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10-2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建筑思维的草图表达(全新修订版!建筑学基础绘图入门宝典,畅销10年,多次重印! )
    •   ( 18338 条评论 )
    • 迪特尔·普林茨 克劳斯·D·迈耶保克恩 著,赵巍岩 译,凤凰空间 出品 /2017-03-01/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建筑与绘画同属艺术,自古就有将建筑、绘画、雕塑合称为三大造型艺术的说法,许多建筑师都善于绘画,甚至一些建筑师在绘画方面的造诣与画家并无二致。 但建筑师有一种独特绘画方式,不是对已有建筑的表达,而是对从无到有、无中生有的建筑的表达,在建筑师的创造性活动中,不断地需要将头脑中的构想图形化,形体、空间,甚至场地氛围都需要通过这样的图画来进行表达,因为这是一种呈现设计意图的非常便捷的方式,这是独属于建筑师的一种绘画方式。本书就介绍了这样一种绘图的方式,在作者循序渐进的教导中,初学者会发现,掌握这样一种绘画方式,既非毫无规律可循,又是一件饶有兴趣的事情,即使是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绘画方式仍旧是建筑思维表达的非常有力的方法之一。 有关钢笔画、效果图画法的书籍很多,但与建筑师的

    • ¥19.5 ¥39 折扣:5折
    •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   ( 5169 条评论 )
    • 方拥 著 /2010-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依据作者在北大开授中国传统建筑通选课的讲义而成,该课程在北大很受欢迎,是历年来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本书与通常讲述中国传统建筑的著作相比,突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文特质,尤其注重思考在当下西方建筑观念和建筑设计占据强势的情况下,如何挖掘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华。 与此同时,作者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各种类型,宫殿、园林、佛塔、桥梁等,并配有大量插图,与精湛的文字相得益彰。

    • ¥19 ¥38 折扣:5折
    • 大家小书 新建筑与流派(精装本)
    •   ( 645 条评论 )
    • 童寯 /2016-08-01/ 北京出版社
    • 《新建筑与流派》是著名的建筑大师童寯先生积多年之力,经反复修改而写成的一部西方现代建筑简史,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享有盛誉,中国几代建筑师都曾受惠于这部小书。在本书中,童寯教授总结了19世纪中叶以来建筑的演变和流派的相互影响,为我们描绘了现代建筑由萌芽、成长到繁荣的鲜明而完整的全景。著者并以探索中国的建筑方向为出发点,把世界现代建筑发展过程所经历的曲折坎坷,引为经验教训。 本书中所提的 新建筑 ,即今日常说的 现代建筑 ,以英国伦敦的 水晶宫 的设计建造为其诞生的标志。按照童寯先生的看法,现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约有15个之多,如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荷兰的风格派、法国的立体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等,在本书中,童先生以风格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为线索分别一一加以评述,尤其是影响了现代建筑走向的格罗皮乌斯

    • ¥18 ¥36 折扣:5折
    • 空间的诗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206 条评论 )
    • (法)加斯东·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 /2013-08-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本书初版于1957年。在现代主义晚期建筑文化快要窒息的氛围中,此书从现象学和象征意义的角度,对建筑展开了独到的思考和想象。作者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书中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对亲密空间的描绘与想象。他指出,家是人在世界的角落,家的意象反映了亲密、孤独、热情的意象。我们在家屋之中,家屋也在我们之内。我们诗意地建构家屋,家屋也灵性地建构我们。

    • ¥18.9 ¥43 折扣:4.4折
    • 神奇恢宏的中国古代建筑
    •   ( 50 条评论 )
    • /2023-12-30/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所传递的信息包含社会秩序、技术水平、宗教信仰、文化思想、生存状态、艺术情操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从民居到宫殿、从桥梁到宝塔、从长城到石窟、从园林到城市布局,建筑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集工程技术与艺术于一身,融人工与自然于一体。古老的建筑,展示的不仅仅是丰功伟绩,而且折射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 ¥17.6 ¥39 折扣:4.5折
    • 建极绥猷——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价值研究
    •   ( 267 条评论 )
    • 王军 /2019-03-08/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建极绥猷 ,高悬在故宫太和殿上的乾隆御笔匾,语出十三经《尚书》所记 建用皇极 克绥厥猷惟后 。关于 建用皇极 ,《尚书》传曰: 皇,大;极,中也。凡立事,当用大中之道。 建用皇极 即 立中 。甲骨文卜辞常见 立中 之语,意即立表正位定时。关于 克绥厥猷惟后 ,《尚书》传曰: 能安立其道教,则惟为君之道。 意即惟天子推行教化之治。 在农耕文明时代,对农业时间的掌握关系着社稷安危。谁能够告诉人民时间,谁就提供了一种生死攸关的公共服务,也就因此获得了权力,得以推行教化之治。 本书作者首次发现并揭示了明清北京城子午卯酉时空格局之中央,太和殿高悬 建极绥猷 ,见证了支撑人类在东亚地区独立起源的农业文化与文明持续不间断发展的*基础性的知识体系与哲学观念,书写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核心的文化价值。

