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2017、《冷弯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等现行钢结构各种规范的*诠释、延伸与补充。
本次修订主要是依据颁布的国家标准对相关章节内容做了更新、修编。 本书是一本土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应用的工具手册。内容不但包括建筑结构的梁、板、桁架、拱、刚架、排架等基本静力计算方法,也涉及一些具体结构或构件的受力分析计算,如地下室侧墙板、薄壁杆件扭转、井式梁、螺旋楼梯、悬挑楼梯、网架、组合网架等的计算,以及针对钢结构的梁 、柱、板件的稳定计算。手册中除列有截面特性、梁变位计算的基本资料外,一般以列出各种计算公式和计算用表为主,并简明地介绍其计算方法和应用例题。对于一些具体结构或构件则着重介绍它的计算方法和例题的演算。为读者采用手算和计算机计算的方便,手册分别将常用数学公式,矩阵位移方程的基本内容、方程的求解和一些工程设计中的问题,以及考虑剪切变形杆件的剪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等
目前我国的海外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很多工程项目使用欧洲规范,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设计分会特组织了一次中欧钢结构设计标准对比研讨会,得到广大从业者的热情响应。会后组织专家们编写此书,以促进钢结构从业者对欧洲规范的了解和掌握,并给出可以借鉴参考的案例。全书共分六章及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欧洲结构设计规范基本规定;欧标规范抗震设计;钢结构设计流程及管理;建筑设计实例;民用建筑设计实例;钢结构深化设计和施工实例;按欧洲规范设计钢结构常用软件简介。 本书可供钢结构设计人员学习参考。
日本是世界钢结构技术发展*的国家之一,钢结构应用比例占其新建总建筑面积约40%,历次地震都证实了其设计、施工及维护管理的一系列工程技术是行之有效,技术可靠的。通过本书,期待读者对日本钢建筑结构设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钢结构构件由钢板构成,存在较容易发生屈曲的问题,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构件的连拼接等细节问题。本书通过3种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案例,对钢结构设计的许多细节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综合应用手册》(第二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的相继出版发行、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ubingyin)的开通,及在国内主要城市的巡回宣讲,笔者有机会通过博客、邮件、电话及与网友和读者面对面交流,就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与工程实际*为紧密的、及大家感兴趣的工程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现将这些问题及笔者对这类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归类成册,以回报广大网友和读者的信任与厚爱。其目的拟使结构设计过程中,在遵守规范规定和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有所帮助,也希望对备考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生在理解规范的过程中以有益的启发。本书所根据的主要结构设计规范是:《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
本书主要是作者从事研究的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808355,基于负刚度-阻尼控制系统的结构减振控制研究,作者经过整理,内容更加精炼,图文并茂。1 绪论\t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t11.2 负刚度控制理论基础\t31.2.1 负刚度控制简介\t31.2.2 负刚度控制机理\t41.2.3 负刚度控制研究现状\t71.3 形状记忆合金及其特性及应用\t91.3.1 形状记忆合金特性\t91.3.2 形状记忆合金在结构控制中的研究进展\t111.3.3 形状记忆合金在其他领域应用\t151.4 本文研究内容\t162 新型轨道式负刚度装置设计和建模\t18
《水泥及混凝土检验员常用标准汇编》主要依据水泥和混凝土企业检验员常用的国家与行业标准进行编写,便于职业院校学生和从业者的查找和学习。本汇编共分水泥类、骨料类、掺合料类、混凝土外加剂类、混凝土用水标准、混凝土等六部分共计32个标准、规程。
《地下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实践》为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上海科技专著出版资金、同济大学学术专著(自然科学类)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地下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实践》系统总结了孙钧院士学术团队近十年来主持承担各类重大地下工程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若干创意性成果,包括:海底隧道制定*小埋深及其衬砌结构设计、软基盾构法越江隧道纵向三维数值计算、水工输水隧洞预应力混凝土复合衬砌相互作用及其深大竖井基坑围护结构静动力分析、地下工程施工变形预测与控制的人工智能方法、地下水封油库围岩块体稳定分析与渗流控制等方面所作的较深入细致的探讨;在一些地下结构设计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方面,也体现了多项学术上新的突破,如:桥梁桩基础的群桩效应和工后沉降、桩基三维非线性抗震动力分析与试
