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气凝胶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探讨了气凝胶的制备工 艺,对其表征技术进行了阐述,并且对气凝胶产业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的标 准和政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二章专注于硅基气凝胶的制备技术,对其表征方法进行 5 了详细描述,并且探讨了硅基气凝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包括其在能源、环保、航 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第三章主要介绍了非硅基氧化物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特点, 同时对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在催化剂载体、隔热材料等领域的应 用;第四章阐述了碳基气凝胶的制备工艺和性能表现,并且对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 了介绍,包括其在超级电容器、电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第五章主要介绍了聚合物气凝 胶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例如在生物医学、传感器等
本书以现代材料学为基础,针对石质文物保护工作涉及的 病害机理 保护技术 和 保护材料 中的难点问题,从基本原理的探讨入手,以实际应用为目的进行了系列 研究,包括检测与监测技术、清洗与脱盐技术、表面防护与渗透加固、粘结和灌浆材料、 表面彩绘与涂层、生物病害及防治技术等。研发的技术和材料已在许多石质文物修缮保 护工程中应用。相关调研、实验和工程应用涉及的文物点包括:钱王陵、飞来峰造像、 云冈石窟、安岳石窟、乐山大佛、西泠印社、故宫和敦煌莫高窟等几十处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和世界遗产。 本书可以为人们了解石质文物保护技术与材料提供专业知识;可以作为文物保护专 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为文物保护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技术与材料应用的借鉴。
《材料力学(第二版)》根据*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A类) 编写。本版在保持*版原有风格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并配有 课件 习题提示 和 典型考题 的二维码链接。 本教材共分11章,包括:绪论,拉伸、压缩与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分析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动载荷与交变应力,能量法。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土木、机电、能源、地质等专业80学时左右的材料力学课程教材;对《材料力学(第二版)》内容进行相关的选择后,亦可适用于材料、测绘、安全、热能等专业64学时左右的材料力学课程;也可作为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相应专业的材料力学教材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速查手册(第2版)》是根据*实施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在版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并根据*修订的其他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更新。 本书从基本的知识入手,引入了大量新的数据和图表,介绍了普通混凝土、常用特种混凝土的材料选择、配置方法,并配以相关工程配合比设计实例,以便让读者快速掌握各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同时,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验收方法等内容也做了介绍。 本手册适合广大的新品混凝土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RILEM *技术发展报告 第13卷 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theInternationalUnionofLaboratoriesandExpertsinConstructionMaterials,SystemsandStructure,RILEM)成立于1947年,是旨在推动建筑科学、技术和工业化发展的非政府科技联盟,实现该领域研究与应用间的技术转化。RILEM关注建筑材料及其在建筑和市政工程材料中的应用,涵盖了从建筑建造、使用和材料回收的全过程。RILEM的更多信息和前期出版物都可以在www.RILEM.net上查到。RILEM*技术发展报告(STAR)是由技术委员会(TC)撰写的。这些报告是RILEM*重要的对外公开资料 报告该领域*前沿的科学与工程资讯。TC
本书以现代建筑门窗幕墙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为主线,围绕建筑门窗幕墙产业链上的型材、 玻璃、金属板、石材、人造板材、建筑密封胶、五金配件、保温材料和生产加工设备等展开编撰 工作,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行业前沿资讯,引导传统产业领域提升创新主体活力,推动创新链与 产业链深度融合。同时,还针对行业的技术热点,汇集了超低能耗相关技术、数字化及智能化技 术、建筑模块化及装配式技术等相关工程案例和应用成果。 本书可作为房地产开发商、设计院、咨询顾问、装饰公司以及广大建筑门窗幕墙上下游企业 管理、市场、技术等人士的参考工具书,也可作为门窗幕墙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教材。
本书针对钢结构设计中的诸多疑难问题,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解。 本书是继《钢结构设计精讲精读》和《钢结构强制性条文和关键性条文精讲精读》之后,针对广大设计人员直接关注的问题所写的一本可以放在书架上的读本。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是研究一门功课的重要流程。你是否曾在钢结构设计时遇到复杂问题而不得其解?是否曾对钢结构的相关知识感到困惑?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 钢结构疑难问题精解精答 ,为你解答那些困扰你的疑惑! 书中将对这些疑难问题进行精解精答,并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笔者希望通过这个过程,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钢结构设计,提高读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书中还会穿插一些关于钢结构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许多人认为钢结构是一门复杂、难学、
