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是对国际当代建筑设计的持续扫描——以独特的视角在全球范围内精选了46位活跃在建筑设计前沿的著名建筑师的*设计项目。这些设计项目作为细节化的个案研究,体现了当代国际建筑设计*变化和潮流,并以此透视当代国际建筑设计的前沿状态和灵感源泉。
李壮编著的《当代建筑师(3)》是一本专为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所编写的。书中汇集了当代国内外建筑业内*潮、前言的建筑及其设计理念,对建筑专业人士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可供各大专院校建筑相关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六十年一甲子,按照中国天干地支的说法是一个轮回。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是幸运的,因为它与共和国一同走来。在我们为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而欢欣鼓舞的时刻,也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BIAD)的长足发展而倍感骄傲。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春华秋实,抚今追昔,BIAD的六十年如同一部积淀厚重的史记,见证了中国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更承载了BIAD人勇于奉献、开拓进取的足迹。 六十年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与发展,BIAD为首都北京乃至全国设计完成了许多重大作品。在历次“北京十大建筑”评选中,BIAD设计的作品先后有19项入选。进入21世纪,BIAD与时俱进,努力打造BIAD品牌,又为第29届奥运会的场馆设计及新北京的城市轮廓线增添了光辉。如今BIAD的民用设计项目已遍布全国及世界的许多国家,并从单一的民用建筑设计拓展到包括城市规划、投
本刊以高品位的德国DETAIL杂志为核心内容,以专业的图片表现和细部特写镜头展示了国内外优秀建筑,景观,室内作品细部的外观效果、技术构造与手法表现,揭示技术与艺术的同构关系。 通过业内资深人士对某一作品的详细解读和对具体细节的推敲,引导读者品味优秀作品的细部特质及其运作技巧与手段,为业内人士开拓视野、接轨世界提供更为便捷的桥梁。 通过对优秀工程案例的全方位动态跟踪,展示其动态交互的生成过程,体验不同专业人士的切身感受,营造一个更为直接的交流互动空间,并起到触类旁通的效应。 通过富有现场感的对话、调查、点评等动态交互的方式,捕捉思维的火花,切入设计现在时态,为才华横溢的业内*人物提供思维碰撞的理想天地。 结合当今重大工程,展现建筑世界*材料及*科技。
这是一部生动展示近年来中国建筑动态的作品辑,亦收纳了部分优秀的国外设计作品,为本书勾勒出一个国际设计背景。来自本土和国外的建筑师,3GMTI、AS、MAD、WilkinsonLiye、阿克雅、都林、翰时、马达思班……用其独特的设计语言书写了一部关于功能,关于形式与空间建构,关于技术、文脉、自然与艺术,关于东方与两方的建筑语言的新书籍。 本书入选案例范围较广,涵盖了文化、教育、办公、居住、休闲以及商业、交通等类型。每件作品的表现语言亦继续了设计语言的主题意义,独特、自在、灵动、盎然。希望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由感动而感悟的阶梯,引领他们步入一个个神奇的建筑世界。
样板间作为舶来品,早出现于新加坡,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入广州和深圳,成为楼盘销售展示形象的工具和手段,集中表达了项目的定位、户型、风格、材料等内容。开发商通过这种直观生动的示范,将项目信息更为准确地传递给目标人群,激发其购买欲望从而促进销售。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家居生活品质要求的逐步提高,样板间设计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样板间的设计工作者,也成为传递楼盘信息、提供家居设计潮流和高品质生活方式的使者。《港台*样板问设计》集中全面地展示了近年来优秀港台设计师的样板问作品,通过设计的语言来描摹引导时尚潮流的设计理念,勾勒那些富有创意的经典案例,通过材料、技术、色彩、软装等的综合运用和表达,塑造富有代表性的样板精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的样板间设计从过去单纯地追求
李壮编著的《当代建筑师(2)》是一本专为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所编写的。书中汇集了当代国内外建筑业内*潮、前言的建筑及其设计理念,对建筑专业人士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可供各大专院校建筑相关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中国建筑与表现年鉴2006》隆重上市!——更丰富、更有趣、更生动、更全面、更优秀。 1张DVD光盘——涵概入选动画和全套书配图;51个项目动面——精选创意动画。截取经典片段,融贯奇思妙想;1330 页——分5册每册均由项目方案、投稿公司名录两大版块构成,“投稿公司”必定是建筑师、房地产开发商迫切需要、无法忽略的部分;2725 张图片-全套书共分5册,共2725张图,聚集精华,兢相斗妍!庞大的信息量*超出你的想象;2006年4月18日-出版发行;特别策划-精美的副刊《圈里圈外》圈里圈外的酸甜苦辣,创作时的灵感与激情,闲暇时的信手途鸦,天马行空、无所羁绊,畅所欲言(随书赠送);《中国建筑与表现年鉴2006》5大类33项;《办公建筑》:超高层办公建筑 高层办公建筑 多层办公建筑 行政办公建筑 科技研发及工业厂房 广播电信医院 会展中心 交通建
本图书特别精选国内外设计公司、设计事务所以及知名设计师设计的办公建筑作品,细心甄选了世界各地的办公建筑案例,并从办公建筑设计的理论、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景观设计等多方面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景观的乡土性是自然之道,它有别于都市中追求标新立异的流行风尚,体现着一种朴实厚重之美。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景观的地域性也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在千篇一律的景观层出不穷的今天,乡土景观与地域性景观作为一种独特的标志性景观而独树一帜、备受推崇。 金英伟主编的《景观设计(2014合订本上中下)》将带您共同登上生态农业的嘹望台;感受古朴的多里斯农场;欣赏都市景观与自然花园的完美交融:领略充满创意的高贵立方花园,体验新兴的城市农艺美食庄园……
