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0-10元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中国云南的傣族民居
    •   ( 0 条评论 )
    • 高芸 著 /2003-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在本书中,着重从四个相关的方面探讨了傣族的民居。个方面是关于傣族的宗教宇宙观,即研究小乘佛教与傣族原始宗教的相互作用,以反映意识形态在传统傣族民居的建造和布局中的影响。第二方面是研究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的傣族民居在历史发展中的不同轨迹。这两种傣民居虽然处在相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中,却发展成为两种不同的建筑形式。这一部分探讨了他们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差异。第三个方面研究了傣族传统的社会结构在民居的空间分配上的反映,以认识历史上傣族民居发展的社会基础。后一个方面分析了现代化进程对傣族民居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当代傣族民居的新发展。

    • ¥9.6 ¥12 折扣:8折
    • 民居建筑史话/物化历史系列/中国史话
    •   ( 2 条评论 )
    • 白云翔 /2011-07-01/ 社科文献
    • 白云翔所著的《民居建筑史话》根据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和民居调查,简要系统地叙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全面扼要地介绍了现存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类型,并阐述了各类型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在民居建筑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简单归纳和总结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特色和优良传统,并对民居建筑的未来进行了思考和说明。《民居建筑史话》有助于读者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之历史、现状、未来和发展动因的了解和认识。

    • ¥9.66 ¥15 折扣:6.4折
    • 颐和园手绘图(珍藏版)
    •   ( 41 条评论 )
    • 北京精典博雅旅游图书有限公司 编著 /1970-01-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是北京现存规模*、保存完整的清代园林,也是中国著名的古典皇家园林。颐和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主景,30多组古典建筑分布期间。1928年,颐和园正式辟为公园。1961年,国务院颁布颐和园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6 ¥10 折扣:6折
    • 北京故宫
    •   ( 1 条评论 )
    • 本社 编 /1970-0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位于北京市中心又称紫禁城是明(1368-1644)清(1644-1911)两朝的皇宫曾有24位皇帝生活其问。 故宫始建于1406年完工于1420年后多有修葺现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8700多问建筑面积15万多平万米是中国现存规模*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 故茸内分前朝和后寝两部分前朝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场所后寝是皇帝日常办公及与家族生活起居z地,建筑左右对称含有严格的等级思想重要的建筑都安排在中轴线上。 1987年,故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6.9 ¥10 折扣:6.9折
    • 北京法海寺壁画
    •   ( 0 条评论 )
    • 金维诺主编 /2001-07-01/ 河北美术出版社
    • 本套书是唐宋以后的寺观壁画,巨大的数量、丰富的题材、高度的艺术水平,呈现了寺观壁画千百年来的发展盛况。使我们今天还能具体地了解到各地杰出艺术家的创造,这就大大丰富了美术史的内容,因之能全面地了解到绘画艺术的进程。

    • ¥8 ¥10 折扣:8折
    • 建筑/远近丛书
    •   ( 0 条评论 )
    • 杨辛,(法)舒尔乡 著 /2000-09-01/ 上海文化
    • 《建筑》一书对中国及欧洲古代建筑(包括宫廷建筑、宗教建筑、世俗建筑、园林建筑、军事建筑)的历史沿革,文化蕴含、宗教精神、审美特征作了精辟的阐述。揭示出:建筑乃是不同文化的人文历史与精神的一种特定方式的凝聚与体现。 本书的中法两位作者杨辛与唐·昂热列可·舒尔乡,对中国与欧洲的古代建筑,包括宫廷建筑、宗教建筑、世俗建筑、园林建筑、军事建筑等的历史演变、文化蕴含、宗教精神、审美特征、风格特色等作了精辟的阐述。建筑既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居所,更是人类的历史与人文精神一种特定方式的凝结与体现。两位作者作为建筑与美学方面的专家,他们厚积薄发的生动而又深刻的论说,为读者理解与欣赏中西方各种建筑艺术开启了心智。发行对象:中外文化爱好者、研究者、大学师生。

    • ¥8.3 ¥11 折扣:7.5折
    • 得“道”的建筑学
    •   ( 1 条评论 )
    • 刘亚波 著 /2004-08-01/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对现今建筑领域极其重视的“空间”的探讨转化到“场所”理念的提出和研究,是为了让建筑师位在理论上有一个对事物设计的整体和认识理解,而对“城市研究”的探讨是为了对当今流行的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有一个物质及人文的整体补充。至于哲学问题的探讨则是为了让我们中国的建筑师对自身的文化有一个*的自信;而关于音乐、绘画的研究则本身也属于建筑学的范畴,并且同时也让中国人知道中国在很早以前搞清了绘画的境界。第七章的“经济问题”则是从根本的物来常态认识一些经济学的数学数据问题。第八章的“纯粹设计批判”则希望当今的建筑师位在从没想到的结果产生的这一系列过程中发军全面整体的思维能力从而真正让我们的城化有一个高质量的推进。 本书希望通过对这八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摆脱所有来自西文、来自东方、来自人类思

