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按照一般规定,场地,建筑防火,建筑防、排烟,建筑防、排水,建筑防雷,建筑无障碍设计,楼梯间和楼梯,电梯,卫生间,门窗,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建筑设计基本元素,对现行60余本建筑法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的相关条文进行了分类整理和重新编排,便于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快速查询和使用。本次再版,重点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 2018)、《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 2016)、《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 2016)、《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 2017)、《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 2016)、《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 50340 2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 50016 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2019)等8本规范做了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本手册是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的手边书,也是建筑施工图审图单
《一个小家》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撰写的回忆性作品,回顾介绍了他在1923年至1924年间在莱芒湖湖边给父母设计并建造的住宅。其中包含设计草图、照片和柯布西耶创作的一系列思想随笔以及对家人的爱。本书篇幅不大,但意义却十分重大。透过一个 私人项目 ,我们得以了解一代建筑大师职业生涯中的创作方法和创作观念的建立过程,并窥见其真实的成长足迹。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序、正文与后记。序由长期对勒 柯布西耶的生平及作品进行研究的法国建筑师和历史学家,巴黎美丽城国立高等建筑学院教授玛丽-珍妮 杜蒙所撰写,他向我们介绍了柯布西耶的成长历程,小家设计建设的缘由,《一个小家》出版的背景,引导读者了解柯布西耶及其小家。正文部分共分五个章节,从房子的设计建造,到父母搬进小家后的居住情况,以及日后小家的发展等,
由刘琼琳*的《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岭南建筑文化遗产研究博士文丛》以近代广州为时空背景,以《巴拉宪章》之“广义整体”的概念确定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体系。体系中的各类建筑在百年内以先后、主次的特点发展演变。通过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各时期世界主导的商贸业态,以经济学增长*概念和经济数据确定各阶段的主导型建筑类型。 本书共分6章。**章对研究背景、意义、文献及内容组织进行了阐述,研究思路遵循时空关系自上而下,自宏观而微观,层层深入;第2章回溯了广州历代商贸建筑和商贸区的发展,提出研究对象的重点区域是沙面岛、长堤商贸区,同时将研究划分为以海关类、百货类和酒店类为主导的三个阶段;第3~5章分别探讨了近代三个主要时期的主导型商贸建筑的发展演变特征,重点运用六项范畴模式进行各阶段建筑特征
建筑环境快题设计表现是建筑学、环境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在社会实践中,快题设计通常作为入学考试、应聘等考察与衡量应试者的设计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本书以丰富的实例详细地讲解了建筑环境快题设计表现的形式、技法、方法步骤、实训案例,以及一些应试技巧,同时还对部分例图进行了分析点评。张炜、杜娟编著的《建筑环境快题设计表现》共4个单元,内容包括:建筑环境快题设计表现形式,建筑环境快题设计表现特征,建筑环境快题设计表现技法,建筑环境快题设计训练。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鲁正、吕西林著伍江总主编的《颗粒阻尼器的仿真模拟和性能分析(精)/同济博士论丛》对附加颗粒阻尼器的系统进行了较为准确详尽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并提出了用于仿真模拟该系统的数值模型和方法。利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颗粒阻尼器离散元数值模型,并利用振动台试验进行了验证。按照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介绍了颗粒阻尼器在竖向和水平向附加在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主体结构后,整个系统在不同动力作用下的性能响应。本书还对颗粒阻尼器的系统参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参数分析。研究了颗粒阻尼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本质,揭示了能表征其 工作状态的“全局化”指标:有效动量交换;碰撞和摩擦引起的系统能量耗散;任意颗粒速度的互相关函数。通过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本书适用于
鲁正、吕西林著伍江总主编的《颗粒阻尼器的仿真模拟和性能分析(精)/同济博士论丛》对附加颗粒阻尼器的系统进行了较为准确详尽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并提出了用于仿真模拟该系统的数值模型和方法。利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颗粒阻尼器离散元数值模型,并利用振动台试验进行了验证。按照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介绍了颗粒阻尼器在竖向和水平向附加在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主体结构后,整个系统在不同动力作用下的性能响应。本书还对颗粒阻尼器的系统参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参数分析。研究了颗粒阻尼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本质,揭示了能表征其 工作状态的“全局化”指标:有效动量交换;碰撞和摩擦引起的系统能量耗散;任意颗粒速度的互相关函数。通过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本书适用于
鲁正、吕西林著伍江总主编的《颗粒阻尼器的仿真模拟和性能分析(精)/同济博士论丛》对附加颗粒阻尼器的系统进行了较为准确详尽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并提出了用于仿真模拟该系统的数值模型和方法。利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颗粒阻尼器离散元数值模型,并利用振动台试验进行了验证。按照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介绍了颗粒阻尼器在竖向和水平向附加在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主体结构后,整个系统在不同动力作用下的性能响应。本书还对颗粒阻尼器的系统参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参数分析。研究了颗粒阻尼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本质,揭示了能表征其 工作状态的“全局化”指标:有效动量交换;碰撞和摩擦引起的系统能量耗散;任意颗粒速度的互相关函数。通过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本书适用于
鲁正、吕西林著伍江总主编的《颗粒阻尼器的仿真模拟和性能分析(精)/同济博士论丛》对附加颗粒阻尼器的系统进行了较为准确详尽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并提出了用于仿真模拟该系统的数值模型和方法。利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颗粒阻尼器离散元数值模型,并利用振动台试验进行了验证。按照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介绍了颗粒阻尼器在竖向和水平向附加在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主体结构后,整个系统在不同动力作用下的性能响应。本书还对颗粒阻尼器的系统参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参数分析。研究了颗粒阻尼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本质,揭示了能表征其 工作状态的“全局化”指标:有效动量交换;碰撞和摩擦引起的系统能量耗散;任意颗粒速度的互相关函数。通过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本书适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