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通俗、易懂、简单、经济、使用为出发点,从节点图、实体照片、工艺说明三个方面解读工程节点做法。本书分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地下水控制、土方、边坡、地下防水共7章。提供了300多个常用细部节点做法,能够对项目基层管理岗位及操作层的实体操作及质量控制有所启发和帮助。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图书,可以作为监理单位、施工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及劳务操作层的培训教材。
本书按照高职高专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 教学基本要求编写。 全书分为机械零件的公差配合及选用与机械零件公差配合的检测两个模块,包括若干个 项目,涉及光滑圆柱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平键、矩形花键、普通螺纹、滚动轴承与轴和轴承座孔公差配合的选用与检测,以及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与检测等内容。模块一设置有习题。此外,附录中还提供了轴和孔的基本偏差值表和本书引用标准索引。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有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计量等有关工作 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为了在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质量合格、经济合理、环保节能,制定本规程。 《四川省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J51/T061-2016)/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勘察、设计、施工、检验与验收。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和荷载分布特征、施工技术条件与环境影响,并重视地区经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增强体类型和施工工艺,强化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工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旋挖钻孔灌注桩基技术规范 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3]140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组成的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先进标准,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11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施工勘察;5设计;6 施工准备;7 钻孔施工;8 成桩施工;9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10 检验与检测;11验收与监测。
本书根据近年来新颁布的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和新设备、新技术发展及《建设行业职业技能标准》等进行编写。 本书共分16章内容,其中包括:常用数据和符号;建筑识图;水准仪及高程测量;经纬仪及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和直线定线;总平面图的应用;小地区控制测量;建筑物的定们测量;建筑物的抄平放线;复杂工程定位;施工观测、竣工图测绘;房地产开发与规划测量;地形图测绘;管线、路桥施工测量;激光电子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测量放线的技术管理等。 本书特点是按照*技术规范、标准编写,包括了放线工初、中高级工应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文图并茂、通俗易懂、简明实用。
近几年国家税收的总体基调是减税降费,在税收实体法层面不断颁布优惠政策和释放红利,在税收征管法层面不断优化办税环境、简化办税流程, 放管服 政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国家从税收方面为宏观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降本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由于目前税收立法进程和税收法律体系建设离预期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税收管理的系统性和统一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争夺税源和局部利益引发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基层税务机关滥用自由裁量权的个别现象依然存在,企业管理层对税务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导致一些跨区域施工的企业没有完全享受应该享有的优惠政策,在多交税款的同时甚至还可能面临一定程度的风险。因此本文从企业跨区域施工可能涉及到的税费入手,从政策法规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进行客观的分析,得出有效预防风险、
《岩土工程现代原位测试理论与工程应用》是作者多年从事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研究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强调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的基础理论、数学力学模型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特别是大量介绍了该领域外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4章,分别介绍基于弹塑性理论、电磁波理论及波动理论的原位测试技术,具体内容包括:现代多功能CPTU技术理论与应用、式旁压仪测试理论及应用、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瞬态瑞利面波(SASW)原位测试新技术等。《岩土工程现代原位测试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理论阐述深入,反映了该领域外成果,同时还注重理论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介绍,在书中大量展现了各种原位测试技术的现场试验研究成果,以期对各种现代原位测试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所裨益。 《岩土工程现代原位测试理论与工程应用》可供土木建筑、市政及交
本书依据国家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标准、规范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5章,主要讲述地基工程,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手算实例详解,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手算实例详解,基坑工程施工手算实例详解等内容。 本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地基基础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并列举了大量的设计计算实例,可供建筑结构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建筑工程院校各专业教学参考用书。
《土力学(第三版)/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是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之一。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以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相结合,进行一体化设计编写而成。该书既重视学科基础理论和知识、技能的阐述,又注意介绍学科的新进展,与时俱进,力求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土力学(第三版)/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共分10章,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土的渗透性及渗流、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地基承载力、土坡稳定分析、土压力和挡土墙、地基处理(土体加固)中的土力学问题、土力学专题。每章后有复习思考题、计算题和参考文献。 《土力学(第三版)/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特色突出,共设置70余项数字资源,内容涵盖思维导图、疑难释义、教学课件、试验指导、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工程测量(第二版)》共17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测设的基本工作、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大坝施工测量、输电线路设计测量、输电线路施工测量、变形观测、3S技术简介、地质勘探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以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为基础,以基本技能技术和应用方法为主要内容,以突出测量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核心,加强了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基本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商线定向、测量误差知识、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与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和建筑物变形观测与竣工总平面图编绘等。每章都有与知识点相对应的引例和应用案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建筑工程测量》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建筑测绘等土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培训、自学的参考用书。
本书按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编写,适合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和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排水、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专业作为测量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教材。 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了解航空摄影测量与地籍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考虑到绝大部分院校的测量学课程教学时数有限,一般很少安排时间在课堂上讲授这些内容,故本书将航空摄影测量与地籍测量的内容制作成电子版的.PDF文化放置在光盘“附录CD”路径下。 测量是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提供学生在各类土木工程建设中需要掌握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