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路斯是西方现代主义的先锋人物,他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更加清醒地揭示了现代社会的建筑困境,并提出了创造性的应对策略,柯布西耶称赞路斯“就像荷马一般用其思想和实践创造了现代建筑的史诗”。《言入空谷(路斯1897-1900年文集)》是路斯生前出版的仅有的两本文集之一,收录了路斯为1898年维也纳博览会所写文章和同时期其他的一些评论。其中著名的文章有“饰面原则”和“一个可怜富人的故事”。路斯的文章观点尖锐激烈、充满文采,抓住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某些本质特征,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他是那个时代伟大的作家之一。
1
奥托·瓦格纳的作品代表了一个在20世纪早期占主导地位的新趋势, 他的建筑风格讲究建筑与城市整体和功能的和谐。他的城市设计理念体现了巴洛克和复古主义的风格,这种风格也渗透在开放空间的设计和建筑的有序布局上。本书介绍奥托·瓦格纳的作品有奥地利州银行、瓦格纳别墅、维也纳地铁站、霍夫亭车站、奥地利邮局储蓄银行等十余个案例。内容包含每个设计案例的设计建造地点、施工时间及设计说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了建筑大师的成就。
本书为大师系列丛书《弗兰克·盖里的作品与思想》分册,全书共分4个部分:部分介绍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及其荣誉列表;第二部分由访谈、评论、获奖致词等文章组成,主要介绍弗兰克·盖里的创作过程和建筑风格;第三部分对弗兰克·盖里的三个主要建筑作品进行详细描述并配有图片;第四部分为弗兰克·盖里的其他经典建筑作品欣赏。
《现代建筑名家名作系列》旨在进一步挖掘、梳理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建筑作品,或许这些作品对读者来说已是耳熟能详,但一切“永恒的建筑”都具有当代性。作者在此提供了大量“客观的”图片,以空间为主线、采取围绕、进入的方式,展示了出建筑的形态特征和空间意象,以期让读者从自己的角度重新去解读、体验这些作品中。 截取这些建筑目前的“断片”,暂时从容易陷入教条主义窠臼的固定的“历史”理解中解脱出来,在每一个“断片”中去探寻建筑的根源和本质;同时追寻建筑师创作的理念及建筑形态形成的精神结构――即使这些以不可见的方式存在――但是它们仍将以各种的形式不断地在未来的建筑中延续和再生。
建筑写作是建筑设计的说明书吗?建筑批评只是“批评”建筑吗?建筑理论可以,或者有必要教给人们具体的设计方法吗?本书摘选了作者在过去数年中写下的十余篇建筑思考文字,差不多每篇都有不同的取材、角度甚至文体,从对重要理论话题的论述(《渐变的歧路》),到带有再创作性质图文并茂的建筑“随笔”(《一座中国园林的生与死》)。作者认为,“论文(essay)”绝不是简单地以立场代替知识,以知识代替问题的,总合了立场、知识和问题的“智识”(intellect)是建筑写作的要义。它的目的不在于终结问题而在于打开新的问题。卡尔维诺说过:每篇故事都是重新发掘一种逻辑的结构。 围绕着“中国建筑”的现实的讨论不尽然是轻快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难以纯净的、“杂声”的物质现实,无法用任一种既有的理论囊括——正是这样的前
本书是对特拉尼活跃时期(1926-1940年)建筑设计及实践的研究。 通过对这个时期的政治与艺术背景进行相对客观的认识,从而确定本研究 的视角。在这个基础上,将特拉尼置于一个合适的历史位置,展开对其作 品的研究。本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1.对20世纪初期欧洲及意大利的背景和与特拉尼相关的先锋派思想 的阐述(详见第二章)。 这部分的研究分析了特拉尼的思想源泉与发展:一方面源自于法西斯 政治对于国家建筑的需求;另一方面揭示出特拉尼所代表的 理性主义 作为先锋运动的探索。这是影响特拉尼设计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以此梳 理出特拉尼立足本国民族主义的建筑表达与在欧洲先锋派运动中的建筑表 达两条线索,指出特拉尼的建筑思想所体现出的两面性。 2.将特拉尼的部分设计归纳到上述两条线索中分别叙述(详见第三 童、第四章)。 这部
伦佐·皮亚诺早在米兰理工大学读建筑学专业时,就已经在建筑大师佛朗科·阿尔比尼指导下工作了。他父亲也是一名建筑师,承接过不少设计项目,这些项目也成为皮亚诺设计经验的重要源泉。他在1993年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伦佐·皮亚诺建筑事务所。本书介绍皮亚诺的作品有哥伦布国际展览馆、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重建波茨坦广场、奥罗拉广场、尼科罗·帕格尼尼音乐厅等10余个案例。内容包含每个设计案例的设计建造地点、施工时间及设计说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了大师的成就。
这是一本有关“会走的房屋”的建筑小史。活动房屋(MobileHomes)在现代社会中又称作“房车”、“拖车屋”等,但其实无论是古埃及靠人力拉动的可移动的金字塔、古希腊用马拉的帕克城,还是现代靠发动机驱动的房车,都是我们这本书的主角。本书是职业建筑师、漫画家史蒂夫·谢克尔的“大师的建筑小品”系列绘本之一。
瑞姆·库哈斯是杰出的建筑界大师,他参与创办了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并获得普利策建筑奖。本书介绍的瑞姆·库哈斯的作品有艾瓦别墅、康索现代艺术中心、里尔会议展示中心、森林别墅、教育中心(学习的工厂)、普拉达专卖店、古根汉姆博物馆等多个案例。内容包括每个设计案例的设计建造地点、施工时间及设计说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了大师的成就。
让·努维尔是获得普利茨建筑奖的法国建筑师。本书通过对让·努维尔建筑创作的设计理念、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法三个层面的深入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代西方建筑发展的深刻内涵。同时,也给我们中国建筑师提供一个不同的观察视角,使我们在了解当代西方建筑的发展轴线、思维模式、时代精神以及所带来的意义信息的同时,恰当地定位我国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让·努韦尔是一位善于运用建筑语言进行巧妙言说的建筑师。他一直孜孜不倦地以成熟稳健的姿态去探索经典语汇与现代修辞的融合,将建筑诗意表现得惟妙惟肖。他的每一件建筑作品都不是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风格,这与他的个性化设计手法是分不开的。他频频刷新了建筑语汇,变幻的光影、通透的墙体、含蓄的窗洞以及飘逸的屋顶极大地提升了建筑的表现力。他还采用精粹的修辞策略,以信息、情感、场域为媒介,塑造扑朔迷离的、诗意栖居的建筑。 通过对让·努韦尔建筑创作的设计理念、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法三个层面的深入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代西方建筑发展的深刻内涵。同时,也给我们中国建筑师提供一个不同的观察视角,使我们在了解当代西方建筑的发展轴线、思维模式、时代精神以及所带来的意义信息的同时,恰当地定位我国建筑师的设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