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10-2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建筑思维的草图表达(全新修订版!建筑学基础绘图入门宝典,畅销10年,多次重印! )
    •   ( 18339 条评论 )
    • 迪特尔·普林茨 克劳斯·D·迈耶保克恩 著,赵巍岩 译,凤凰空间 出品 /2017-03-01/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建筑与绘画同属艺术,自古就有将建筑、绘画、雕塑合称为三大造型艺术的说法,许多建筑师都善于绘画,甚至一些建筑师在绘画方面的造诣与画家并无二致。 但建筑师有一种独特绘画方式,不是对已有建筑的表达,而是对从无到有、无中生有的建筑的表达,在建筑师的创造性活动中,不断地需要将头脑中的构想图形化,形体、空间,甚至场地氛围都需要通过这样的图画来进行表达,因为这是一种呈现设计意图的非常便捷的方式,这是独属于建筑师的一种绘画方式。本书就介绍了这样一种绘图的方式,在作者循序渐进的教导中,初学者会发现,掌握这样一种绘画方式,既非毫无规律可循,又是一件饶有兴趣的事情,即使是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绘画方式仍旧是建筑思维表达的非常有力的方法之一。 有关钢笔画、效果图画法的书籍很多,但与建筑师的

    • ¥19.5 ¥39 折扣:5折
    •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   ( 5173 条评论 )
    • 方拥 著 /2010-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依据作者在北大开授中国传统建筑通选课的讲义而成,该课程在北大很受欢迎,是历年来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本书与通常讲述中国传统建筑的著作相比,突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文特质,尤其注重思考在当下西方建筑观念和建筑设计占据强势的情况下,如何挖掘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华。 与此同时,作者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各种类型,宫殿、园林、佛塔、桥梁等,并配有大量插图,与精湛的文字相得益彰。

    • ¥19 ¥38 折扣:5折
    • 大家小书 新建筑与流派(精装本)
    •   ( 645 条评论 )
    • 童寯 /2016-08-01/ 北京出版社
    • 《新建筑与流派》是著名的建筑大师童寯先生积多年之力,经反复修改而写成的一部西方现代建筑简史,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享有盛誉,中国几代建筑师都曾受惠于这部小书。在本书中,童寯教授总结了19世纪中叶以来建筑的演变和流派的相互影响,为我们描绘了现代建筑由萌芽、成长到繁荣的鲜明而完整的全景。著者并以探索中国的建筑方向为出发点,把世界现代建筑发展过程所经历的曲折坎坷,引为经验教训。 本书中所提的 新建筑 ,即今日常说的 现代建筑 ,以英国伦敦的 水晶宫 的设计建造为其诞生的标志。按照童寯先生的看法,现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约有15个之多,如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荷兰的风格派、法国的立体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等,在本书中,童先生以风格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为线索分别一一加以评述,尤其是影响了现代建筑走向的格罗皮乌斯

    • ¥18 ¥36 折扣:5折
    • 空间的诗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206 条评论 )
    • (法)加斯东·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 /2013-08-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本书初版于1957年。在现代主义晚期建筑文化快要窒息的氛围中,此书从现象学和象征意义的角度,对建筑展开了独到的思考和想象。作者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书中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对亲密空间的描绘与想象。他指出,家是人在世界的角落,家的意象反映了亲密、孤独、热情的意象。我们在家屋之中,家屋也在我们之内。我们诗意地建构家屋,家屋也灵性地建构我们。