《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规范综合应用及疑难问题分析处理》是作者根据对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抗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混规》)的理解和体会,结合工程设计以及学术交流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八章,涵盖《高规》章~第八章全部条文、《抗规》、《混规》的相关条文以及有关多 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条文规定。章结构设计基本规定,主要包括一般规定、材料、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 比、结构布置、楼盖结构、水平位移限值和舒适度要求、构件承载力设计、抗震等级、特一级构件设计规 定等内容;第二章荷载和地震作用;第三章结构计算分析;从第四章到第八章,分别介绍框架结构、剪力 墙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简体结构以及复杂高层建筑结
本书是根据16G101系列平法标准图集和新的结构规范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的,是作者100余场平法算量专业讲座课程的精华,是作者从事平法识图和钢筋算量学习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全书分为三篇,共九章,包括:钢筋算量基本知识,G101平法基本知识,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等基础构件的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梁、柱、板、墙等主体构件的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还用大量实例对每种构件的钢筋算量方法与过程进行详细介绍,方便读者理解掌握。本书内容系统,方法先进,实用性强,可作为工程造价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学习参考。
平法现已成为我国结构设计,施工领域普遍应用的主导技术之一。平法对我国现有结构设计,施工概念与方法进行深刻反思和系统整合,在工程界产生巨大影响,对结构教育和研究界也有影响。本书第二版对*版的理论和应用全面提升,并首度发表平法 解构原理 概述,可发现结构设计与施工隐蔽存在的问题,消除设计与施工中的非科学因素,将形成建筑结构认识和方法论的双向理论。书中有大量创新内容,概念明晰,思想新颖,逻辑严谨,蕴含哲理,构造丰富。
本书是作者十几年来结合设计实践撰写的实用论文的精选,是几十年建筑设计经验的全面总结,涉及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细部设计等多方面内容。随着读者的深入阅读,可以了解作者各种实用设计方法逐步提炼的过程,也可以了解近十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一些变化,更为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从中获取各种轻松做设计的方法和大量重要的经验数据。本书内容高度浓缩,语言平实易懂,对广大建筑师、业主、开发商及建筑系学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无
本书针对挡土墙和基坑围护结构上作用的土压力理论、模拟以及工程监测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土压力与支护结构变形的关系,基坑开挖条件下土的本构关系及数值模拟,基坑开挖过程有限元模拟实例及规律性分析,基坑工程施工期安全监测以及基坑安全监测方法等.另外,还从理论、规范和实践等方面探讨了挡土结构设计时的土压力问题.许多研究成果来自工程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而且部分成果已经在南京地区的多个基坑工程中应用,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基坑围护结构稳定、安全.
本书介绍了我国传统工艺榫卯的发展历程、特点、所用材料等,以“经典小木作”和“经典大木作”为例,分别介绍了榫卯结构的应用。书中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使晦涩枯燥的学术知识变得清晰易懂。为传统文化爱好者和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了参考。
本书按照颁布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编写,在编写过程中严格遵循专业规范编制的基本原则, 并与教育*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相契合,强调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拓宽专业口径、推进创新教育的发展战略。全书除绪论外,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杆系结构的组成分析、静定结构受力分析、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弯矩分配法、矩阵位移法、结构动力计算、影响线及其应用、结构稳定及极限荷载计算的基本知识。本书内容属于经典结构力学,可作为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相关专业多学时的教科书。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作者课题组对波形腹板钢结构设计理论的*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了各类波形腹板钢结构的受力特点、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等。重点介绍了波浪腹板工形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及压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波浪腹板受剪和局部承压稳定承载力计算,节点构造与设计,波浪腹板工形构件承载力与疲劳试验以及用波浪腹板连接的内核分离式防屈曲支撑的试验结果等。同时,也介绍了其他形式的波形腹板钢结构,如波浪腹板钢拱、波形钢板剪力墙、波形腹板组合构件受力性能与设计理论等。本书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纳入我国《波浪腹板钢结构应用技术规程》(CECS290∶2011)。 本书可作为从事波形腹板钢结构教学、科研、设计、制作及施工技术的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