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梳理建筑构图、形态构成基础理论与方法,全书选用案例涵盖古今中外的各地建筑,通过案例和简图分析使读者对建筑构图、构形原理有较为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同时培养科学的建筑审美能力。本书内容包括构图与建筑构图、构图要素、形态与形态构成、构图基本方法、建筑与建筑构图五部分,是针对建筑学、室内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学生、教师,建筑设计人员、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相关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建筑爱好者的专业类书籍。
《公共设施设计》由张焱所著,本书围绕“公共设施”为主题,从公共设施的本质含义出发,系统阐述了公共设施的形成与发展、性质与任务等内容,分析、评价各种造型思路。全书共分7章,介绍了公共设施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公共设施设计的性质与任务,多重特征下的公共设施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的类别,公共设施设计的原则,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区域文化内涵,以及青岛海湾大桥附属公共设施设计方案。本书力图启迪读者的设计思维,开发创造性,让读者认识并熟悉公共设施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深入理解形式美规律,对读者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解课程内容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意义。《公共设施设计》适用于设计专业的师生作为教材,也可供有兴趣的读者赏读。
本书从设计者们 关心、 易入手的设计问题出发,通过丰富的图例和翔实的文字解说细部如何设计,深入浅出,易学易用。 本书共有3章,第1章为概述,以世界建筑史的视角,阐述了细部的起源,分析其细部的特征与发展,生动简明地介绍了古典建筑的典型细部,并通过丰富的实例图片来展示细部的发展变化。 第2章主要讲解建筑细部的作用与特征。从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尺度感知和实现技术这四个方面来介绍细部的作用。 第3章主题为现代建筑的细部,在理解了细部构成之后,通过本章可以使初学者掌握细部设计的具体手法。
本书译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52年出版的《20实际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第二卷《构图原理》(全书共四卷),作者托伯特·哈姆林。《20实际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的第二卷,共22个章节,前面11章介绍了建筑的构图原理,包括建筑美学、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建筑色彩等,对于建筑的个体、群体、室内、外观的形式美的原则做了具体的阐述,后面的章节主要叙述各种结构型式及材料与建筑形式的关系等。由于前11章是以人对建筑物的实际感受和心理反应为基础来谈论建筑形式的美感的,对于建筑构图来说是 具普遍意义的原则,可以略去后面各章自成整体,译者将它译出,独立成书,取名《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欢迎阅读《建筑设计视觉词典》,这是一本对建筑学的重要领域、建筑设计和创意艺术领域中相关词汇的文字说明和图解。 本词典旨在提供对于许多误用或容易混淆的词条的清晰理解,如混合式、科林斯式、多利安式、爱奥尼式和塔司干式古典柱式的区别,现代主义、古典主义、构成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区别。 《建筑设计视觉词典》采用了直观的图示、图解方法来对建筑设讨词汇和概念加以解释,同时每条图释还有进一步的文字说明。 本书包含了对于建筑物含义和设计信息的图解,包括从城市设计到局部细节设计过程的讨论。 对于建筑设计中词汇的清晰理解将有助于你更好地分析、解释这个充满了各种建筑的世界,并确保你能准确地将其传达给别人。
来自韩国的《C3》堪称是一本面向国际设计师读者的杂志“小清新”。随着它第347期的出版,其影响力正渐人人心。目前,该杂志的中文版已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杂志的核心内容已被悉数收入“C3建筑立场系列丛书”之中。 丛书秉承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和文化背景,探讨国际上*创新性的优秀规划、建筑和景观设计作品,进而全面解读当下创作语境中的*设计思潮,设计师对人文、地域和环境的传承以及进行绿色生态创新的必要性。从景观小品到大型公建,从建筑材料的选择到构造节点的处理,从建筑空间到建构艺术,“C3建筑立场系列丛书”都翔实、准确地分析了每个精选案例,并展示了相关领域内*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为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创新动力,是专业人士不可多得的案头参考。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关键期。新一轮改革任务艰巨繁重。从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到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再到2018年《 机构改革方案》:“组建自然资源部,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一系列政策举措和地方实践不断推进着“多规合一”工作向“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升级。虽然多角度的空间规划整合研究已经展开,主题日渐清晰,但系统性的研究理论框架尚未建立,众多研究还处于分散化、隔离式的状态。因此,在城乡统筹的宏观背景下,空间规划体系内的“多规协调”研究亟待展开,这也势必成为规划体制创新的突破点。首先,空间规划协调研究适应了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是实现城乡统筹发
写勒·柯布西耶的书很多,但关于其建筑中小尺度细部的著作则寥寥无几。对于学生和建筑师来说,要深入了解勒·柯布西耶作品中的那种本真自然,但又宏伟庄严的特征背后所蕴含的逻辑关联,这本颇具启发性的著作,给人带来一种极为可贵的洞见。 读者会从六个主题章节中看到,独立的细部设计以及其重要作用,在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中是怎样编排的——在每一个章节,《勒·柯布西耶的细部设计》先对每种类型的细部问题进行研究,然后通过照片和大样图,以及相关档案资料等一系列实例进行说明。 一部分,从整体性研究一种单独空间的角度,将所有的在主题整合到一起。《勒·柯布西耶的细部设计》的研究重点,放在细部的形式和撑其设计的理念上。其结果,主要给读者形成对以下问题的全面性理解——即细部设计是怎样与勒·柯布西耶的设计策略相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