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信息、系统、组织等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和分类;讨论了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发展,面向管理、面向实现技术;分析了数据资源管理的理沦与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与运行,尤其是对结构化、面向对象开发等方法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分析了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发展和基本框架。同时,本书还介绍了各种新兴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人员、管理干部、系统分析师和程序设计师的参考书。
本书共12章。前3章介绍系统、管理、信息等摹础概念。第4章至第9章讨论开发信息系统的结构化方法,按系统生命周期分别介绍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管理各个阶段的任务、实现方法。后3章讨论信息系统的发展,介绍企业过程重组的概念,以及开发信息系统的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软系统方法。 本书可作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开发环境以及目前常用的开发平台。既有详细的理论知识,又有具体的实践指导,能够指导读者以系统的方法思考和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实践中,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的指导教材。此外,本书对于具有一定计算机技术基础,希望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也具有参考价值。
本论著作为“档案馆信息化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研究的成果,主要侧重于从理论和宏观层面阐述与档案馆信息化相关的内容,包括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目标、任务、原则、策略、标准等,而不包括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另一方面内容——软硬件技术。为了方便读者对本书内容的理解,编者将国家档案局颁发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收入附录中,这份文件对档案馆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经作者同意,我们还将具体记述青岛市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建设和上海市档案馆档案信息网站建设的两篇文章收入附录中。这两个单位在数字档案馆和网站建设方面有不少具体的经验值得借鉴。
本书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教材”之一。全书以高速公路收费系统集成与维护的内容为基础,结合高速公路收费岗位、监控岗位和维护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通过项目式教学的思维模式编写而成。本书内容包括:联网收费系统的认识与应用,半自动联网收费系统集成方案设计,计重收费系统集成方案设计,不停车收费系统集成方案设计,收费系统的日常维护与应急处理,收费系统典型设备的维护。同时在项目结束还有相关内容的阅读材料。 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及其相近专业的教材,亦可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作者多年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总结。全书结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面向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需要,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涉及的信息技术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过程等。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等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开发方法、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运行维护管理、新趋势等。每章开始都给出了本章的教学目标,章后附有习题和精选案例。 书中强调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管理信息系统所表现出的新特点,强调管理信息系统理论、技术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学的实用性。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MBA、企事业单位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两个重要支柱。本书围绕信息系统项目的立项、计划、执行控制、验收四个阶段,重点讨论信息系统项目的范围、进度、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干系人和整体管理10个知识点;将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本书中,增强读者对各种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模板的直观认识。 本书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可作为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信息安全、工商企业管理和软件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还可作为相关专业硕士生及各类IT项目经理的培训教材和参考资料。
本书是《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程(第三版)》(陈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考题解答和实验指导,其中实验指导部分在开发工具的支持下,围绕着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共设计了六项实验,并围绕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管理设计了版本控制实验,题解和实验指导作为教程的辅助资料,供读者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体验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作用。
李德奎编著的这本《社交网站用户群细分研究》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社交网站用户活动的动机及用户价值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构建社交网站用户群细分的两个要素和五个维度,并通过实际网站数据对用户群进行了细分,旨在构建研究社交网站用户群细分的理论及实践体系,为社交网站运营商理解用户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社交网站用户群细分研究》可供学术界、企业界交流参考。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本书具有以下特点:一,体系清晰,理论与实践并重——教材按照结构化思想,以信息系统周期为主线,结构合理,系统性强,且辅以具体实例,图形化展示流程;二,重点突出,便于教学与自学——将章 节 问题、课堂讨论等,融合实际案例,穿插相对应知识点中,符合学习规律,便于学习;三,需求驱动,实用与适用结合——基于社会需求调研,按照课程发展思路,构建既符合实际需要又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内容。
本教材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出发,以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目标,较全面地介绍了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以及系统的开发过程、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等基本内容。全书以一个典型案例贯穿各章,以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为重点,采用由浅人深、逐步求精的方法,介绍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等主要方面,后给出该案例的完整描述。该案例的开发主要借助系统分析与设计工具S-Designor、应用开发工具PowerBuilder以及Sybase ASA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完成。本教材还简要介绍了系统的测试、运行、维护、管理,以及B/S模式下应用软件的开发技术等基本内容。关于S-Designor、PowerBuilder和Sybase ASA的使用可参阅与本教材配套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实验指导》。 本教材可作为高校各专业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软件开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从事信息系统