    • ¥17.6 ¥32 折扣:5.5折
    • 如何欣赏建筑
    •   ( 3240 条评论 )
    • 汉宝德 /2013-0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如何欣赏建筑》以古今中西十七座经典建筑为例,带领读者认识、理解,进而欣赏建筑之美。《如何欣赏建筑》以游记式的轻松笔调,将这些建筑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又层层剖析它们的内涵深意,是一部具有典范性的建筑美学普及读本。

    • ¥17.5 ¥35 折扣:5折
    • 大家小书 乡土漫谈(精)
    •   ( 317 条评论 )
    • 陈志华 /2018-07-01/ 北京出版社
    • 本书的作者是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陈志华教授。在作者的学术生涯中,其前期一直从事外国建筑方面的研究,但自退休之后,便一头扎进中国乡土建筑当中。在他看来,乡土建筑是乡土生活的舞台和物质环境,是乡土文化*普遍存在的、信息含量*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乡土建筑研究是乡土文化系统研究的基础。 本书集合了作者有关乡土建筑两类具有代表性的著述,一是乡土建筑研究的论述,一是精选了序跋中的七篇。文章学术观点清晰,短小精悍,优美抒情,可读性强。在这一篇篇饱含深厚感情的文章里,每一个读者都会感受到家园故去甚至遭受摧残的伤痛,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根基被点滴侵蚀的忧虑,更有一份为 为抢救传统村落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的决心。

    • ¥19.5 ¥39 折扣:5折
    • 营造之道中国建筑与园林 王三山 周耀林
    •   ( 5 条评论 )
    • 王三山 周耀林 /2009-01-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营造之道:中国建筑与园林》内容简介:作为文化精神核心的艺术,是对主体生命意义的持存,对人类自由精神的感悟,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艺术是人的艺术,而人是文化的人。中国艺术是中国文化写意达情的象征符号,是中国文化意识的凝聚,是自由生命之“道”的本体活动。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是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标志着传统中国艺术对现代人审美意识的重塑,而且也标志着现代人的开放性使中国艺术成为走向世界和进行文化对话的当代话语。在中国艺术的当代历史文化建构和创造性转型问题上,那种认为只有走向西方才是专享出路,才是走向了现代文化的观点,早已不合时宜了。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世界各民族文化间的“共时性”文化抉择,置换成各种文化间的“历时性”追逐。西方文化较其他文化先一步迈人了现代社会,但这

    • ¥16.9 ¥28 折扣:6折
    • 身体,记忆与建筑
    •   ( 464 条评论 )
    • 成朝晖 译 /2008-12-0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因此,我们的书试图再次考证身体在建筑中的重要性。在章的论述中,回顾西方历史,“身体作为建筑思想的中心有多久”为一种暗示,我们回顾了许多重要的事件。我们提出,直到现代设计学院出现的前后过程中,建筑的信仰才变得如此强调“理性”,并且分析了属于建筑观点转变的后笛卡儿哲学和心理学的思想争论。随后的几章内容,是我们研究的焦点。在此,我们回顾了一些感觉模式,这些感觉模式已经在20世纪颇有影响;我们还十分详细地研究了身体——图像理论的某些含意,重视触觉的理论发展。我们相信三维的基本且难忘的感觉在于身体的体验,而这种感觉可能在我们体验建筑的过程中,是组成理解空间、感受空间的基础。 在本书的后半部,我们讨论了“身体一图像”理论的私人暗示和公共暗示之间的关系,回顾了身体运动的主题,并继续讨

    • ¥18 ¥25 折扣:7.2折
    • 建筑文萃 梁思成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版保证】
    •   ( 2 条评论 )
    • 梁思成 著 /2006-03-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这是一本包括梁先生在建筑学有关诸领域学术思想的选集,着重收集了粱先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后发表的关于城市规划、古建筑保护、建筑理论和设计等方面的文章和信函。这本选集并未收集那些只供少数专家研究的专著和科研报告,倒是收集了不少梁先生为报刊写的科普作品,所以也适合于有兴趣了解和欣赏建筑艺术的读者阅读。 本书重点编选了城市规划、古建保护、建筑理论等方面的文章,三十余篇。建筑界业内人士、青年学生以及文化爱好者,都是本书的读者对象。