    • ¥8 ¥10 折扣:8折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周易(文白对照·图文版) 9787551817455
    •   ( 0 条评论 )
    • 支旭仲,李兴,李尚儒 /2018-06-01/ 三秦出版社
    • 支旭仲主编的《周易》是我国很古老、很有很好不错、很有名的一部经典,被称为“六经之首”,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也称《易经》。相传孔子为《易经》作《易传》,包括《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篇,古人把前三篇各分为“上”与“下”两篇,共成十篇,也称作“十翼”。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周易》作为中国早期形成的思想体系,以仁义为价值观念,如“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它用六十四卦抽象概括了万物,研究的对象为天地人三才,其中人是根本。它包含着中国很早的唯物辩证法,《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世界是有规律的,万物由宇宙原始能量太极化生而来,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

    • ¥8.96 ¥10 折扣:9折
    • 说井(摄影珍藏版)
    •   ( 8 条评论 )
    • 尹文 著,张锡昌 摄 /2006-07-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井是凿地取水的深穴。凡是人烟曾经密集过的部落,墟市、村庄、集镇,乃至皇宫、都市,其地下一般都会有水井的遗存。水井深藏于地面以下,兵火战乱会毁灭地上的建筑,惟独不能殃及地下的水井。解读一口口古井,抚摸古井的沧桑,可以从一个侧面追寻历史的遗踪,了解民风民俗,了解古井文化。本书用七个短小的篇幅向我们讲述了中国的古井,对井的发展变化、类别特征、功能作用及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底蕴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辅以十六幅照片,图文相谐,读来即可了解井背后所特有的历史故事,亦能深刻领会井的沧桑变化。

    • ¥9 ¥13 折扣:6.9折
    • 说厅(摄影珍藏版)
    •   ( 6 条评论 )
    • 韦明铧 著,张锡昌 摄 /2006-07-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中国园林中的建筑形式,真可谓林林总总。单其名称,就有厅、堂、楼、台、阁、馆、轩、斋、榭、亭、廊、桥等等,它们的形态不同,用途不同,给人的美感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类建筑形式,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不同,也会发生相应微妙的变化。其实,我们对于中国的各种厅堂都不会陌生。无论是政府机关、园林名胜,还是商场大楼、住宅小区,那些正对大门、为宽敞、往来必经、喧哗热闹之处,必然是厅堂所在。本书用六个短小的篇幅向我们讲述了厅堂以及与厅堂有关的历史故事的背后所蕴藏的知识和意义。

    • ¥9.3 ¥13.5 折扣:6.9折
    • 建筑艺术:理性与浪漫的交响——大学生艺术素质拓展丛书
    •   ( 0 条评论 )
    • 郑先友 著 /2003-01-01/ 安徽美术出版社
    • 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作为一种审美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融入劳动生产、科学创造的过程与结果,融入我们的行为和思维,融入我们的时间与空间。 《大学生艺术素质拓展丛书》上,包括中国绘画、西方绘画、工艺美术、西方雕塑、建筑艺术、服装艺术、园林艺术、音乐艺术、影视艺术、戏曲艺术、舞蹈艺术和中国书法十二册,针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特别重视艺术素质的普及和提高。当今大学生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热爱所投入的激情似乎与他们所具备的贫乏的艺术史知识和几乎空白的艺术实践的现实相矛盾,这使得艺术素质的普及成为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大学生艺术素质拓展丛书按艺术门类分册对该门艺术的产生、发展、基本特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艺术流派等作

    • ¥8.6 ¥12.5 折扣:6.9折
    • 宫殿建筑史话/物化历史系列/中国史话
    •   ( 0 条评论 )
    • 杨鸿勋 /2012-05-01/ 社科文献
    • 宫殿是集中社会财富、智慧与技能而建造的 级的建筑,是王权或皇权的象征,是当时社会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生产水平和工程技术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当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等级秩序。《宫殿建筑史话》这本书概括、通俗地讲解了中国宫殿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列举了历代典型宫殿实例,生动具体地显现了历 为辉煌的建筑成就。 《宫殿建筑史话》由杨鸿勋编写。

    • ¥9.66 ¥15 折扣:6.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