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手册》由东方文慧、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编,立足于新时代消防安全的要求,总结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消防安全知识,并经过巧妙的编排与整理,重点突出、针对性强,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使广大读者的消防安全知识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提升。
本书包含两部分:A部分是臭氧氧化概述,B部分是臭氧的应用。A部分旨在提供臭氧氧化的一般背景,简要地回顾了臭氧的毒理、反应机理和臭氧氧化的工业应用,这为其实验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B部分旨在提供一些如何进行实验和应用的信息。这部分首先讨论了如何进行实验设计、所需设备、分析方法和数据评估,然后探讨了进行上述工作所需的理论基础。其目的在于涵盖臭氧氧化的基本知识,以便为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部分还包含了大量参考文献,以便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臭氧氧化特性。B部分后讨论了臭氧氧化与其他处理过程的组合问题。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以国内外有关同类规范为参考,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多次与科研、设计、施工和使用单位进行交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国内外建筑灭火器配置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成熟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工程实际,经反复讨论、认真修改,后经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7章13节,6个附录,此次全面修订的内容主要包括: 1.增加了“术语和符号”一章:2.增加了“灭B类火灾的水型灭火器”,改变了以往我国的水型灭火器只能灭A类火,不能灭B类火的状况;3.灭火器底部离地面高度从不宜小于0.15m调整为0.08m;4.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标其位置的发光标志;5.A类灭火器配置基准;6.B类灭火器配置基准;7.灭火器的减配系数;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程序;9.将“灭火有效程度”修改为“灭火器的灭火效能和
《市政工程质量检测》自2010年开始进行 基于工作过程 的课程改革,本书是配合行动教学的引导课文,是学生学习用书。改革后的课程内容以市政一线的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选取了路基、路面、基层、地基、桥梁、管道等施工过程中检测频率高、仪器设备先进、检测方法科学的13个实验检测任务,将基本概念、实验原理、数据处理、评定规则等融合在检测任务中。实验原理、基本概念等内容主要采用了引导问题的方式,以利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具体的实验步骤,仍然沿用了传统教材方式给予详细列出,以规范学生的操作。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的基本概念和专业知识,对相关制图标准和建筑给水排水的基本知识做了简要的介绍,重点对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的阅读方法、要领和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讲解,同时列举了大量的给水排水施工图图例和工程实图,并结合这些图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读,以便读者能在短时间内掌握给水排水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本书适合从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相关技术和施工作业人员阅读,对相应专业院校的师生也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土方施工和基础施工测量、基坑施工监测、民用建筑主体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建筑装饰与设备安装施工测量、建筑小区市政工程施工测量、建筑主体施工变形监测、竣工测量与竣工图编绘以及有关的附录。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554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适用于以景观环境用水、工业用水水源、城市杂用水、绿地灌溉用书、农田灌溉用书和地下水回灌用水等为污水再生利用途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2017-4-1实施。
本书是建设机械岗位培训教材之一,内容包括岗位认知、摊铺机基础知识、设备操作与使用维护、安全与防护、工法与标准、施工作业现场常见标志等,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本书既可以作为施工作业人员上岗培训教材,也可作为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学习参考用书。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B013]6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设计;5.施工;6.质量验收;7.养护。
城市给水系统短期和中长期需水量预测,是保证给水系统安全运行,实现科学管理与调度以及进行合理规划所必需的重要内容。它是现代给水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全书共分8章,详细介绍了城市需水量预测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方法。*章介绍城市需水量预测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方法,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阐述了趋势外推预测方法、回归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灰色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组合预测模型等预测理论方法,并论述了城市需水量预测方法的*发展,第八章介绍了城市需水量预测模型选择的问题。本书适用于从事供水调度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规划的设计人员、给水领域的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
“安全生产普及知识百问百答丛书(第二版)”将有全新的内容和形式上的设计,会更具有鲜明的特点:(1)以版为基础选定编写组和主编,请安全生产专业的美编原创漫画插图。(2)图文并茂,版式活泼。将采用问答的形式,并附有“法律提示”“相关链接”“血的教训”和“想一想”等相关知识模块。(3)采用双色印刷,增加图书图片清晰度和版式的活泼性。(4)内容简洁而全面,即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该行业或领域的常见的、基础的知识范围,同时每本书的内容更加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 “安全生产普及知识百问百答丛书(第二版)”将重新规划各书种重点内容,重新列纲编写,针对《安全生产法》的相关修订内容和指引方向,根据近年“安全生产月”的宣传、培训教育特点,使之更加符合市场和读者要求。丛书将每页都插入原创漫画,增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6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水质监测;3制水生产工艺;4供水设施运行;5供水设备运行;6供水设施维护;7供水设备维护;8 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9安全。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增加了在线监测、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污泥处理、地下水处理、防雷保护装置及自动化系统等相关内容。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
本规范适用于以景观环境用水、工业用水水源、城市杂用水、绿地灌溉用书、农田灌溉用书和地下水回灌用水等为污水再生利用途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2017-4-1实施。
本手册共分 基本要求 、 一般作业人员 、 特殊作业人员 、 特殊环境作业 、 驻地建设及临时设施 、 路基工程施工 、 路面工程施工 、 桥梁工程施工 和 隧道工程施工 九个章节,以问答形式提炼了各作业工种和作业工序通用的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各单位在使用本手册交底时,还应结合各工程实际特点补充相关内容。
本书首先反思了诸多现代城市空间同质化,记号化,全球化的问题,充分解析了地域识别性(包含可视性,场所感,空间生存性)和可持续性(含环境,社会,经济三层面)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崭新缜密的分析结构基础(第1章),然后客观比较了瑞士和日本两国城市更新的实例(第2,3章),并加入了瑞日城市规划各立场人员的采访,深入剖析了实例的开发过程中地域识别性与可持续性的关系(第4章),*后通过作者缜密而系统的总结梳理(第5章),论证了利用国家及地域的特性进行城市更新,进而实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城市规划恢复人的主体性,让人们真正感受到统合时间和场所的,感受到在可持续发展性城市空间中的幸福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项目管理办公室编*的《供热计量改革百问》以问答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供热计量改革的背景和意义、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组织管理、群众工作、相关技术、示范经验等方面的问题。书中既有知识性介绍,也有问题解答,可作为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的工作手册,既适合政府主管部门和技术管理人员参考,也适合从事建筑节能、供热等领域的设计施工建设单位查阅,同时也可以作为居民和学生的知识性读物和培训教材。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城市规划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城市规划原理》共分十章,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两大部分。内容有城市规划的任务与工作阶段,城市性质与规模,城市各组成要素的规划布置,城市总体布局,城市工程规划,居住区与城市中心详细规划,城市规划中的社会与经济问题研究。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等。《城市规划原理》内容比较全面、系统,并浅显易懂,可作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技术(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用书,同时也是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复习参考辅助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这本由孙彤宇著的《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模式研究》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建设中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脱节、城市公共空间缺乏活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模式——“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模式”,并对这一模式的操作范围、设计原则,以及相关的城市规划控制措施等进行了研究。《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模式研究》可供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建筑院校师生以及城市规划管理者学习参考。
本书分析了当前大城市快速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通病,以及在大数据和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发展所必须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建设智慧型城市;描绘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蓝图并剖析了智慧城市在国内及国外一些城市中的建设实践,从而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之路。
茅以升著的《桥梁史话(精)》论述桥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介绍我国历代的名桥、古桥,记录其修建简史、结构特点以及历史维修经过,赞誉历代“桥工”、桥匠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并追溯有关桥的轶闻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