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有10 章,主要讲述了钢结构工程的有关基础知识、材料与构件的加工、制图与识图、连接、制作与安装、防护与检测、常用数据等内容。另外,还介绍了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3 大钢结构种类的知识与应用,以供读者学习、工作时参考。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到图书内容的实践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在讲述的过程中,对关键知识点直接在图上用颜色区分表达,内容实用清晰。同时,对重点难点内容配上视频讲解,更有拓展本书外的实战实操技能等相关视频,具有很强的直观指导价值。 本书可以作为钢结构安装人员、焊接人员、技术人员、工程施工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等职业培训用书或者工作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辅导用书、参考用书,还可以作为想灵活就业、快速掌握一门技能和手艺的人员自学用书。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课程 混凝土结构 课程前半部分的教材,是该课程后半部分 混凝土结构设计 的先修内容。本书内容包括:绪论,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钢筋与混凝土间的黏结性能,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正截面、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构件斜截面、构件扭曲截面、构件的冲切及局部受压的性能与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与计算,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能与计算,混凝土构件的时变性能与计算以及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试验及基本要求。本书适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包括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极限水平承载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柱、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板和墙、裂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钢材、连接、焊接、钢结构的连接处、板、钢结构的柱和梁、背诵数字共15章267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以问答和图解的形式做出详细解释。每页一问一答,3分钟轻松完成。活泼的语言、简练的公式、生动的插图,让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传达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有趣性。
● *版《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2017、《冷弯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等现行钢结构各种规范的*诠释、延伸与补充。
本书包括结构概要、力和重量、力的基本说明、内力、力与变形、应力、挠度、静不定结构(框架结构)、倾角变位法、建筑中的其他外力、结构计算共11章314个建筑结构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以问答和图解的形式作出详细解释。活泼的语言、简练的公式、生动的插图,让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传达建筑结构的有趣性。
尉希成、周美玲编*的《支挡结构设计手册(第3 版)》是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内新规范体系编写而成的一本实用工具书。本手册详细而又简明地给出了支挡结构的土压力及其他荷载的计算方法,对重力式、短卸荷板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式、锚定板式、加筋土式、桩板式挡土墙、土钉墙、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排桩、地下连续墙、撑锚结构、水泥土墙等支挡结构的设计分别作了详细介绍,并给出相应实例。同时,给出了设计必须的资料及部分电算程序。 本书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设计施工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使用与参考。
本书某于手绘图解实例,提出了解析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模式的框架,包括基本景观要素、基本功能空间、复合功能空间与空间体系四个层面。梳理了设计中常用的基本形态,包括圆形、椭圆形、曲线形、有机形等。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与数据分析,尝试在定量层面,量化场地的空间设计特征与游憩设施布局。本书也介绍了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视觉景观、生态设计等理论,例如自然偏好理论、理解 探索模型等,并讨论了城市开放空间的特色塑造方法。本书可为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学习者提供帮助,也可为相关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本书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科学与工程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3章是数字信号处理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数据压缩采集及无线传输算法;第4、5章是结构模态分析与识别方法;第6、7章是结构损伤识别和模型修正方法;第8、9章是车辆荷载识别与建模方法;第10章是基于监测数据的主梁安全评定方法;第11章是基于监测数据的拉索安全评定方法;第12、13章是风工程监测数据分析方法和地震损伤识别算法;第14章是结构健康监测的Benchmark模型。
本书阐述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的基本受力性能,介绍了国内外有关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的一些主要计算理论、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钢与混凝土的组合作用、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板、钢混凝土组合梁、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组合钢板剪力墙结构、混合结构设计概论等。书中配有必要的例题和小结,便于学生理解相关原理,掌握其工程应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材,也可供本科生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设计、施工和进行科研工作时参考。
本书内容共分为十二讲,从纵横两条线索对工程结构(主要是建筑结构)进行了剖析。纵向贯通工程结构的来龙去脉,从历来优秀建筑和杰出建筑师、结构工程师两方面阐述了工程结构的发展脉络,并介绍了作者从事工程结构工作多年的一些体会。横向贯通工程结构力学和结构基本原理,将三大力学、五大结构串联起来,使读者可以融会且贯通,温故而知新。 本书旨在引导读者去深入学习并思考如何面对书本上没有的实际问题,提高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引发创新激情。 本书适合工程结构有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和年轻工程师参考阅读。