本书包括9个部分: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学校建筑、科研建筑、会展建筑、娱乐建筑、文化建筑、住宅建筑。本书以项目的功能问线索,在对当代世界建筑领域的动态给予了*的展示与跟踪。是建筑师、设计师以及建筑爱好者的图书。 本书包括66个世界范围内*建成项目的设计说明,高精度彩色图片以及设计图纸,大部分项目完成时间为2005至今,设计者包括David Chipperfield,Hopkins,OMA以及Foster & Partners等知名设计师和事务所。本书以项目的功能为线索,分为商业建筑、大学建筑、医疗建筑、会展建筑等不同篇章,旨在对当代世界建筑领域的动态给予*的展示和跟踪。本书版式设计严谨而又灵活,是建筑师、设计师以及建筑爱好者的图书。
本书记录的是另一场和平而公正的奥林匹克竞赛——2001年北京获得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后,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力度进行了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国际竞争。如此广泛而深入的国际设计合作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这场场馆和设施接受了上万名体育健儿竞技运动的考验,它们是如此出色,给了运动员如此巨大的激励,有那么多世界纪录被刷新。与这届奥运会所展现的世界一流的体育竞技水平一样,这批奥运场馆和设施,也展现了中外设计师世界一流的创造能力。
作为我国建筑设计界综合实力强劲、文化底蕴深厚、名作佳作荟萃,科技含量高、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建筑设计与科研企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作品一直备受世人关注。 本书是继《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作品选200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作品选2003》之后,又一部代表中国建筑设计水准的原创图书。本书收入该院新近建成的作品40余项,沿袭了该院务实求新的设计风格。
本书在全球范围内精选了50多个优秀的小面积建筑设计作品,其中包括住宅建筑和公共设施建筑。这些建筑设计理念独特,不仅是将有限空间合理利用的典范,更是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代表。建筑师通过借鉴这些实际案例,能更好地掌握建筑设计的原则,并体会建筑空间组合的技巧。那些节能、环保的设计方法以及节能材料的应用形式,为建筑师探求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本书展示的每个作品都配有详细的设计说明、平面图、立面图、设计构思示意图、建成照片等,真实展现了每个作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本书选取了超过50个俄罗斯的建筑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在近10年建造的,它旨在为读者提供近在俄罗斯建筑中*代表性的建筑流派。我们知道在这样的想法中,还是存在着某些问题的。目前,在俄罗斯的建筑界很少有什么事情是值得出版成书的,而这也恰恰证明了本书所收录的项目的与众不同之处,通常情况下,新的建筑项目都不是出自于训练有素的建筑师之手,而且他们的设计几乎没有什么新的创意,甚至在从设计到完工的整个过程中也不是在一个好的设计师的指挥下进行的,抛开这些不说,作为编辑的我们也难免受到某些约束。我们所选同的建筑设计全都是已经完工的,并且我们没有选择出自于像Mikhail Filippov和Sergey Malakhov这样有影响力的建筑师的项目,有很多年轻有为的建筑师到目前为止都是在室内设计上实现自已的建筑理念,他们会在本书随后的内容中找到一
《中国建筑艺术年鉴》是关于中国建筑艺术及建筑文化发展的年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主编,组织建筑界、城市规划界、艺术界、文化界等多方面专家共同编辑完成。 《中国建筑艺术年鉴》是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及建筑文化领域的年度总结,同时又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趋势的记录。我们希望,本年鉴的编辑,能对我国未来建筑艺术及建筑文化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2004中国建筑艺术年鉴》收录2003-2004年度中国在建筑艺术、建筑文化表现中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以及当年建筑艺术、建筑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这是本建筑设计图集,收录的作品均系出自日本建筑设计领域的领航团体。如: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保坂猛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柄泽祜辅建筑设计事务所,日建设计歧阜市城市建设推进部公共建筑科,石本建筑事务所,近藤哲雄建筑设计事务所,若松均建筑设计事务所等。阅读本书,学习国外建筑设计的先进理念和思维。
本书收录了“首届南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中的63件优秀作品,其内容涵盖已建成的成品、在建的半成品及未建的创作理念,具体包括: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中国妇女活动中心二期、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交通事务局大楼、新洲中心广场、临沂大学艺术中心、深圳市宝安交通规划研究综合楼及规划展厅等,它记载了每个设计的艰辛与成功,摄录了每个人的思想与语言。
这套丛书对近期出现的优秀建筑作品作了一次全面的总结。它将现代流行的商用及居住空间分为10个大类,在结合各类空间特性的基础上,对每一设计详加评述和分析。该丛书不仅涉猎甚广,更真实反映了国际流行的设计思潮,展现了*诱惑力的设计语言。
本书收录了广东省建筑师近几年设计的部分优秀建筑创作作品。这些优秀作品,反映了岭南建筑师的整体创作水平,同时也反映出广东建筑师在面对各种学说、流派,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沿着现代主义的道路前进,而这仍然是世界建筑发展的主流。希望广大建筑师能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掌握和熟练现代建筑的语言,运用理性的思维,在建筑创作中讲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本书内容丰富,介绍全面,展示了广东省建筑师的设计实力和水平,具有极好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