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就如何表达日趋复杂、不断往立体方向发展的道路交通现象展开论述,具体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网络三维数据模型、道路及附属设施三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基于道路网络的三维空间数据索引、道路之间的拓扑关系、集成道路网的地形模型可视化、交通分析与操作等。本书为搭建基于三维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平台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对促进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书可为地理信息系统和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提供参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黄河联合研究基金项目(50379048)以及武汉大学教务部资助下,完成了本书的编写和出版。本书共分九章,章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数据模型,重点介绍了空间数据模,是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三章介绍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栅格数据的聚类、聚合分析,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栅格数据的追踪分析,栅格数据的窗口分析,是GIS栅格数据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第四章介绍矢量数据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包含分析,矢量数据的缓冲区分析,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矢量数据的网络分析,是GIS矢量数据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第五章讨论空间数据的量算及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空间数据的量算,空间数据的内插,空间信息分类,空间统计分析等内容
这是一本读起来很轻松的书,没有那些让人头疼的公式和专业术语,读者能在愉快的阅读中学到关于GPS的知识。 如果你是一名野外工作者或者专业的测绘人员,拿到一个GPS接收机,你所关注的是怎样把这个东西应用在日常工作中。本书的部分就像一个简单快速的培训教材,可以满足你的愿望。接下来,你会读到一些关于GPS的轻松有趣的话题,使你了解GPS的基本工作原理。随后本书精心设计了12个练习,让你在现实生活中感受GPS,了解手持GPS接收机的知识。我们强烈建议读者完成每一个练习。这样,你才会对GPS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了解。有了这些之后,本书对提高精度的方法——差分GPS进行了详细讲述。在后一部分,对GPS的发展——GPS现代化进行了简单介绍。
本书以林学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森林资源环境的经营管理决策分析,使森林经营管理信息化。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般原理、方法和应用。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GIS导论,下篇为GIS在林业中的应用。其中上篇分为GIS概论、GIS组成和功能、GIS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G IS设计和GIS应用模型共五章。下篇分为GIS在天然林保护中的应用,GIS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GIS在防治土地荒漠化方面的应用和GIS在区域综合治理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共四章。该书除作为林业和有关专业的教材外,并可供有关地学、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是一本面向非大地测量专业人员介绍大地坐标系和大地基准的教学或业务参考书。第1章绪论介绍大地测量研究内容、发展简史和大地基准的概念与发展,第2章介绍常用大地坐标系及其转换,第3章介绍我国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建立与发展,第4章介绍作为大地测量数学基准参考椭球的一些数学关系及解算方法,第5章介绍作为地图绘制数学基础面的Gauss投影和Mercator投影,第6章根据国外有关文献比较全面和详细地介绍了得到广泛应用的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基本常数、正重力场模型和与其他局部大地基准的转换,第7章简要介绍了其他一些常见大地坐标系和基准,第8章和第9章结合航海和海用导航的特点,介绍了世界地磁模型WMM2000附和中国近海海洋概况及简单的海洋测绘和海洋遥感知识。 本书可以作为导航、航海、航天、地震、石油、水利、农业、林业、
本书是面向高等院校的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研究生专业开设的专业英语教程。全书共分16个单元,整体内容分为GIS概念、GIS技术和GIS应用三大部分。每个单元包含Text,New words,Phrases,Notes,Exercises,Translation to Text and Key to Exercises等内容,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自学。Unit 1至Unit 3主要介绍GIS的定义及应用领域,Unit 4至Unit 5介绍等离线及其精度,Unit 6介绍三维的概念,Unit 7介绍数据格式转换,Unit 8介绍影像分类,Unit 9介绍GIS的时间响应概念,Unit 10介绍地图投影,Unit 11介绍GIS改变地理学,Unit 12介绍地理教育与专业发展,Unit 13介绍行为地理学,Unit 14介绍GIs的重要组成,Unit 15至Unit 16介绍GIS在土地变化与评估中的应用。本书侧重专业基本慨念与方法,强调专业概念的思维与表达。为便于学生掌握和加深理解课程内容,每一章均提供了练习题和
本书以ArcGIS9.3 Desktop软件为例,引导读者由浅入深地掌握GIS软件操作技巧。通过基础实验,读者将首先熟悉术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和制图等基本操作;然后逐步过渡到空间分析与建模等核心技术,最后通过真实案例实践掌握GIS在实际地学中的应用。本书共由18个独立实验组成,读者可以按照书中指导的步骤,有效地完成实验,并了解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初步掌握GIS的基础空间分析能力。 本书是一本GIS软件操作的入门指导书,适合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关专业的本科和高职高专学生使用。