本书在*考试中心制订的新大纲标准下,由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委员向考生提供了*版的专业辅导用书,供考前实战练习,主要内容有:历年试题8套(2010年9月、2010年3月、2009年9月、2009年3月、2008年9月、2008年4月、2007年9月、2007年4月)、全真模拟试卷4套、专家密押试卷2套。 本书题型标准,设计精心,历年试题和全真模拟试卷均附有参考答案及解析,为了方便考生复习,本书还安排了“应试策略与技巧”作为指导。相信通过实战练习,考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巩固所学知识。掌握要点、突破难点、熟练掌握答题方法及技巧。
网络信息挖掘是目前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本书根据网络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完善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对网络信息挖掘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全面总结与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网络信息挖掘概论、网络信息挖掘系统、网络信息的集成、网络信息的结构挖掘、网络信息的内容挖掘、网络信息的使用记录挖掘、网络信息的挖掘策略、网络信息挖掘的应用、网络信息挖掘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等。 本书选题新颖,许多内容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编排结构合理,在重点介绍网络信息挖掘的理论、方法和策略等的同时,注意突出实际应用,分析了一些案例,可读性较强。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信息管理领域的科研作者和广大爱好者的学习参考
本书依据ISO近年来新修订的标准,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线索,以常用的统计方法为中心,对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使读者不仅了解方法,“知其然”,而且知道方法的理论脉络,“知其所以然”,理例结合,突出方法应用的重点,使随机变量所遵循的统计规律,跃然纸上,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管理类专业“质量管理”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实际工作的质量管理人员阅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书所涉及的内容与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相近,可作为其学习的参考用书。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国家明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企业信息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企业信息化的实践表明,数以亿计的信息化投资似乎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期的收益。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信息化黑洞”、“上信息化项目是找死,不上是等死”等问题的出现,始终困扰着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实施。 本书基于项目管理视角,依据IT项目实施方法论,将财务信息化项目分五个阶段:认识阶佰、规划阶段、实施阶段、运行阶段和管理阶段。在此基础上,客观剖析了各个阶段的潜在风险和伴随而来的相关禁忌,阐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本书侧重实务导向,适合于财务工作者、项目组织者、咨询机构人员和具体实施人员使用,同时也适合作为大专院校信息专业、会计专业、会计信息化培训等方面的参考教材。
本书全面地考察知识组织系统用于网络信息组织的现状,提出优化的方法与措施,并对知识组织系统的互操作、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组织系统以及中小企业电子文档的分类组织进行深入探讨,拓展研究知识组织系统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领域。作者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全面考察梳理各种知识组织系统应用的现状;其次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本书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985建设项目“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论丛”成果之一,来源于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完稿),修改与补充了大量内容,增加了知识组织系统的演进及发展、本体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与发展、知识组织系统的互操作及其实现、知识组织系统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及其优化、企业数字信息组织等章节,以及附录2、附录3、附录4、附录5。作者在本书定稿前对引用的网
本书由“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CISC2005)”课题组编写。全书共分4章。第1章对信息系统学科的市场定位进行了分析。第2章和第3章重点对信息系统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所涵盖的知识范围,并参照IS2002的体系和我国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经验,设计了包含10门核心课程的一套本科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CISC2005)。第4章对CISC2005课程体系的每门课程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学习目标、教学组织和课程大纲等。第5章给出了所设计的课程体系的相关要求,包括教师队伍培养、实验室设置和社会实践环节等。 本书可以用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制订教学计划时的参考,也可以供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教学组织的参考。
本教程汇集了目前广泛使用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信息系统Client/Server版和Browse/Server版的使用教程,从C/S到B/S版软件系统在功能上有新的突破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高,与业务的衔接更加紧密。本教程共分三部分:部分为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信息系统(B/S版)使用教程;第二部分为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信息系统(C/S版)使用教程;第三部分为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共享平台使用教程。该教程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讲解步骤详细,文、图并茂,内容翔实而丰富,为广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人员学习了解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指南。 本教程可供从事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及其应用部门的有关人员阅读。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主要介绍信息系统及其管理等有关基本概念;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开发策略;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信息系统的逻辑设计、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物理配置以及信息系统的程序实现、系统测试、系统切换和运行;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方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可以作为计算机信息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工程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还可以作为系统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兼顾课程的特点,以任务导入的形式进行改版。主要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着重介绍系统的开发和实施步骤,使用软件工程的方法阐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总过程。本书的主要特点是通俗易懂,循序渐进,在内容方面强调普遍性与实用性,用实例去化解抽象的概念,符合认识论从感性到理性的学习规律。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自学用书或参考资料,还可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者的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