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节能诊断;4.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5.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改造;6.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系统改造;7.供配电与照明系统改造;8.监测与控制系统改造;9.可再生能源利用;10.节能改造综合评估。 本规范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书主要包括国内外屋顶绿化发展概况、屋顶绿化植物材料的筛选、屋顶绿化设计施工与养护、植被屋面相关技术的研发、屋顶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屋顶绿化相关政策、法规与发展背景简介和案例分析等七个章节,除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材外,还可以为政府决策者、设计者、建造者、投资方及业主提供良好的参考资料。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 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节能诊断;4.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5.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改造;6.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系统改造;7.供配电与照明系统改造;8.监测与控制系统改造;9.可再生能源利用;10.节能改造综合评估。 本规范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建筑节能检测实用手册》依据现行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等,并结合作者朱敏的工作实践而编写,将节能检测归纳为砂浆及保温浆料、保温板材、建筑玻璃及门窗、建筑墙体保温系统、建筑物围护结构现场检测、建筑节能配套材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7个方面内容,从建筑节能材料检测的角度出发,分别对常用建筑节能材料的试验标准、检验批划分、检测设备、检测方法、结果评定等方面作了详尽的描述。书中还附有各种记录表格,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本书对于从事建筑节能材料检测、建筑节能材料研发、工程质量监督等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土木工程及建筑学专业本科学生工程化实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节能检测机构的培训教材。
建筑节能在我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实施,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措施。本书根据我国目前建筑节能工作的实际状况,介绍目前常用的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技术,包括目前广泛使用的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现场喷涂聚氨酯硬质泡沫和其他常见保温隔热材料等,内容包括发展应用概况、生产技术、应用(施工)技术、技术性能标准和发展前景等。本书注重技术性和实用性,兼顾知识性。全书分为五章,依次为,绪论、保温隔热材料、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屋面及其他建筑保温隔热材料与技术等。 本书可供从事保温隔热材料生产、施工、检测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作为课外参考书阅读参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已由建设部2002年第64号文发布,自2003年1月1日起实施,为了便于有关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新规范,本书针对新规范中水泥土搅拌法加固地基的内容,深入介绍了这种地基处理技术的设计、施工经验、地基处理的应用范围、质量检验、检测和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并收集了多个工程应用实例,以帮助读者加深对新规范的理解和应用。 本书可供设计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在推广新技术中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生参考。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建筑能耗也呈逐步上升趋势,进一步加大了我国能源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已刻不容缓。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的目标作为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这表明了我国政府对降低能耗,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视程度。“十一五”期间,国家在2005年10月28日通过并发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基础上,于2007年10月1日又下发并实施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GB50411—2007,2008年7月通过并开始试行《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这一系列规定及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加速我国建筑节能发展以及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
自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建筑”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备受追捧,然而什么样的建筑才是真正的“低碳建筑”呢? 在《寻找绿色低碳建筑》这本漫画书中,作者讲述了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童话故事。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融化,北极熊大白丧失了家园,天气精灵小蓝和环保卫士胖兔子粥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帮助北极熊寻找绿色低碳家园的重任。他们不辞劳苦,遍历世界各地,终找到了真正的低碳建筑,并为北极熊建造了一个新的家园。故事中北极熊有了新的栖息之地,而现实中北极熊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人类又将会面临什么问题呢?赶紧行动吧!