周绍光、杨英宝、陈仁喜、徐佳、苏红军编著的《遥感与图像处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测绘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以英语的形式阐述了遥感的基础知识和遥感图像处理的典型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遥感的定义,典型遥感系统的组成;常用的遥感传感器及平台,遥感影像的分辨率,多光谱扫描和热成像原理,图像几何失真的原因及校正方法;微波遥感的基础知识介绍;遥感影像处理、分析和解译的经典方法及部分先进的技术,利用ERDAS和MATLAB进行影像处理和分析的具体步骤;遥感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及城市热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除了作为课程教材之外,本书还可以作为研究人员学习专业英语的参考书。
本书从学以致用的原则出发,根据人文类学科的特点,介绍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方法、理论、技术、包括数据结构和数据模拟,数据库、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方法、空间分析、专题图的制作和输出,并结合若干料学研究项目示例论述了应用方法。 本书实用性强,可以使读者具备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使用知识、分析和解决资源环境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可供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生态环境与资源等领域的专业人员以及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考,对从事资源与环境监测,管理评价和规划决策的人员具有实用价值。
时空数据模型是随着地籍、房产GIS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数据模型。随着城市基础测绘更新速度的加快,时空数据模型开始渗透到城市测绘领域。本书是时空数据模型在城市测绘数据库应用的一个尝试,共由9章组成。章介绍时空数据模型与时空数据库的概念。第二至四章分别以城市地名、规划道路中线、城市建筑物为例,研究了点、线、面状地物的时空数据模型。第五章重点讨论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时空数据建库问题。第六章提出了一种多基态多级差文件的时空数据模型。第七章提出了一种同时基于位置、对象和时间的时空数据模型。后研究了通用时空数据模型以及时空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本书适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地理等地学相关领域的科研、生产、开发人员使用,也可供大学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参考使用。
本书立足教学需要,全面介绍了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上机操作能力,在理论后面紧跟实例实例操作,解决与资源、环境相关的问题。全书共分九章,分别介绍了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各种卫星系统及其图像特性,遥感图像信息特征,遥感图像数实际上处理系统,遥感图像的各种预处理、增强处理、分类处理、遥感图像的变换,住处提取与融合等内容。书中表、图丰富。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学科遥感专业和GIS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教师、学生和科研工作才参考、阅读。
本教材是高职高专院校GPS测量课程教材,主要讲述GPS定位原理、GPS测量技术的设计方法与外业测量实施的基本技能以及GPS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此外,还补充了GPS原始数据的解析方法,对GPS技术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也作了简要介绍。全书共分9章,第1~6章主要讲解GPS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第7章、第8章主要讲解GPS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法,第9章为应用介绍。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水利类、测绘类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测绘专业和从事定位与导航工作的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聂琳娟主编的《GPS测量技术》系统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产生、发展、系统组成及其现代化;对GPS导航定位常用的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进行了系统阐述;在介绍卫星轨道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卫星广播星历和精密星历、卫星的信号构成进行了简要介绍;详述了GPS静态*定位和静态相对定位原理,针对导航用户,介绍了单点动态定位和差分定位的原理;对影响GPS定位结果的各类误差及消除或消弱GPS测量误差的各种对策与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重点介绍了GPS网的设计、实施作业与数据处理,尤其是对RTK技术作了详尽介绍;对GPS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GPS测量技术》力求深入浅出、系统全面,易于读者掌握和应用。《GPS测量技术》可作为高职高专测量类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测绘、水利、交通、石油、农林等部门从事测量生产工程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针对Web2.0环境下的地理信息技术,从基础语言、关键技术和实践应用等三个层面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其中,语言篇主要介绍了Web 2.0GIS的基础性语言,即XML及其扩展的标记语言,如GML、XS-LT、SVG等,并集成了基于XMI,的地图表达系统;技术篇主要介绍了Web2.0GIS的关键技术,如Web地图服务,Ajax,GeoRSS,Mashup,KML、Web地图API、参与型GIS等,这些技术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应用篇介绍了几个典型的Web2.0 GIS应用。本教程不需要特别的基础性知识,如果已学习了Web(1.0)GIS或Web知识,将有助于本教程的学习。 本书适应于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作为专业课的教材使用。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工程应用(专业任选课适用普通高等教育土木工程学科精品规划教材)》系统总结了已有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地理信息技术的实践与应用成果,强调科学性、实用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内容丰富精练、简明易读。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G1S数据结构、GIS数据获取与处理、GIS数据存储与管理、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GIS应用与服务、地下管线GIS开发与应用、水科学中GIS的应用、土木工程中GIS的应用、环境工程中GIS的应用和海洋港口海岸工程中GIS的应用。书中每章均配有练习题,以便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GIS、地理、测绘、市政管理、水利、环境、海洋、港口、海岸、资源、气象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同时可作为相关科研工作者、单位专业管理人员与地理信息开发人