    • ¥18.9 ¥43 折扣:4.4折
    • 神奇恢宏的中国古代建筑
    •   ( 50 条评论 )
    • /2023-12-30/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所传递的信息包含社会秩序、技术水平、宗教信仰、文化思想、生存状态、艺术情操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从民居到宫殿、从桥梁到宝塔、从长城到石窟、从园林到城市布局,建筑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集工程技术与艺术于一身,融人工与自然于一体。古老的建筑,展示的不仅仅是丰功伟绩,而且折射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 ¥17.6 ¥39 折扣:4.5折
    • 建极绥猷——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价值研究
    •   ( 267 条评论 )
    • 王军 /2019-03-08/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建极绥猷 ,高悬在故宫太和殿上的乾隆御笔匾,语出十三经《尚书》所记 建用皇极 克绥厥猷惟后 。关于 建用皇极 ,《尚书》传曰: 皇,大;极,中也。凡立事,当用大中之道。 建用皇极 即 立中 。甲骨文卜辞常见 立中 之语,意即立表正位定时。关于 克绥厥猷惟后 ,《尚书》传曰: 能安立其道教,则惟为君之道。 意即惟天子推行教化之治。 在农耕文明时代,对农业时间的掌握关系着社稷安危。谁能够告诉人民时间,谁就提供了一种生死攸关的公共服务,也就因此获得了权力,得以推行教化之治。 本书作者首次发现并揭示了明清北京城子午卯酉时空格局之中央,太和殿高悬 建极绥猷 ,见证了支撑人类在东亚地区独立起源的农业文化与文明持续不间断发展的*基础性的知识体系与哲学观念,书写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核心的文化价值。

    • ¥17.6 ¥32 折扣:5.5折
    • 如何欣赏建筑
    •   ( 3241 条评论 )
    • 汉宝德 /2013-0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如何欣赏建筑》以古今中西十七座经典建筑为例,带领读者认识、理解,进而欣赏建筑之美。《如何欣赏建筑》以游记式的轻松笔调,将这些建筑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又层层剖析它们的内涵深意,是一部具有典范性的建筑美学普及读本。

    • ¥17.5 ¥35 折扣:5折
    • 大家小书 乡土漫谈(精)
    •   ( 317 条评论 )
    • 陈志华 /2018-07-01/ 北京出版社
    • 本书的作者是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陈志华教授。在作者的学术生涯中,其前期一直从事外国建筑方面的研究,但自退休之后,便一头扎进中国乡土建筑当中。在他看来,乡土建筑是乡土生活的舞台和物质环境,是乡土文化*普遍存在的、信息含量*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乡土建筑研究是乡土文化系统研究的基础。 本书集合了作者有关乡土建筑两类具有代表性的著述,一是乡土建筑研究的论述,一是精选了序跋中的七篇。文章学术观点清晰,短小精悍,优美抒情,可读性强。在这一篇篇饱含深厚感情的文章里,每一个读者都会感受到家园故去甚至遭受摧残的伤痛,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根基被点滴侵蚀的忧虑,更有一份为 为抢救传统村落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的决心。

    • ¥19.5 ¥39 折扣:5折
    • 营造之道中国建筑与园林 王三山 周耀林
    •   ( 5 条评论 )
    • 王三山 周耀林 /2009-01-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营造之道:中国建筑与园林》内容简介:作为文化精神核心的艺术,是对主体生命意义的持存,对人类自由精神的感悟,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艺术是人的艺术,而人是文化的人。中国艺术是中国文化写意达情的象征符号,是中国文化意识的凝聚,是自由生命之“道”的本体活动。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是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标志着传统中国艺术对现代人审美意识的重塑,而且也标志着现代人的开放性使中国艺术成为走向世界和进行文化对话的当代话语。在中国艺术的当代历史文化建构和创造性转型问题上,那种认为只有走向西方才是专享出路,才是走向了现代文化的观点,早已不合时宜了。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世界各民族文化间的“共时性”文化抉择,置换成各种文化间的“历时性”追逐。西方文化较其他文化先一步迈人了现代社会,但这

    • ¥16.9 ¥28 折扣:6折
    • 身体,记忆与建筑
    •   ( 464 条评论 )
    • 成朝晖 译 /2008-12-0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因此,我们的书试图再次考证身体在建筑中的重要性。在章的论述中,回顾西方历史,“身体作为建筑思想的中心有多久”为一种暗示,我们回顾了许多重要的事件。我们提出,直到现代设计学院出现的前后过程中,建筑的信仰才变得如此强调“理性”,并且分析了属于建筑观点转变的后笛卡儿哲学和心理学的思想争论。随后的几章内容,是我们研究的焦点。在此,我们回顾了一些感觉模式,这些感觉模式已经在20世纪颇有影响;我们还十分详细地研究了身体——图像理论的某些含意,重视触觉的理论发展。我们相信三维的基本且难忘的感觉在于身体的体验,而这种感觉可能在我们体验建筑的过程中,是组成理解空间、感受空间的基础。 在本书的后半部,我们讨论了“身体一图像”理论的私人暗示和公共暗示之间的关系,回顾了身体运动的主题,并继续讨