离散元颗粒流方法,能实现数值模型宏观力学响应特性逼近真实材料的力学响应特征,在各种数值模拟方法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应运而生而广受关注。PFC5.0软件,充分利用了复杂颗粒、空间裂隙网络几何构造方法,是对原有版本软件的巨大提高,优化了计算速度,改进了算法,大大拓展了颗粒流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本人看来,其可应用范围,小到微观尺度、大可到星系空间,无所不能。
本书由海南大学海洋新能源开发与电化学应用科研团队郑学荣教授和邓意达教授组织撰写,并负责内容体系的设置、统稿与定稿工作。海南大学袁益辉教授、王杨副教授负责第2章和第3章的资料整理汇总;王慧副教授、王浩志副研究员负责第4章和第5章的相关文献搜集;李纪红副教授、李虹博士负责第6章的资料内容整理。本研究团队中的多名研究生也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帮助,分别是郭园园、芦俊达、姜芷琪、贾柔娜、蒋禧蓉等,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获得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Hnjg 2023 ZD-6,Hnjg 2024 ZD-1)的支持。由于时间较为仓促,且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与疏漏之处,请读者不吝赐教。
本书是围绕住房城乡建设部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第八项技术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 以及北京市新型防水产品应用技术, 由施工和生产等单位的技术专家共同编写。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起源于20 世纪90 年代初, 当时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建筑业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建设部提出 四节三高 , 即 四节 节能、节材、节水、节地, 三高 提高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为了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积极建设的方针, 建设部组织专家针对建设急需的、应大力推广的技术, 编制了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 1994 年8 月建设部发布 关于1994 年、1995 年和 九五 期间推广应用十项新技术的通知 的文件。自此,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经历1998 年版(10 个大项43 个子项)、2005 年版(10 个大项94 个子项)、2010
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具有绝热效果好、机械强度高、耐化学腐蚀、电性能稳定、隔音效果好等优异性能,迄今为止,它以泡沫、黏合剂、涂料、弹性体等各种形式被应用于工业、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聚氨酯燃烧属于复杂的异构化过程,其热降解历程包含数个多级降解反应,由于合成原料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化合物种类繁多,不同制品所涉及的合成工艺、添加助剂各不相同等,因此聚氨酯制品组成结构存在差异,燃烧时的热降解历程也有较大区别。近年来建筑外墙火灾频发,促使学者、消费者对常作为外墙保温材料的聚氨酯泡沫阻燃性能与机理、降解历程及其烟气毒性关注度上升。 《建筑外墙聚氨酯保温材料的火灾特性与安全设计》聚焦于聚氨酯外墙保温材料热解和燃烧过程中中间体和产物的化学结构、空间构型和浓度变化研究,探讨了气相产物生成规律,揭示
《中国三层实木复合地板300问》一书针对当前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在生产和营销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依据现行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通过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三层实木复合地板采用的原材料(木材、辅助材料)的基础知识、生产工艺流程、检测、营销管理(售前、售中、售后服务)、铺设技术及木地板事故案例分析等内容。本书文字精练,语言通俗易懂,具有理论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等特点。 本书是一本较详细地介绍三层实木复合地板技术的专业图书,可供木地板行业总裁、经理,以及技术人员、生产工、铺装工、营销人员与相关读者学习使用的工具书,同时也是室内装饰装修企业、房地产企业、木材加工企业和有关高等院校的专业人员参考用书。
本书详细介绍了研究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的诸多测试手段,包括了量热法、化学收缩法、X 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固体核磁和氢核磁共振、电子显微镜、压汞法以及激光衍射与气体吸附等测试方法和技术。这些测试技术主要用于研究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既包括材料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分子原子尺度的晶态和非晶态结构表征,又包括材料孔结构、颗粒形貌和尺寸分布等微米和亚微米尺度的聚集态结构表征。书中提及的诸多测试技术可用于水泥水化、体积变形乃至水泥基材料耐久性等的相关研究中。本书论及仪器测试原理、制样中的注意事项、测试结果分析举例,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手册性参考书。
《水泥基材料3D打印关键技术》一书共分为10章,总结归纳了3D打印的基本概念、优势特点、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典型工业级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打印机类别、材料特性及发展应用等;综述了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发展应用,同时分析了水泥基材料3D打印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系统探讨了水泥基材料3D可打印性的量化指标和测试方法,明确了材料配制的思路;借助超声等无损检测方法,建立了基于水泥基材料流变特性的参数化调控方法;同时,总结了三维模型的创建方法、模型设计与分层切片算法等,以及3D打印软件系统的设计与控制,如路径规划设计、精度控制等;以尾矿砂纤维混凝土的制备为例,详细探讨了水泥基材料3D打印的制备与测量,并建立了基于挤出性和建造性的设计方法;实验测试了3D打印水泥基材料的力学各向异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