建的方法与步骤。本书共11章,主要内容有:SolidWorks基础知识、三维模型的草图绘制、三维实体特征造型、参考几何体及零件建模举例、标准件设计、装配体、工程图、曲线曲面及应用举例、钣金设计、焊件设计和文件输出与输入。本书的特点是将软件基本操作与产品设计相结合,采用实例方式介绍常用工具的功能及其属性设置方法。每章都有操作实例,每个操作步骤都配有简单的文字说明和清晰的图例,力求让读者通过实例的具体操作,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掌握用SolidWorks进行产品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介绍了SolidWorks2011中文版的基本知识、操作技巧和应用实例,渗透了机械设计思想和方法,全书共分8章,主要介绍SolidWorks的工作环境、草图绘制、实体特征建模、零件实体特征辅助建模、曲线和曲面特征建模、装配体、工程图以及综合应用实例等内容。 本书按照知识层次和结构体系组织内容,并结合了大量机械设计典型工程实例,采用由浅入深的写作风格,将基础知识和工程实例相结合,内容翔实,图文并茂,讲解透彻,案例丰富且实用。 本书适于SolidWorks的初、中级用户阅读,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机械类技术人员的参考工具书,还可以作为各类培训学校的教材用书。
SolidWorks由于其全中文界面、Windows风格、人性化的设计,以及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与其他软件的接口性能好等特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使用,SolidWorks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建筑等行业。 本书通过典型的小家电实例,系统地介绍了SolidWorks 2006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技巧。通过实例,使读者在完成各种不同产品建模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配套光盘中附有书中所述的实例模型,以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的CAD/CAM课程教材,也可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以及CAD/CAM研究与应用人员参阅。
本书以SolidWorks2011为平台,依照知识结构顺序和读者的学习规律,合理安排设计实例内容,力求使读者的软件操作能力和设计水平同步提高。全书共分9章,第1~8章分别介绍SolidWorks操作基础、草图绘制、零件草绘特征、实体编辑、曲线与曲面造型、钣金设计以及装配体的应用,后一章介绍了完整的变速箱设计综合实例。对于每一个知识单元,书中都先介绍软件功能和操作技术,然后通过专业案例演示软件在设计中的应用,读者可以跟随实例内容进行实践操作,边学边用。每一章后都设计有综合性的上机操作题和复习思考题,上机操作题的答案均以图解形式给出主要操作步骤提示和对应的操作结果,既方便学习又节省篇幅;复习思考题则有助于读者澄清概念,强化理解,进而提高应用能力。本书配有一张多媒体CD光盘,包含对应书中所有实例的结果源文件和多媒
本书是学习SolidWorks常用模块功能的习题集,针对软件的常用模块,除了提供典型习题进行较详细讲解外,还提供了有相对难度的习题,并给出了操作步骤提示。全书习题安排由易到难,系统而全面,既有基本命令建模方法的练习,也有难度较大的综合性练习,对初学者及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有SotidWorks的基础知识介绍,基本二维图形的绘图练习,实体特征创建及特征编辑练习,实体建模练习,曲线和曲面练习,装配体和仿真练习,工程图练习和Photoworks渲染练习。 本书特色之处是把习题的绘制过程录制成了视频,收录在本书所附光盘中,可作为读者练习时的参考和向导.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相关专业及各类SolidWorks培训班的辅助教材,也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学习SolidWorks时参考。
《SOLIDWORKS工程图教程(2017版)》是根据DSSOLIDWORKS公司发布的《SOLIDWORKS2017:SOLIDWORKSDrawings》编译而成的,着重介绍了使用SOLIDWORKS软件创建工程图和出详图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技术。本教程提供练习文件下载,详见本书说明。本书配有3D立体模型,读者可以扫描二维码免费观看。本套教程在保留了英文原版教程精华和风格的基础上,按照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编译,配套教学资料齐全,适于企业工程设计人员和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本书主要讲解了SolidWorks软件的基础应用,主要包括SolidWorks软件的零件建模、装配体建模、工程图、钣金建模、焊件建模、曲面建模以及渲染等常用模块。本书通过32个项目,将SolidWorks软件基础应用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融入其中,易学易懂。 本书可以作为CAD/CAM/CAE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研究生和各企业从事产品设计、CAD应用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凡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后下载。咨询邮箱:cmpgaozhi@sina.com,咨询电话:010-88379375。