本书从随机动力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入手,依次介绍了随机动力学的概率论数学基础,包括随机变量和随机过程的基本原理;进而介绍了工程中常见随机动力激励(如风、地震、海浪)的随机物理建模;然后阐述了考虑结构参数随机性的随机结构分析的主要方法、以及考虑激励随机性的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从概率守恒原理的两类描述(随机事件描述和概率空间描述)出发,着重介绍了进行高维随机动力系统分析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论,详细阐述了广义密度演化方程的理论推导和数值求解方法。后,介绍了结构可靠度和控制理论,并详细阐述了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在复杂结构系统可靠度评估和随机控制方面的应用方法。本书重要贡献是对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的清晰表述及其在地震激励和风浪作用下评估结构动力可靠度和控制问题的应用。
本次修订主要是依据颁布的国家标准对相关章节内容做了更新、修编。 本书是一本土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应用的工具手册。内容不但包括建筑结构的梁、板、桁架、拱、刚架、排架等基本静力计算方法,也涉及一些具体结构或构件的受力分析计算,如地下室侧墙板、薄壁杆件扭转、井式梁、螺旋楼梯、悬挑楼梯、网架、组合网架等的计算,以及针对钢结构的梁 、柱、板件的稳定计算。手册中除列有截面特性、梁变位计算的基本资料外,一般以列出各种计算公式和计算用表为主,并简明地介绍其计算方法和应用例题。对于一些具体结构或构件则着重介绍它的计算方法和例题的演算。为读者采用手算和计算机计算的方便,手册分别将常用数学公式,矩阵位移方程的基本内容、方程的求解和一些工程设计中的问题,以及考虑剪切变形杆件的剪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等
本书按照颁布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编写,在编写过程中严格遵循专业规范编制的基本原则, 并与教育*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相契合,强调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拓宽专业口径、推进创新教育的发展战略。全书除绪论外,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杆系结构的组成分析、静定结构受力分析、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弯矩分配法、矩阵位移法、结构动力计算、影响线及其应用、结构稳定及极限荷载计算的基本知识。本书内容属于经典结构力学,可作为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相关专业多学时的教科书。
本专著的编写来源于系列重大桥梁工程,研究内容属土木工程结构风工程及防灾减灾研究领域,主要针对大跨桥梁结构涡致振动现象、效应、机理和控制等基础和工程技术应用研究。提出了适用多种桥梁主梁的涡振气动控制对策。本专著涉及研究内容获得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经费资助。相关研究成果被评价为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体现了当代桥梁工程研究的前沿进展 对于现代大型桥梁工程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已开展的系列工作面对国家发展亟需,为国内建设的规模大跨桥梁工程提供了直接技术支撑,锻炼并培养具有国际学术界的科研队伍,努力实现了桥梁结构风工程科研、设计、建造多个环节的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
本书主要是作者从事研究的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808355,基于负刚度-阻尼控制系统的结构减振控制研究,作者经过整理,内容更加精炼,图文并茂。1 绪论\t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t11.2 负刚度控制理论基础\t31.2.1 负刚度控制简介\t31.2.2 负刚度控制机理\t41.2.3 负刚度控制研究现状\t71.3 形状记忆合金及其特性及应用\t91.3.1 形状记忆合金特性\t91.3.2 形状记忆合金在结构控制中的研究进展\t111.3.3 形状记忆合金在其他领域应用\t151.4 本文研究内容\t162 新型轨道式负刚度装置设计和建模\t18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保温制品实用技术》是一本泡沫混凝土建筑保温制品生产与应用技术普及型读物。全书共分17章。前10章为建筑保温制品生产技术基础,详细介绍了产品的生产原材料、设备、工艺、影响因素、生产误区等技术要素。后7章是各种制品生产与应用的分述,详细介绍了高性能保温板、自保温砌块、自保温墙板及屋面板、有机无机复合保温制品、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小型自保温墙板、填芯复合砌块等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本书基本涵盖了各个生产要素及当前主要的泡沫混凝土建筑保温制品,是一本技术全面、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好的专业参考书。
本书以一个已经完工并交付使用的大学学生食堂(一栋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建筑物)的建筑实例为蓝本,介绍了使用Revit进行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及全过程。本书内容深入浅出,讲解通俗易懂,完全按照工程设计、预算和施工的高要求来介绍设计的整个过程,可以让读者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绘图操作。另外,作者为本书专门录制了长达18小时的高品质教学视频,以帮助读者更加高效地学习。读者可以按照本书前言中的说明下载这些教学视频和其他配套教学资源。 本书共13章,分为2篇。第1篇为结构设计,主要介绍桩基、承台、地下室、地上主体和封顶的结构设计;第2篇为建筑设计,主要介绍地面、外墙、内墙、楼面、门窗、檐口和幕墙的建筑设计以及*终的布局出图。本书完全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过程,从结构设计到建筑设计的顺序来讲解
《建筑工程检测评定及监测预测关键技术系列丛书 测量不确定度在建筑工程检测与评定领域的应用》一书针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需求,详细介绍了一些常用检测项目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本书主要内容有: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分类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自由度和正态分布时的安全因子等;同时,对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测量结果的报告形式进行了介绍;*后,对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桩基础和钢结构主体检测中常见的检测项目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全书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指导性强,方便读者学习参考。 本书适合从事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科研与教学参
本次再版对实际工程中的难点问题,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修订版)要求,通过工程案例和注册考试的相关要求进一步补充完善,以利于对规范规定的正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