本书介绍了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全书共分10章: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危机;20世纪建筑发展回顾;21世纪建筑发展趋势;什么是可持续建筑;太阳能与沼气在建筑中的应用;提高建筑节能、节地、环保效能;掩土建筑;建筑绿化;优化组合;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的经济效益。另外,书后还附有主要专业词汉英对照表,以便于读者查寻有关资料及学习。 本书除可作为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环境保护、工民建等专业本科、专科和研究生教材外,还可供有关设计、科研、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为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本书着重阐述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的流体力学、传热学、供热工程、空气调节、制冷技术等课程中各项实验及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在建筑热能工程实验及测试技术中常用的各种热工测量仪表的测量参数、结构与原理;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实验数据的处理;各实验装置系统图以及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方法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供建筑热能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时参考。
本书是人居环境技术普及读物,具有信息量较大、浅显易懂的特点。作者以适合大众口味的叙述方法,以介绍应用学科的理工科知识为主,还涉及文史哲、艺术、经济、社会学科的内容,提纲挈领地让读者了解有关人居环境方面的知识。 本书从七个方面讲述了人居环境技术,包括:综述;生态环境中的土壤、水和空气;生物环境及应用生态学;气象与气候环境;建筑物理环境技术;中国园林环境与造园技术;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社会。 本书适合建设设计、规划、管理人员及普通读者阅读,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北京建工培训中心组织编写的《建筑节能技术》是“建筑施工百问系列丛书”之一。作者以建筑节能技术为专题,对工程中所涉及人的各类问题作了详细解答。主要内容有:建筑节能基本知识、建筑墙体节能技术、建筑幕墙节能技术、建筑屋面节能技术等。《建筑节能技术》语言力求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便于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掌握,起到自学辅导用书的作用,同时也可作为技术培训参考用书。
本书针对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北纬27°以南,东经97°以东的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根据作者几年来的设计实践和理论探讨,系统地总结了该气候区建筑节能设计的原理和常用节能技术措施。 本书以一个建筑师的视角,从优化的建筑规划设计与节能,精细化的建筑单体设计与节能,热工性能更加优良的外围护结构的构造措施,常用建筑节能材料的性能和指标,建筑遮阳的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建筑技术应用等几个主要方面对低能耗建筑设计原理和技术措施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的阐述,力求实用性和指引性。 本书旨在为建筑行业设计人员,施工、监理、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学习、参考、实践之用,以推动本地区的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同时本书也兼顾了其他气候区读者的需要。
为规范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选材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目标,建设部于2005年1月批准发布了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该规程对膨胀聚苯乙烯板应用于外墙外保温的四种系统和聚苯颗粒胶粉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要求、设计、施工与检验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该规程的颁布实施,一方面可以通过借鉴国外外保温的成熟经验指导我国外保温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可以指导企业按要求进行生产和施工,从而有效控制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促进外保温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为了配合《规程》的实施,指导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更好地应用标准和进行工程实践,编写了本导则。导则中除了详细介绍了《规程》所推荐的5种系统外,还增加了现场喷涂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
本书在对国内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政策与模式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河北省唐山市进行的大量建筑调查、现场检测和居民调查分析,紧密结合唐山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专项规划研究成果和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既有居住建筑诊断的内容和方法,提出当前北方采暖地区城市既有居住建筑改造专项规划编制的思路、方法和要点。系统地提出了北方采暖地区城市既有居住建筑改造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和政策体系,以及投融资测算分析方法和模式及配套的技术、经济、管理政策框架和思路,为推进北方地区城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方法和模式。 本书共分八章,对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规划方法和思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现状分析、国内外既有居住建筑政策与模式分析
绿色住宅是运用环境学原理和建筑学原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设计,规划建筑内外空间的物质和能源因素,使其在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且能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新型住宅模式。绿色住宅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使人在喧闹的城市中寻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并在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筑、使用运行、维护管理、拆除改建赞美 切活动中都自始至终地做到保护自然环境,将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小范围内。在住宅设计中除了注意有良好的采光、通风、隔热、隔声外,还要做到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等,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的。
《建设工程常用数据速查手册系列丛书:建筑节能常用数据速查手册》共分4章,即建筑节能常用基础数据、建筑节能常用材料及制品、建筑节能设计常用数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常用数据,基本涵盖了建筑节能施工设计的主要领域。内容主要以图表为主,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便于执行,方便查阅。可供从事建筑节能工程设计与施工,供热、采暖与空调,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节能产品生产与供应行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从事科研、教学、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等行业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与验收指南》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主编,本书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绿色施工导则》和国家新颁发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编写。内容包括绿色施工的内涵;绿色施工要点;开发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与新设备;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创建与管理;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价内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案例及附录。《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与验收指南》可供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人员使用。
本书内容包括墙体、幕墙、外门窗、屋面、地面、采暖与空调、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及管网、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制等施工技术。本施工技术要点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
本书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什么建筑要节能);二是建筑能耗现状(建筑能耗高不高);三是介绍了建筑节能技术(有哪些建筑节能技术可以应用);四是政府推广节能建筑的政策(政府如何鼓励绿色节能建筑发展);五是绿色节能建筑投入是否有效益(投资绿色节能建筑是否值得);六是节能建筑如何推广(那些节能技术投资少,效率高)。
本书著者试图从文化角度阐释生态设计产生的思想根源,从美学的视角对生态设计的本质、机制、形态及作品予以全方位的描述和评价,其目的在于加强设计界的生态设计意识与生态设计能力的培养,敦促国家制定激励政策和计划,提高整个设计界的生态设计水平;同时督促人们对生态设计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让设计师、生产商、消费者积极设计、生产、购买生态产品,使全社会的成员都能为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