SolidWorks是非常优秀的三维机械设计软件,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开设此门课的高等院校也越来越多。 本书用图表和实例生动地讲述了SolidWorks 2004/2005的常用的功能,使读者可以边看边操作,加深记忆和理解。每章都有上机练习题,便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在本书的配套光盘中还附有上机练习题的答案,方便读者更好地学习。此外,还有若干动画,补充了书中所没有讲述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专业的CAD/CAM课程教材,适合不同领域的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用书和参考书。
本书在内容上按照利用SolidWorks进行机械设计的实际过程进行编排,介绍了SolidWorks在零件设计、曲面建模、钣金设计、装配设计和工程图设计等方面的功能。本书设计了诸多实例,将重要的知识点融入到具体实例中,初学者可以配合实例的学习,循序渐进,轻松掌握该软件的基本操作并学会利用该软件设计机械产品。本书特点是学习重点结合实例,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了解学习过程中应该重点掌握以及比较难以理解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每章的后安排了习题,并附答案,习题包括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上机操作题等各种形式,供课后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之用。 为了方便教学和上机操作练习,本书提供了配套的辅导教材《SolidWorks设计与应用教程习题与上机指导》。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专业的CAD/CAM课程的教材,同时适用于对此软件
SolidWorks是非常优秀的三维机械设计软件。 本书是提高SolidWorks建模能力与技巧的书,本书的读者应该学习过《SolidWorks2004/2005基础教程》和《SolidWorks实例解析——曲线、曲面SolidWorks、仿真、渲染》。本书用实例生动地讲述了帮助中较少有的SolidWorks的新功能、建立模型的各种方法和技巧,使读者可以边看边操作,加深记忆和理解。每章都有大量的思考练习题,在本书的配套光盘上还附有答案。此外,本书还具有经验与技巧、分析与提高栏目。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专业的CAD/CAM课程教材,适合不同领域的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用书和参考书。
《CAD/CAM工程师成才之路:Solidworks 2012中文版基础教程》以Solid Works 2012中文版为操作平台,全面介绍使用该软件进行产品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共分9章,详细讲解Solid Works/CAD模块进行产品设计的方法,包括草图绘制、创建实体特征、曲面设计、工程图设计、装配设计、钣金设计,以及渲染输出,覆盖了使用Solid Works设计各种产品的全部过程。书中每一章都安排丰富的“典型案例”,提供大量的扩展练习辅助读者巩固知识。《CAD/CAM工程师成才之路:Solidworks 2012中文版基础教程》配套光盘附有多媒体语音视频教程和大量的图形文件,供读者学习和参考。 全书内容丰富、结构安排合理,适合作为Solid Works软件的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CAD/CAM/CAE工程制图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是作者多年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技术设计铸造模具的经验总结,针对初学者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从初学者的角度进行讲解,教您一步步学习SolidWorks三维建模知识。 本书详细介绍了SolidWorks三维建模知识,用浅显的语言定义了较难理解的概念。由于结合三维图例进行讲解,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便于理解和掌握。本书用大量例题详细介绍了SolidWorks三维建模知识在铸造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反复练习习题,会大大加深读者对三维建模理论知识的理解。 本书所配光盘的内容有:书中所有的典型图例;所有的例题;本书第九章零件铸造模具设计的全部实例。对照光盘中图例的步骤操作,反复练习,能使读者牢固掌握三维建模技术和铸造模具设计方法,少走弯路。 本书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还可供铸造模具的专业设计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工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