GPS重要的两项功能是定位和导航,本书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必修课程,内容包括卫星定位系统的认识、GPS接收设备的介绍及定位、个人电脑实现GPS导航解决方案、PDA设备或手机实现GPS导航解决方案、GPS导航仪实现导航解决方案、GPS轨迹记录仪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资源管理、国土监测、区域规划和辅助决策,已成为地理学发展的强大技术支撑。本书分为GIS软件简介、空间数据采集、空间分析、地图输出、综合应用等五章。全书以GIS技术方法、应用实例、实习操作为主线,以空间数据、空间分析、综合应用为重点,突出操作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练习,培养学习者上机操作的能力,巩固和拓展课堂讲授的内容。 本书可以作为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土地管理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实习教材,也可以供企业和管理部门的相关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系统阐述了3G技术与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集成和应用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空间物流信息系统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内容包括:引论,3G技术与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集成理论,空间物流配送系统的理论框架,基于Agent的空间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研究,总结与展望等。本书内容丰富,组织严谨,理论和方法联系紧密,配以相应的图表和示例,便于读者阅读。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选读教材,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大中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目。
本书在充分研究和分析GIS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GIS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内容、相关规范与标准以及GIS设计的各种方法,并系统介绍了GIS设计与开发的各个阶段,即GIS系统定义、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系统测试及维护等的方法、步骤、工具以及GIS设计项目管理与质量保证的相关理论方法。此外,本书还对GIS空间数据库和分布式GIS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探讨。后,本书以建设完成的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具体实践了GIS设计各阶段的方法和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GIS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公司、科研机构和事业单位GIS研究、技术、应用、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共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空间数据结构和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空间分析方法及产品输出,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全球定位系统,3S空间信息技术及GIS新技术等。 本书可作为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教材或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亦可供有关科研和产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在分析当前地理信息共享的迫切需求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GIS数据模型入手,系统地剖析了传统数据模型在地理数据共享方面的不足,以及*发展的统一地理数据模型和地理信息共享数据模型(GML)在地理数据共享方面的优势,探索了如何在GIS环境下共享和使用地理信息的技术框架和技术体系。全书从GIS数据转换技术、GIS互操作技术、GIS地图符号共享技术、地理数据空间关系的共享与重构技术、基于空间服务的地理信息共享技术、基于空间元数据的地理信息共享技术等多个侧面,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地理信息共享的若干关键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城市地理信息共享的机制和方法。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测绘专业以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材料,同时也可供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方法、技术研究的人员,以及应用
本书是一本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内容针对性强,条理清晰。本书内容包括:GIS软件认识、地图投影、GIS数据采集与处理、GIS空间分析、GIS产品输出等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是由基础知识和若干个任务组成,有助于学生找到快速学习GIS软件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在每一个学习情境后面都有知识链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GIS应用技术》适合工程测量、地学、市政工程等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学习使用,同时也可作为GIS人门读者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