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 钢结构基本原理教学实验 课程的配套教材。全书共分为九章分别为绪论、实验准备、钢材材性实验、轴心受压钢构件整体稳定性实验、受弯钢构件整体稳定性实验、压弯钢构件整体稳定性实验、钢构件局部稳定性实验、高强螺栓连接实验、实验报告的撰写。本书针对各类钢构件稳定性实验和连接实验,详细叙述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等实验环节,并列举了思考题,可供读者学习和参考。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智能建造、港口与海岸工程和工程力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实验教材,还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百校土木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第2版)》是我国百所高校联合倡议下编写的土木工程系列教材之一,参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学大纲,并结合我国新颁布的规范编写,以适应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需要。 本教材主要以建筑结构为主,内容包括:单层工业厂房设计、梁板结构设计和楼梯设计、框架结构设计等。《百校土木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第2版)》的特点是设计实例多,便于学生自学,另外,为便于教学,每章后都进行了小结,并附有思考题和习题。 《百校土木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第2版)》可作为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土木、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这本《建筑结构原理及设计(第2版)》由林宗凡主编,全书分两篇。篇介绍建筑结构的总体概念和设计基本原则;第二篇叙述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和基础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以及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概念和方法,根据2001年以后陆续颁布的国家设计规范编写。各章附有思考题、习题。 本书为第2版,依据教学实践经验和近年工程技术及应用的进展,修订而成。 《建筑结构原理及设计(第2版)》内容精炼,层次清楚,详简适当,文字畅达。适合用作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建筑经济专业以及土建类非结构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等)的建筑结构课程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修及执业资格考试复习之用。
为便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能准确地解决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规范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应用与分析JGJ3-2010》就结构设计人员感兴趣的相关问题以一个结构设计者的眼光,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相应条款予以剖析,将规范的复杂内容枯燥的规范条文变为直观明了的相关图表,指出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和可能带来的相关结果,提出在现阶段执行规范的变通办法,其目的是使结构设计过程中,在遵守规范规定和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有所帮助,也希望对备考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生在理解规范的过程中以有益的启发。朱炳寅编著的《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应用与分析JGJ3-2010》所根据的主要结构设计规范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李凌志著的《锚固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试验仿真及设计》共分为13章,系统地介绍了锚固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数值仿真及设计方法。第1章先简单对比了目前流行的混凝土梁加固工艺,并简要介绍了BSP法的基本概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第3章介绍了普通BSP梁的受弯试验和数值仿真成果。第4、第5章介绍了BSP梁中梁侧锚固钢板与混凝土梁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相对滑移及其理论分析方法。第6、第7章介绍了由相对滑移导致的钢板与混凝土梁之间的部分协同作用,以及考虑其影响的BSP梁受弯承载力计算及设计方法。第8、第9章对锚栓固定钢板的局部屈曲问题影响BSP梁受力性能的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和数值仿真。 0、 1章采用加劲肋对钢板局部屈曲加以限制,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考察了带加劲肋BSP梁的受弯性能,并提供了简化的设计方法。 2、 3章对BSP梁
吕西林主编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第4版)》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理论,包括地震及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抗震设计中的场地、地基和基础;单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地震反应和反应谱,多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地震反应和振型分解法;按抗震规范进行结构地震作用计算和抗震设计的要点;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抗震设计;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以及结构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基本知识。全书在介绍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辅助以几类工程的抗震设计实例,以便于读者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和规范中的设计方法。 本书中有关抗震设计的要求和规定,已按现行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做了修订。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