    • ¥10 ¥41 折扣:2.4折
    • 建筑与音乐
    •   ( 123 条评论 )
    • 尚涛 等编著 /2012-04-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建筑是一种空间的艺术,音乐则是时间的艺术,相比之下,音乐更加抽象。本书将这两种不同艺术形式放在一起,目的就是像冯继忠老先生所说的:“音影转换,意动空间”,献给全国各高校的学生们,让这些微波粒子在空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对艺术产生更深的理解,在学习和设计中更具创造力。这本《建筑与音乐》由尚涛、丁倩、马立、王莉莉编著,首先通过环境心理学讲述了建筑与音乐在人们心里的通感;然后在时间上讨论了建筑与音乐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再从空间的角度展开建筑与音乐依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区别;在不同艺术中,又存在着雄伟和阴柔两大美感,可以看到建筑与音乐的艺术延拓;后,建筑与音乐要在数学和算术中进行展示,成为艺术与数学的结合。《建筑与音乐》可以作为高等学校艺术类和建筑类、城市规划类、广告设计类等专业本

    • ¥15.8 ¥22 折扣:7.2折
    •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   ( 49 条评论 )
    • 刘月 著 /2008-09-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中西文化为理论基础,以中西建筑为比较对象,以问题意识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中西建筑的审美特征、时空意识、审美尺度、物质载体、装饰意匠以及发展道路六个方面的美学比较与研究,揭示出中西传统建筑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品格,并对当代建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本书认为,建筑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的物质、精神产品。文化的内涵决定着建筑的形式,建筑的形式也丰富着文化的内涵。中西建筑美学品格的差异在于中西文化的不同内涵。从总的方面看,中国传统建筑在空间布局、结构造型、装饰设计等方面以人为中心,体现出乐生、重生的现世理性精神和浪漫情怀;西方古代建筑则以神为中心,表现出对上帝、来世的虔诚向往和宗教迷狂。中西传统建筑的差异性在当代文化的整合中逐渐变小。本书认为,中西建筑只有相互借

    • ¥12.6 ¥15 折扣:8.4折
    • 完美的房子
    •   ( 103 条评论 )
    • (美)黎辛斯基 著;杨惠君 译 /2007-07-01/ 天津大学出版社
    • 当托马斯·杰斐逊的一位邻居咨询他有关建筑的建议时,他回答:“ 帕拉迪奥就是《圣经》,你应该好好学习、掌握并坚持他的设计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大师安德烈·帕拉迪奥在威尼斯共和国荒僻乡镇所建的几栋房子,因何如此完美,被人争相模仿,进而确立了茜方建筑的一种完美的原形典范。甚至数百年后,欧美国家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如英国的白金汉宫、美国的白宫等,也都深受其建筑风格的影响。 黎辛斯基以讲故事的形式结合帕拉迪奥别墅的浪漫旅行见闻、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志,发掘帕拉迪奥在建筑与文化上恒久的魅力,引领读者认识帕拉迪奥设计的完美房子。他揭示了那些地处威尼斯共和国偏远角落的住宅能够在几百年后重现在地球另一端的原因。黎辛斯基不仅从建筑上,还从文化上解读这些别墅具有的重要意义,而且他也将自己对帕拉迪奥

    • ¥14 ¥28 折扣:5折
    • 大家小书 拙匠随笔
    •   ( 1028 条评论 )
    • 梁思成 /2016-03-01/ 北京出版社
    • 本书称得上是一本 大师小书 ,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 在本书中,染思成先生以随笔的方式,漫谈中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话题性强,文笔优美,深入浅出。本书的上编 拙匠随笔 收入梁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多篇建筑科普作品,寥寥数语,解释清楚了建筑学是什么、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等来自公众的疑问,并饱蘸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撰写了 祖国的建筑 中国建筑的特征 建筑与建筑的艺术 等文章,阅读这些文章,一个伟大的建筑学家跃然纸上。 本书中编 城市与规划 收入了梁思成在城市规划领域有代表性的几篇名文,如具有历史价值的 市镇的体系秩序 梁陈方案 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 北京 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等,集中体现了梁思成从1946年至1951年在城市研究领域的学术创见,这几篇文章所提出的问题,例如北京城的规划、北京城墙的是否应拆除、人居

    • ¥13 ¥26 折扣:5折
    • 雨打芭蕉落闲庭
    •   ( 157 条评论 )
    • 朱千华 著 /2010-02-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园林,是人和自然强烈互动之产物,代表造园者思想,以及人与土地、与自然融合变迁之历史。本书跳脱传统园林描述方式,切进人文的感动,依照岭南园林产生、发展、繁荣过程,循序介绍了余荫山房,可园,清晖园,梁园,明秀园,雁山园,靖江王府,谢鲁山庄等岭南著名古典园林,计百余处,并就园林文化、建筑之美、人文风情、历史民俗及造园者家族背景等,一一细说,期使读者得以管窥岭南古园林之浩大盛况,并进而成为畅游岭南各园林旧迹、回溯岭南古文化史之导引。

    • ¥20 ¥29 折扣:6.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