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7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在城市研究领域内,具有世界影响,知名度很高,但又常遭曲解的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兼具城市和乡村各自优点的田园城市的新型居住形式。并针对当时英国大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用逐步实现土地社区所有制,建设田园城市的方法逐步消灭土地私有制,逐步消灭大城市,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并从经济、社会、行政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本书包含两部分:A部分是臭氧氧化概述,B部分是臭氧的应用。A部分旨在提供臭氧氧化的一般背景,简要地回顾了臭氧的毒理、反应机理和臭氧氧化的工业应用,这为其实验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B部分旨在提供一些如何进行实验和应用的信息。这部分首先讨论了如何进行实验设计、所需设备、分析方法和数据评估,然后探讨了进行上述工作所需的理论基础。其目的在于涵盖臭氧氧化的基本知识,以便为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部分还包含了大量参考文献,以便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臭氧氧化特性。B部分后讨论了臭氧氧化与其他处理过程的组合问题。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以国内外有关同类规范为参考,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多次与科研、设计、施工和使用单位进行交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国内外建筑灭火器配置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成熟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工程实际,经反复讨论、认真修改,后经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7章13节,6个附录,此次全面修订的内容主要包括: 1.增加了“术语和符号”一章:2.增加了“灭B类火灾的水型灭火器”,改变了以往我国的水型灭火器只能灭A类火,不能灭B类火的状况;3.灭火器底部离地面高度从不宜小于0.15m调整为0.08m;4.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标其位置的发光标志;5.A类灭火器配置基准;6.B类灭火器配置基准;7.灭火器的减配系数;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程序;9.将“灭火有效程度”修改为“灭火器的灭火效能和
本书讲述了十章的内容,即行人和车辆的基本知识,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城市道路横端面规划设计,道路线形综合设计,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城市道路路面基本知识,城市桥梁和隧道。本教材在编写中尽量结合我国道路交通规划和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本领域*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在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阐述的同时,在工程知识方面也作了进一步的加强与深化,以利于规划设计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 本书可作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等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上述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参考。
本书是建设机械岗位培训教材之一,内容包括岗位认知、摊铺机基础知识、设备操作与使用维护、安全与防护、工法与标准、施工作业现场常见标志等,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本书既可以作为施工作业人员上岗培训教材,也可作为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学习参考用书。
“安全生产普及知识百问百答丛书(第二版)”将有全新的内容和形式上的设计,会更具有鲜明的特点:(1)以版为基础选定编写组和主编,请安全生产专业的美编原创漫画插图。(2)图文并茂,版式活泼。将采用问答的形式,并附有“法律提示”“相关链接”“血的教训”和“想一想”等相关知识模块。(3)采用双色印刷,增加图书图片清晰度和版式的活泼性。(4)内容简洁而全面,即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该行业或领域的常见的、基础的知识范围,同时每本书的内容更加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 “安全生产普及知识百问百答丛书(第二版)”将重新规划各书种重点内容,重新列纲编写,针对《安全生产法》的相关修订内容和指引方向,根据近年“安全生产月”的宣传、培训教育特点,使之更加符合市场和读者要求。丛书将每页都插入原创漫画,增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6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水质监测;3制水生产工艺;4供水设施运行;5供水设备运行;6供水设施维护;7供水设备维护;8 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9安全。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增加了在线监测、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污泥处理、地下水处理、防雷保护装置及自动化系统等相关内容。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
对城市形态与功能研究是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城市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所导致的城市用地增长、城市空间扩展以及城市结构(包括物质性的和非物质性的)重组.正推动着城市形态的快速演变。吕拉昌、黄茹著的《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市形态与功能演变/北京城市形态与功能的历史演变研究丛书》以城市建设用地及城市外部空间拓展作为切入点,对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市形态与功能演变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历时性研究,着力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市形态与功能演变的轨迹、特征、问题及动力机制.探求城市形态与功能演变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总结北京城市形态与功能演变的基本规律,以期能对今后北京城市形态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本书共分十三章(56节),章为高速公路房建工程监理概论;第二章、第三章为高速公路房建工程质量监理及要点;第四、第五章为工程进度、费用监理;第六章、第七章为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第八章为安全管理;第九章到第十三章为有关高速公路房建工程具体的合同条款、以及监理的岗位职责及监理程序;第十三章附录了实用表格。以上章节全面系统论述了高速公路房建工程监理的三控两管和安全管理的有关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书的编写,汇集了近年来高速公路房建工程监理的丰富经验和总结内容,可在其它高速公路房建工程的建设监理中作为指南和阅读参考。
本规范适用于以景观环境用水、工业用水水源、城市杂用水、绿地灌溉用书、农田灌溉用书和地下水回灌用水等为污水再生利用途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2017-4-1实施。
本书以系统安全为切入点,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建筑消防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内容紧密结合我国现有相关防火设计规范,全面而较系统地介绍了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消防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体包括燃烧基本知识、火灾成因及划分、火灾条件下人员逃生与自救、耐火等级与耐火设计、建筑防火分区、人员安全疏散、建筑平面防火布局、建筑消防系统、防排烟系统、建筑火灾性能化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以具体而翔实的图表和设计实例对建筑消防工程设计进行了阐述,是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性教材。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建筑学、消防工程、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参考教材以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消防行业人员的参考用书,还可以作为国家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培训类参考
本规范适用于单机容量为1000MW 级及以下新建或扩建 的汽轮发电机及燃气轮机发电厂、单机容量为200kW 及以上的水 力发电厂包括抽水蓄能发电厂、核电站的常规岛部分、交流额定电 压为10kV 及以上的变(配)电站包括串补站、直流额定电压为 800kV及以下的直流换流站,以及并网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站 的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
古代排水管道的起源是伴随着城垣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各种排水管道的出现与发展,与当时的城垣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同古代文明的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首先应研究史前城垣的形成、再追溯排水管道的遗存线索,然后进行研究分析。 《中国古代排水管道的起源与发展》依据排水管道的历史文化资料、考古成果,结合排水工程的观点,围绕着封闭型城垣的出现与壮大、社会的发展、古文明的演进、陶文化的发展等,就中国古代排水管道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和论述,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排水管道的种类和发展中的因素、特点、影响,以及它在世界文明进展中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T 260-2011·备案号J1229-20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定,基本技术参数测试方法,采暖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洁净工程,恒温恒湿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T 260-2011·备案号J1229-20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为了推广与普及安全知识,帮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一些常见危险和灾害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基本的、实用的救护与应对方法、措施,
本书以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靠前外规划成果的研究,总结保护工作的成功经验。文章分析了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的历史脉络和现状概况,并对我国相关的规划进行解读,梳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各个
本书在编写上注重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侧重实践应用,反映新技术、新知识。可作为农村公用设施建设的参考用书。
刘世念、尹六寓主编的这本《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技术》是全国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基本要求及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制定的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技术课程标准编写完成的。《
本规程共分7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水解酸化池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安全与职业卫生等。
21世纪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向地下要空间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共识。本书依托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咨询研究项目,由谢和平院士领衔的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核心研究团队,对我国地下空间,特别是我国特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了5年的研究探索,形成了我国特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原创成果。《BR》 本书的特殊地下空间特指资源和矿物开采后形成的地下空间,尤指煤矿、金属矿等固体矿物开采后形成的地下空间,以及水溶法开采盐岩后形成的地下空间。全书以特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主线,以提升特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为目标,首次提出了特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功能定位。在广泛调研我国特殊地下空间容量的基础上,形成了特殊地下空间判识与估算方法,首次绘制了全国生产煤矿井下可利用地下空间分布图、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