    • ¥18 ¥25 折扣:7.2折
    • 建筑文萃 梁思成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版保证】
    •   ( 2 条评论 )
    • 梁思成 著 /2006-03-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这是一本包括梁先生在建筑学有关诸领域学术思想的选集,着重收集了粱先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后发表的关于城市规划、古建筑保护、建筑理论和设计等方面的文章和信函。这本选集并未收集那些只供少数专家研究的专著和科研报告,倒是收集了不少梁先生为报刊写的科普作品,所以也适合于有兴趣了解和欣赏建筑艺术的读者阅读。 本书重点编选了城市规划、古建保护、建筑理论等方面的文章,三十余篇。建筑界业内人士、青年学生以及文化爱好者,都是本书的读者对象。

    • ¥10 ¥41 折扣:2.4折
    • 大匠踪迹
    •   ( 2 条评论 )
    • 窦忠如 著 /2006-06-01/ 百花文艺出版社
    •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和西方的一批建筑大师,如吕彦、童寯、杨廷宝等设计了我国现代史上一批经典建筑、这些建筑既艺术地解说着中国近现代的建筑史,也彰显着这些建筑巨匠们的历史踪迹。 能够成为一名建筑师应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他们所创造的建筑作品毕竟要比建造者长寿,即便后人依然只能记住那些经典的建筑,但那终究是建筑大匠们智慧和心血的载体,何况它们还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往事和一种文明的永恒呢。当然,追寻建筑大匠们踪迹的有效方式,还是走进由他们创建的那些经典建筑中,这也许也正是他们所希望得到的一种尊重方式。 曾几何时,我试图探寻中国建筑文脉的源流,没想到一深入进去才发现,这竟然是另一个宇宙乾坤。别说寻找什么建筑文脉的肇始发轫,就连其中一支脉也“原非竭一、二人之驽钝所能及事”,更不敢奢谈循

    • ¥14.5 ¥21 折扣:6.9折
    • 追忆神奇年代——现代建筑的一则宣言、一本书和一次展览(TUP·青年建筑学人书系)
    •   ( 3 条评论 )
    • 范路 著 /2009-06-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堪称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神奇年代”(Magic Year)。在这段时期,现代建筑运动不仅是一种建筑美学上的革新,更是一场建筑师参与的社会变革,一场探索新时代建筑形式如何表达现代社会生活内容的运动。因此,早期的现代建筑潮流是复杂多变、充满矛盾也充满希望的。此后,现代建筑主流就远离了先锋派而成为了一种表面风格一“国际式”。 本书介绍了西方现代建筑神奇年代的三个案例——路斯及其现代建筑宣言,吉迪恩与《空间、时间和建筑》以及1927年魏森霍夫住宅展。 尽管年代久远,但细读这三个案例,却能发现其中的许多问题在国内当下的建筑探索中依然存在。而这也是近百年前那场建筑运动的神奇之处,值得我们今日再度追忆。

    • ¥12.8 ¥16 折扣:8折
    • 金屋、银屋、茅草屋
    •   ( 142 条评论 )
    • (美)黎辛斯基 著 /2007-07-01/ 天津大学出版社
    • 俗话说: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茅草屋。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舒适的家,或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这是一本将会改变你审视住宅和家居生活态度的书。 在作者的引领下,我们漫步在近五百年以来家居生活的历史中,从中世细烟雾弥漫的陋室到今天拉尔夫·罗兰设计的公地厦,作者穿越古今深入探索了“家居生活”的真谛,以及随着科技与言语明的发展而诞生的“ 舒适”与“隐私”等概念及演进。 读者将会从书中看到社会与文化的推进是如何影响装饰与家具风格的改变,通知我们今日景德 多为豪华与奢侈之物都是源自建筑与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终通过家居生活打开了一道窥视我们私密生活的窗户,真正掌握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生活。 《金屋、银屋、茅草屋》自1986年首次出版以来,现已出版了十个版本,被先后译成中、法、德等多种语言在世界广泛流传。

