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就如何表达日趋复杂、不断往立体方向发展的道路交通现象展开论述,具体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网络三维数据模型、道路及附属设施三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基于道路网络的三维空间数据索引、道路之间的拓扑关系、集成道路网的地形模型可视化、交通分析与操作等。本书为搭建基于三维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平台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对促进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书可为地理信息系统和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提供参考。
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课程》围绕当前信息化能力建设的核心领域和热点问题展开,包括绪论、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分析与服务、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产业发展、领域信息化、信息化能力评价、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内容。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课程》结构严谨,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既注重理论性,也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课程》可供国家人事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简称“653工程”)作培训教材,对于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课程》也具有的参考价值。
《信息论基础(第2版)》自2003年版以来,为百余所高校不同的专业作为信息论课程教材使用。本次修订,作者吸取了使用者多方面的宝贵意见,并对本书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对各章内容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增删或改写,在 网络信息理论 一章中增加了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 网络编码 的内容。内容编排上力求深入浅出,在讲授信息论的基本理论的同时也介绍信息论的一些前沿理论和新进展,如网络信息理论和网络编码等,还介绍了信息论在其他领域中的一些应用。
本标准对应于ITU—RM.823—3《海上无线电信标在1区以283.5kHz~315kHz频段和在2、3区以285kHz~325 kHz频段发送差分GNSS数据的技术特性》,与ITU—R M.823—3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并参考了IEC 61108—4:2004《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第4部分:船载DGPS和DG1ONASS海上无线电信标接收设备性能要求、测试方法和结果》的部分内容制定。 本标准代替GB/T 17424 1998《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B/T 17424 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定义和缩略语(见第3章); ——增加了DGNSS技术特性(见6.3); ——增加了船载DGPs/DG1ONASs无线电信标接收机技术要求(见6.4); ——增加了DG1ONASS方面的内容(见第7章); ——电文内容与信号格式中,新增加了电文类型4、31、34、32、33、35、36和27(见7.5、7.10、7.11、7.12、7.13、7.14、7.15); ——在电文播发中增
ArcGIS是美国ESRI公司研发的一套从低到高、可无缝扩展的GIS平台系列产品。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且界面友好,可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大全(附DVD光盘1张)》全面介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9.2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使用方法。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大全(附DVD光盘1张)》分为5篇,共16章。包括ArcGIS9.2平台概述、ArcGIS9.2的安装与卸载、初识ArcMap、ArcMap数据显示、地图数据符号化、ArcMap样式和符号操作、ArcMap图表操作、ArcMap制图与输出、空间数据编辑、ArcGIS的矢量分析、ArcGIS中的栅格分析、ArcGIS中的三维分析、ArcCatalog应用基础、ArcCatalog的基本操作和ArcCatalog中的数据管理与维护。最后通过一个案例讲述了通过ArcGIS制作地图的详细步骤。每一章内容都是相互独立的,方便读者随时查看学习。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大全(附DVD光盘1张)》可供地理信息
《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智慧中国地理空间智能体系研究报告(2013)》作为“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的第五本,以智慧中国为主题,除前言和主报告外,分综合篇、建设篇、科技篇和应用篇几个部分,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最新的创新发展状况。《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智慧中国地理空间智能体系研究报告(2013)》汇集了大量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专家的研究成果,力求对近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创新发展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系统整理和深入分析。 本蓝皮书由国土资源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党组书记徐德明任主编,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春峰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辉峰任副主编。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的原理与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工程这一领域内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共包括十五章和两个附录,主要内容有:GIS软件工程概述、可行性分析、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方法、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设计方法、数据工程、数据质量控制、工程实施与测试、维护工程、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标准化、工程管理、软件工程环境等。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可作为大专院校GIS专业以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同时也可供从事GIS软件工程和相关应用软件建设的科技人员以及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根据美国ESRI公司的最新GIS产品ArcGIS8.2编写而成,系统地介绍了ArcGIS8Desktop的软件功能及GIS数据处理方法。 全书分ArcGIS基础、ArcMap应用、ArcCatalog应用、ArcToolbox应用和GeoDatabase应用等5个部分,共31章,涵盖了软件安装、地图编辑、数据编辑、符号制作、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图形绘制、数据管理、网络分析和地理数据库建立等所有方面,在系统全面叙述ArcGIS8的3个基本模块—ArcMap、ArcCatalog、ArcToolbox的应用基础、应用过程和操作步骤的基础上,对地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建立方法和建立过程等进行了概要的介绍。 本书可以作为ArcGIS8软件用户的使用指南,对其他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的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本书主要以VirtuoZo的作业方法为例,系统地讲述了数字摄影测量在实际生产中的作业方法,内容包括摄影测量数据整理的要点和方法、航空影像内定向、相对定向、保证定向、空中三角测量的实际操作、DEM生产作
本教材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选择题、Windows基本操作实训、Word基本应用实训、Excel基本应用实训、PowerPoint基本应用实训、网络应用技术实训和办公软件应用实训。本书实训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指导详尽,习题丰富,是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上机的书,可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办公软件应用考试的上机辅导教材,还可作为各类人员进行自学及自我评测用书。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资源管理、国土监测、区域规划和辅助决策,已成为地理学发展的强大技术支撑。本书分为GIS软件简介、空间数据采集、空间分析、地图输出、综合应用等五章。全书以GIS技术方法、应用实例、实习操作为主线,以空间数据、空间分析、综合应用为重点,突出操作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练习,培养学习者上机操作的能力,巩固和拓展课堂讲授的内容。 本书可以作为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土地管理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实习教材,也可以供企业和管理部门的相关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分散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分散型设施管理GIS平台构建方法与技术》在对现存GIS平台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GIS应用系统集成的实际需要,发展并构建了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分散型设施管理GIs软件平台。重点对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索引、模型的时态拓展、GIS控件的构造和基于SVG的webGIS平台搭建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实际的应用工程建设(如地籍测量系统构建等)中涉及的相关技术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分散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分散型设施管理GIS平台构建方法与技术》主要面向地理信息系统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也可供GIS系统集成技术人员或相关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多分辨率空间数据的模型理论、算法和实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空 间数据特性和UML统一模型语言;特征模型理论;超图对象模型和超图算法;形式化多分辨 率空间数据模型理论;规范化集成多分辨率空间数据组织和管理对象模型;路网自动综合算 法;自适应规则三角形网多分辨率地形模型;不规则三角网多分辨率地形模型;分区计算 DEM时相邻分区分辨率平滑过渡方法和多分辨率地形表现实现技术。 全书反映了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多分辨率空间数据模型理论的*进展和地形可视化实 现技术,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地理、地质和计算机软件等专业的教师、科研人员、 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的参考书。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实施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方法。 RTK测量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RTK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适用于布测外业数字测图和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基础控制点,RTK地形测量适用于外业数字测图的图根测量和碎部点数据采集。 其他相应精度的定位测量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发展。 全书共分九章,包含三部分内容。部分着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运行硬件和软件环境、空间数据结构以及空间数据处理分析的原理方法;第二部分着重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介绍空间分析的功能及空间分析模型的应用,并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常用功能以MapInfo为平台列举了应用实例;第三部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介绍了3S技术和网络GIS等新技术。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紧凑,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亦可作为大专院校教师以及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研究及应用系统开发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