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完整而全面的专著从设计的角度对密斯 凡 德 罗的全部建成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书中重现了这些作品在当时是如何建造的,并从今天的视角重新审视它们,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见解,来了解这位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开创性的建筑特质。本书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密斯设计的80个建筑作品以及一个校园规划,并对其中30个作品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析,首先介绍建筑当时建造的信息资料,随后记录了建筑后来进行的改造,*后将密斯的作品与当代理论相结合进行了分析。书中所有平面图和效果图均由作者卡斯滕 克罗恩重新绘制,所有照片也由作者本人拍摄。
阿尔托是芬兰本土培养出来的建筑师,虽然他多次出国考察学习,也曾在美国执教,受到过各种流派的影响,却没有盲目地追随他人或简单地模仿某种派,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他的作品始终密切联系着芬兰本土的实际情况,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倡导建筑多元化的今天,阿尔托的地域化建筑风格和人性化的设计思想对我们有多方面的启示,他的成就对我国建筑界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书选取了阿尔托的18项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第1章介绍阿尔托的简历,后一章综合分析阿尔托作品的特点、设计理论与思想渊源。考虑到国内关于阿尔托的资料相对较少,在编写过程中尽量把作品介绍得详细些,编入的图片超过740幅,力图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作品的全貌,对于尚未去过作品现场的读者尤为重要。
《本土设计II》是崔愷院士在2009年出版的《本土设计》学术著作之后的又一部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术著作,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其中包括了近几年来崔愷院士在 本土设计 理论上的研究成果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一批优秀建筑作品,通过连续的设计实践及学术演讲、研讨、对话与写作等方式交流,不断深化和完善本土设计理论。本书汉英双语对照,正文采用具有再生环保特性的超感纸印刷,封面采用有建筑材料质地的特种纸进行装帧,并以设计底图常用的硫酸纸印制创作过程中的手绘草图作插页,全书数百张精美图片,四色印刷。
本书收录了现代建筑形式语言先驱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重要的建筑手绘作品,共计200多幅精美设计图,是的珍贵资料。他的作品消除历目前各种形式语言的冲突,强调线条与构成,影响巨大。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对他极为推崇。大量的理念设计和未建成设计持续影响着普鲁士,被大量文人和建筑师当作规范。他开创了大柏林规划的先河,后世的数次规划均以此为蓝本,简洁粗犷的设计风格一直影响至今。
本书主要论述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到当前的城市与建筑的发展,配有大量历史珍贵图片。这本书始于刘先觉老师攻读梁思成先生研究生期间的课题,梁先生对中国百年的发展非常重视,于是指导刘先觉老师完成了《中国近百年建筑》的论文,这也成为早在我国完成的篇有关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学术论文,至今仍留存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的资料室里,为后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学者摸索了一条可行之路。本书是刘先觉老师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对近现代建筑与城市的演变所作的主要著作。
佐藤大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获奖无数的nendo的设计理念、创意灵感和推进工作的方法一举公开,并以插图 注文的形式讲述了nendo背后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没有哪一本设计书可以这样使你颔首称赞,又开怀大笑! 无论你是讲究设计方法的设计师,还是喜欢nendo作品的粉丝,抑或是想了解在全球工作的“空中飞人”背后故事的人士,阅读本书,你就可以了解nendo的世界观和设计,以及它为何在海内外如此广受欢迎和追捧。
埃德温?勒琴斯( Edwin Landseer Lutyens,1869-1944)1918年被封为爵士,192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院院士。他是二十世纪英国领先技术的建筑师,他依靠他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尤其在传统建筑的风格上。勒琴斯爵士的建筑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早期对于英国传统建筑的热衷,尤其是对都铎时期的半木构架结构形式的青睐,通过不同建筑体型的组合,来追求一种绘画构图般的效果。后一个时期则是追求一种古典建筑的安静与高贵。他的建筑设计的创新是基于传统文化上基础上,是一种真正的创新,是在保存、延续人类建筑智慧的前提下的进行创新。我们在一百多年后,重温勒琴斯爵士的这些作品,可以让我们懂得什么才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有生活基础的建筑艺术作品。
《理查德·迈耶作品集3》的读者群主要是从业建筑师和建筑设计事务所等。理查德·迈耶是著名的“纽约五”的成员,是美国代现建筑界的常青树。他的作品遍及世界各地,备受赞誉。本信是已经出版的理查德·迈耶作品系列的最新一集,收录了迈耶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迈耶的理性主义设计对于我国当今建筑界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是大师系列丛书的《阿尔多·罗西的作品与思想》分册,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罗西的生平简介,第二部分介绍了罗西的建筑风格和创作思想,第三部分对罗西的建筑绘画进行了分析和评论,第四部分对罗西的20个代表作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介绍。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阿尔多·罗西有一个相对完整了解。 本书内容丰富,版式新颖,适合建筑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大专院校建筑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本书介绍了西班牙、荷兰、瑞士等6个欧洲国家的15位建筑大师的部分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展示了当代欧洲建筑发展的现状,帮助读者了解当代欧洲建筑思潮演变的历史以及建筑大师们对建筑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建筑系师生、建筑界专业人士以及对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感兴趣的其他读者。
本书主要介绍SOM建筑师事务所的作品,这些作品遍及全球,从芝加哥到上海、从伦敦和柏林到吉隆坡、雅加达和胡志明市,从高技术的结构到细部精美的室内设计,从超大规模的办公大楼到城市空间设计包括博物馆、宗教建筑、法院、传统住宅和其他国际式建筑。这些进一步证明了SOM在提供独具特色的公共设施设计方面的成就。 本书适用于建筑设计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
本书精选了当代世界为著名的阿尔伯特·康联合事务所的*作品,其中包括:密歇根大学校医院、普罗维登斯医疗中心、艾瑟尔公司研究中心、宝马(BMW)公司制造工厂和展示中心、曙光健康中心、密歇根大学媒体协会、梅塞德斯-奔驰M级车装配工厂、福特研究和工程中心、密歇根大学东安阿伯医疗中心、密歇根州立大学工程大厦辅楼、戴姆勒·克莱斯勒印第安纳变速器厂、通用汽车大厦原型4A翼厢、大马戏团游乐园、奥克兰大学艾略特商务及信息技术大厅等。这些项目注重整体景观与细部的协调设计,它们反映了当今国际建筑界多元思潮并存的趋势,以及理性建筑与以功能为特征的建筑并存的趋势。本书是建筑师、规划师、建筑专业在校师生的不可多得的参考图书。
本书是世界著名建筑设计机构gmp在加国的作品专集,收入8大类30余个项目。这8个类别为:教育建筑、公共文化设施、商务办公建筑、会展体育设施、交通建筑、住宅、校园规划和城市规划;其中包括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并得到实施的项目,如北京德国学校、深圳会展中心、南宁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等,以及一些代表性的竞赛作品,如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文州歌剧院、北京国家体育馆、北京朝阜大街城市发展规划等。 gmp作为德国*和获得国际重要建筑奖项多的建筑事务所之一,进入中国设计领域6年来,在建筑设计方面显示出了严谨的设计态度,体现了不折不扣的德国风格。在本书开始的3篇重要文章中,比较详尽地介绍了他们的理念,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经历,以及从中德差异角度对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见解。 本书不仅为建筑界人士和高校建筑学专业师生提供了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