    • ¥14 ¥28 折扣:5折
    • 中国趣味建筑文化
    •   ( 23 条评论 )
    • 苏山 编著 /2013-11-01/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不仅有着许许多多建筑大师与建筑杰出作品,而且还创造出诸多奇迹般的建筑群,诸如宫殿、陵墓、园林、庙宇、民宅等建筑。古代建筑所形成的文化不仅对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对于现代建筑的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观赏古代建筑犹如翻开一部厚厚的史书,让人们充分领略古代建筑文化的精华。

    • ¥19.3 ¥28 折扣:6.9折
    • 中国房子
    •   ( 4 条评论 )
    • 波普客 著 /2009-05-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有多少人真正仔细地观察过那些遍布在都市、县城或者乡镇的中国房子? 它们数量庞大,它们没有任何新闻亮点, 它们没有历史赋予的特殊的纪念陛,它们没有伟大的设计思想可供争议,但是,这些中国房子却代表了中国人本质的审美意识。

    • ¥16.5 ¥33 折扣:5折
    • 观看,书写:建筑与文学的对话
    •   ( 70 条评论 )
    • (法国)鲍赞巴克 (法国)索莱尔斯 /2010-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凝结了法国著名作家索莱尔斯与建筑家鲍赞巴克的思想对话,交织融会了这两位当代名家在建筑、文学、音乐、哲学等领域的独特见解,是一场思想的交锋与对撞,也犹如一场别具一格的交响音乐会。这本书构思源自在法国高等建筑学院组织的数位作家与建筑家的见面会,但两位作者的友谊历时已久,早在鲍赞巴克设计巴黎音乐城之前,以音乐为名,他们之间就经常来往,早在次见面时,索莱尔斯如是说:“需要为声音设计一座建筑。”在此书中,我们听到了一种独特的音乐,带着节奏、诗意、空间的深度、光线、梦想,正是在两人渐渐上升的视野中铺展开的“观看”与“书写”。

    • ¥18.8 ¥25 折扣:7.5折
    • 近代建筑流派演变与鉴赏
    •   ( 32 条评论 )
    • 沈福煦孔键 编著 /2008-03-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中国的近代建筑是由西方传统建筑演变而来的。为此,鉴赏近代建筑流派,需要将中国的近代建筑与西方近代建筑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了解近代建筑流派产生的背景、特征及其功能,在比较中进行鉴别和欣赏。本书按此思路撰写,可供广大设计人员、大专院校有关师生,以及广大建筑、旅注爱好者阅读。

    • ¥19.8 ¥36 折扣:5.5折
    • 大家小书 拙匠随笔
    •   ( 1028 条评论 )
    • 梁思成 /2016-03-01/ 北京出版社
    • 本书称得上是一本 大师小书 ,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 在本书中,染思成先生以随笔的方式,漫谈中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话题性强,文笔优美,深入浅出。本书的上编 拙匠随笔 收入梁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多篇建筑科普作品,寥寥数语,解释清楚了建筑学是什么、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等来自公众的疑问,并饱蘸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撰写了 祖国的建筑 中国建筑的特征 建筑与建筑的艺术 等文章,阅读这些文章,一个伟大的建筑学家跃然纸上。 本书中编 城市与规划 收入了梁思成在城市规划领域有代表性的几篇名文,如具有历史价值的 市镇的体系秩序 梁陈方案 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 北京 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等,集中体现了梁思成从1946年至1951年在城市研究领域的学术创见,这几篇文章所提出的问题,例如北京城的规划、北京城墙的是否应拆除、人居

    • ¥13 ¥26 折扣:5折
    • 建筑的艺术观赏与文化/科普面对面
    •   ( 16 条评论 )
    • 赵晶 编著 /2011-05-01/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建筑的艺术观赏与文化》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19.3 ¥26.8 折扣:7.2折
    • 中国建筑
    •   ( 455 条评论 )
    • 王璧文 毛心一 /2010-09-01/ 岳麓书社
    • 中国建筑为东方三大系建筑中显著之独立系统。建筑之始,初无固定形式与派别之分。《易系辞》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盖止取其合用,以待风雨,求其坚固,故曰取诸大壮,其所谓某系某派建筑之始,皆由于当时当地人情风俗之好恶,政治经济之情况,地理气候之限制,物产材料之供给,与乎匠共技艺之巧拙,力学知识之优劣,种种复杂之影响而产生。

    • ¥11 ¥23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