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修订第五版。书中介绍了流体静力学、一元流动动力学、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绕流运动、孔口和管路计算的基本理论、气体射流、相似性原理和因此分析以及常用泵与风机的原理和特性,并附录了常用泵和风机的运行和性能资料。每章均附有思考题和习题,书末有部分习题答案。 本次修订保持了第四版的基本内容和特色。增添了思考题:对概念的表述和公式的条件等进一步作了修正;强调了变频泵和风机的应用基础,更新了陈旧的型号。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察;7.将“场地稳定性”章名改
本书包括绪论、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测量技术基础、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表面粗糙度、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滚动轴承与孔和轴结合的互换性、尺寸链、圆锥结合的互换性、螺纹结合的互换性、键和花键的互换性、圆柱齿轮的互换性等共十二章,并另附习题及实验指导书。本书概括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分析介绍了我国公差与配合方面的新标准,阐述了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同时也介绍了国内外一些新的测量技术。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作为专业教材,并可供其他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计量、检验人员参考。本书另有习题参考解答,向授课教师免费提供,需要者请参见书末的信息反馈表。
本书以通俗、易懂、简单、经济、使用为出发点,从节点图、实体照片、工艺说明三个方面解读工程节点做法。本书分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地下水控制、土方、边坡、地下防水共7章。提供了300多个常用细部节点做法,能够对项目基层管理岗位及操作层的实体操作及质量控制有所启发和帮助。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图书,可以作为监理单位、施工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及劳务操作层的培训教材。
本书是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 (CECSl97:2006)的主要内容编写而成。书中介绍孔内深层强夯处理地基的概述、作用机理、散体桩的加固机理、散体桩复合地基及复合地基计算、工程设计、施工要点与质量检测、工程应用实例等。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近年推出的沉井、沉箱新工法(重点是低成本无人自动化工法),新技术(信息化遥控施工监测技术)及大量工程实例。全书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一个“新”字。本书对大型桥梁基础、都市立交地下道、盾构和顶管隧道工作井、永久通风井、超高建筑物基础、港口基础、护堤基础、水闸基础、集装箱码头、船坞、地下坝、地下河、地下电站、地下油罐、地下气罐、地下蓄水池、防空洞、地下垃圾场、大型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冶金高炉及重型设备基础等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均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本书可作为上述行业广大科研人员、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及高校广大师生的业务参考书。
为了在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质量合格、经济合理、环保节能,制定本规程。 《四川省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J51/T061-2016)/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勘察、设计、施工、检验与验收。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和荷载分布特征、施工技术条件与环境影响,并重视地区经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增强体类型和施工工艺,强化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工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旋挖钻孔灌注桩基技术规范 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3]140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组成的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先进标准,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11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施工勘察;5设计;6 施工准备;7 钻孔施工;8 成桩施工;9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10 检验与检测;11验收与监测。
本书介绍了工料测量师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应着重学习的五个领域的知识;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项目寿命周期按决策要点划分的四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详细介绍了各种项目实施方式及实施各方的责任和实施方式的选择,并对项目实施状况的评价提供了三项指标;对可建筑性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衡量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详细介绍了经济学在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几种项目投资评估方式;论述了价值管理理论以及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关系,进一步得出风险管理与决策的方法,为进行*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后详细介绍了价格预测方法和费用计划,并对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投标价格提出了详细建议,为施工阶段如何进行费用控制提供了一些模型和分析方法及评价手段,后对项目竣工后的物业管理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
全书共分五个情境十个任务:情境一运用水准仪对现用地形进行抄平(任务一学习水准仪的基础知识与操作、任务二运用水准仪测设高程)、情境二运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定已经坐标方位(任务一学习经纬仪的基础知识与操作、任务二运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定方位角)、情境三运用花杆和卷尺测量线路距离(任务一学习距离测量的基础知识与操作、任务二运用钢尺量距)、情境四(任务一学习导线测量的基础知识与操作、任务二运用全站仪程序测量并计算未知点位坐标)、情境五(任务一学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任务二测量指定路段并计算挖填方量)。
本手册共分8篇33章,其中篇主要从总体上介绍我国近十五年桩基的*进展,帮助读者从总体上了解我国桩基础的发展。第二篇桩基工程理论,主要介绍国内外桩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情况。第三篇桩基工程勘察与设计,介绍桩基工程勘察要点、设计原则、概念设计、变刚度调平设计、动力机器桩基础设计、桩基础的抗震设计以及目前常用的桩基设计软件。第四篇特殊桩基设计,包括近几年出现的组合桩、超长桩、灌注桩后注浆、筒桩、槽壁桩,以及桩在公路、铁路上的应用。第五篇桩基施工,介绍了各种施工工艺,特别指出各种工艺的施工控制要点,便于指导施工和监理工程师监理。第六篇桩基检测,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桩的检测和监测方法。第七篇港口工程桩基技术规定,介绍了港口工程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点;第八篇主要介绍了铁路工程钢筋混凝土桩板结构技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房屋建筑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全书分为七章,内容包括房屋建筑面积测量概论、基础知识、测量器具、测量与计算、分户测量与计算、符号以及算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指导房屋面积公正测量,规范房产交易的实用工具书。可供房地产管理部门、房产交易部门、房屋建筑面积测绘部门,以及相关技术人员、院校师生阅读使用。也可作为房屋建筑面积测量培训班的教材。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工程测量(第二版)》共17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测设的基本工作、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大坝施工测量、输电线路设计测量、输电线路施工测量、变形观测、3S技术简介、地质勘探工程测量。
符德军、杨英主编的《工程测绘技术》根据测量放线工作的基本要求,采用项目驱动模式来组织教学内容,并以典型工程测量项日为载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教材共有两大项目,项目一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内容包括:确定地面点位,水准测量,角度测量,直线定向与距离测量,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项目二为工程施工放样,内容包括: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建筑施工测量。 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及成人高校建筑工程类、园林工程类、市政工程类、工程管理类、工程造价类、房地产类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材分为16章。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直线定线、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及其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作、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管道工程测量、道路测量、桥梁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新型测量仪器简介。本教材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理论知识适度够用为原则,以知识应用为主线,编写中贴近工程实际需要,注重土建工程专业的实用性。 本教材可作为土建工程类专业高职高专辫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函授、电大、职大教学用书,还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为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工学结合规划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本着“必需、适度、够用”的指导思想,注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力求做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全书分为七个单元,讲述测绘工程管理概述、测绘工程项目策划及计划与实施、测绘工程合同管理、测绘工程生产管理、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测绘行业管理及测绘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本书供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等测绘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其他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