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当前系统门窗的概念和发展趋势讲起,以图解的形式对系统门窗的设计与制作工艺要点,结合生产实践与现实案例,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这一角度,本着建筑门窗发展的符合趋势、低碳环保、绿色节能、技术先进这一目标和原则,对建筑门窗的设计制作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讲解,简明易懂,讲解清晰。是当前系统门窗设计与制作人员案头的的工具性、实用技术手册。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我国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近年来已经取得重大实效,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措施已有成熟系统和配套技术,建筑门窗节能已得到足够重视。但是
本书依据中国勘查设计协会第一本团体标准编写,内容主要围绕微型数据中心建设的各个关键点编写,内容全面覆盖了相关内容,全面完整。
《建筑施工(第2版)》由穆静波、王亮编著,依据作者几十年不断提炼的教学讲义和教学课件、刚刚发布和即将发布的新规范新标准、近年来施工新技术和组织新方法,在第一版基础上修编而成。全书条理分明、知识点简明清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以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混凝土结构》教学大纲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作为主要编写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共九章,主要讲述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混凝土结构计算原理以及受弯、受剪、受扭、受压、受拉及预应力构件等各类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和分析计算。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土木工程行业从事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主要围绕《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与《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中水泥混凝土用砂、石骨料质量标准以及常用试验方法,结合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水运工程、公
本书针对装配式混凝土校舍建筑存在的产业链主体协同能力差、产业化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对装配式混凝土校舍建筑相关的标准规范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研究,突出问题重点,形成了全过程的技术指南。全书共7章,包括:建
由上官子昌主编的《钢筋翻样方法与技巧(第2版)/钢筋工程实用技术丛书》一书在靠前版的基础上,依据现行规范、标准和制图规则,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编写,全面介绍了钢筋翻样的方法与技巧,并列举了相关实例,实用性强,且便于查阅和携带。全书内容包括钢筋翻样基础知识,框架柱钢筋翻样,框架梁钢筋翻样,剪力墙钢筋翻样,楼板钢筋翻样以及基础钢筋翻样。 本书适合于施工单位、造价咨询单位和建设单位钢筋翻样人员阅读,也适合于结构设计人员及监理人员等参考阅读。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安排了砌体结构工程材料质量控制,砌筑机具与工具,普通砖砌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多孔砖、空心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砌块砌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石膏砌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以及石砌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等七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问题方面的论述。可以作为施工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工具书及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以及冶金、化工、煤炭、水利等行业建筑施工专业学生的学习用书。
《钢筋工》根据国家新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职业技能标准》JGJ/T314-2016以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8、《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20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等标准编写,主要介绍了基础知识、钢筋工识图、钢筋的配料与代换、钢筋的加工机具、钢筋的加工技术、钢筋连接、钢筋绑扎安装、钢筋工程质量与安全等内容。本书采用图解的方式讲解了钢筋工应掌握的操作技能.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针对性、系统性强,并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强,便于读者理解和应用。既可供钢筋工、建筑施工现场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建筑工程职业技能岗位培训相关教材使用。
本书依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2018)、《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709-2019)、《热轧型钢》(GB/T 706-2016)、《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GB/T 11263-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 1499 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1499 2-2018)、《冷轧带肋钢筋》(GB/T 13788-2017)、《钢结构防火涂料》(GB 14907-2018)等国家现行标准修订。主要包括常用资料、钢结构设计与计算和钢结构施工等内容。本书是钢结构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推荐的常用小型工具书。
徐干成、郑颖人、乔春生、刘保国编著的《地下工程支护结构与设计》系统地介绍了地下工程支护结构的基本理论与设计和计算方法,内容包括:岩体力学性质及力学参数预测,围岩压力理论基础知识,支护结构弹塑性解析计算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现代支护结构原理、类型和原则,工程类比、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控相结合的信息化设计方法,地下工程施工变形预测的人工智能方法以及地下工程中较常采用的半被覆结构、直墙拱结构和油罐结构的设计特点和方法。对于地下工程中较新型的复合式衬砌结构以及锚喷支护结构可靠度设计等内容,本书也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上述这些内容反映了当前地下工程支护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技术水平。 《地下工程支护结构与设计》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供从事铁路、交通、水利、矿山、市政、桥梁以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实用手册——手算与PKPM应用》依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等 标准和规范编写,完整阐述了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手算设计过程和电算设计过程,内容丰富翔实、实用性强。 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框架结构手算实例和框架结构电算实例,电算实例包括PMCAD、TAT、SATWE、JCCAD、结构施工图绘制、框架PK电算结果与手算结果对比分析6部分。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实用手册——手算与PKPM应用》可供高等学校土术工程专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时使用,也可供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函授本(专)科、电大、职工大学、中专学生及工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实用手册——手算与PKPM应用》依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等 标准和规范编写,完整阐述了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手算设计过程和电算设计过程,内容丰富翔实、实用性强。 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框架结构手算实例和框架结构电算实例,电算实例包括PMCAD、TAT、SATWE、JCCAD、结构施工图绘制、框架PK电算结果与手算结果对比分析6部分。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实用手册——手算与PKPM应用》可供高等学校土术工程专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时使用,也可供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函授本(专)科、电大、职工大学、中专学生及工
徐干成、郑颖人、乔春生、刘保国编著的《地下工程支护结构与设计》系统地介绍了地下工程支护结构的基本理论与设计和计算方法,内容包括:岩体力学性质及力学参数预测,围岩压力理论基础知识,支护结构弹塑性解析计算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现代支护结构原理、类型和原则,工程类比、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控相结合的信息化设计方法,地下工程施工变形预测的人工智能方法以及地下工程中较常采用的半被覆结构、直墙拱结构和油罐结构的设计特点和方法。对于地下工程中较新型的复合式衬砌结构以及锚喷支护结构可靠度设计等内容,本书也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上述这些内容反映了当前地下工程支护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技术水平。 《地下工程支护结构与设计》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供从事铁路、交通、水利、矿山、市政、桥梁以
本书主要介绍量筋合一BIM算量软件的建模应用、CAD转化以及与建设工程计价软件PT2018软件的接口。软件结合清单计价规范、《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16G101系列钢筋平法图集、中关于工程量计算、钢筋规则等内容,适用于编制工程预结算、招标投标工作中的工程量及钢筋量计算。本书是本科院校、高职高专、中职院校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专业的教材,同时可作为建筑类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土建专业设计和施工的人员以及成人教育的师生参考。
本书就混凝土用原材料质量、各类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应用时混凝土的质量检验等几个主要方面,将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概念、习惯做法和违规操作列为“禁忌”条目,叙述它们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为“原由”,指出消除这些不良后果的正确方法和措施(包括执行规范、规程)为“解禁”,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为便于查阅使用,全书分为普通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冬期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水下浇筑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道路桥涵混凝土等十一章。内容翔实具体,理论结合实践,是从事工程建设人员的好助手,马可供建筑设计、监理部门及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本教材根据高职高专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采用项目式编写模式,满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改革要求。教材采用近期新的建筑材料规范进行编写,系统介绍了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应用和检测。主要内容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