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这个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是耳熟能详的词汇了。然而在日本,伴随着 城市规划 诞生的 社区营造 一词也已经被广泛使用以久。 社区营造 一词蕴含了市民或居民持续地为自己的社区进行营造活动的意思。社区营造在与粗犷又强硬的城市规划之间,时而争斗,时而互补的过程中,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通过社区营造为日本的城市增添了更多舒适宜人的场所。同时在这段历程中也诞生了许多 社区营造的工作 。本书整理了日本的社区营造方面工作的全貌,但在社会环境和城市规划手法与日本截然不同的中国社会,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本书并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在条条框框地阐述 工作意味着什么 。书中收录的是,许许多多日本的社区营造专家们,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是如何从事相关工作的故事。
本书初版于1889年,是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经典著作,被各种城市设计思潮与实践所援引,在多方面影响与改变了现代城市设计,并为现代城市设计打开了新方向。 该中译本译自德语区的通行版本,即德文版第四版,书中还收录了西特讨论城市绿地的一篇重要文章《大城市绿地》。 作者考察了大量古老优美的城市,对传统城市空间形态进行系统研究,对现代城市人文精神的缺失进行批判,提炼出城市设计的艺术性原则与手法,并给出现代城市的改良原则及实际案例,为城市设计实践人员提供了有效建议。
07FS02《防空地下室给排水设施安装》国家建筑标准图集提供了防空地下室常用给排水设施安装详图,主要包括进、出工程管道、防护密闭套管、防护阀门、给水设备、电热(开)水器、水箱、手摇泵、洗消冲洗栓、防爆地漏、卫生设备、油管接头井、油泵、日用油箱等设施的安装。 图集可供设计人员在设计文件中直接引用,施工单位可按图集施工。
《隐形逻辑:香港,亚洲式拥挤文化的典型》主要讲述了:香港之所以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大都会,是因为同时兼备了两个条件:超高密度和亚洲性。这是一部关于高密度状态下都市状况的研究文本,以香港为研究对象。不是常见的、关于城市的人文式个人情怀吟咏,亦非政府或者规划部门对于城市建设的官方总结,而是以开放建筑学的专业视点,对于以香港为代表的“亚洲式拥挤文化”的详细解读。
我们迎来了必须要设计造型新颖的大型建筑的新时代。大型建筑应该如何与场所连接,这是建筑行业大的课题。建筑体量很大,会给人一种漂浮在环境中的感觉。无论如何,都会让人觉得有一个巨大的异物出现了。 究竟该如何消除这种违和感呢?我想向年轻人传授这种方法 ,这就是隈研吾撰写《场所原论II 》的初衷。隈研吾一边探索自身拼尽全力解决 大问题 的方法途径,一边将问题的解决过程以报告的形式写成此书。本书以建筑如何与场所相连为主题,将全书分为4个部分:粒子、孔、倾斜、时间。隈研吾不是在批判大型建筑,而是想坦率地告诉大家其中的艰辛,以及与多才多艺的合作伙伴共事是多么重要。建筑与场所相连的方法,有形态论,也有团体论。如果二者可以相辅相成,自然与人便可以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07FD01是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防空地下室电气设计示例》04FD01的修编,此次修编重点在贯彻执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增加了防护单元常用的供电系统方案。后通过三个工程示例,示范防空地下室工程电气专业施工图的设计深度,满足工程设计、审查及管理部门的使用要求。 07FD02是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防空地下室电气设备安装》04FD02的修编,增加了防空地下室电源配电柜(箱)布置图、智能型通风方式信号控制电路图等。体现了新技术、新工艺等特点,内容充实、设计合理,便于设计选用和施工安装。
..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列研究生教材: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第3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列研究生教材: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第3版)》分3篇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处理新技术、生物膜法好氧生物处理新技术、自然法生物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新技术、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第二代厌氧生物反应工艺、第三代厌氧生物反应工艺、两相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回用新技术及其他一些生物处理新技术等。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列研究生教材: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第3版)》理论
《市政工程(第2版)》一书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规范编写,全书结构体系完整,内容简明,重点突出,充分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本书包括道路工程、城市桥梁工程、管道工程3部分内容。 本书可作为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城市道路设计》涉及道路网规划、道路几何设计以及各种与道路交通密切相关的市政设施的规划设计及协调内容,是在《公路勘测设计》内容基础之上,针对城市道路特点而进行的扩展和延伸。2011年《城市道路设计》(第二版)出版以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所重新建立了城市道路建设技术标准体系,设计方面,以《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为龙头,先后颁布实施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等一批新的规范;其次,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快速公交系统(BRT)和城市有轨电车系统正在逐步推广应用,而这些新型交通系统都需要布置在常规的城市主干路和次干路上,必然会对道路规划、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再次,我国目前大力倡导的 海绵城市 建设也给城市
《给水工程毕业设计范例》系统地介绍了给排水 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华北地区东方市的给水工程》毕 业设计计算内容、计算方法和步骤。主要内容包括: 取水工程、水处理和输配水工程。全书共分10章,由 结论、输配水工程设计计算、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与方 案校核、地表水取水工程设计、地表水净水厂设计、 地表水二泵站设计、地下水取水工程设计、地下水净 水厂设计、地下水二泵站设计和设计总概算及制水成 本构成,书后附设计图。 《给水工程毕业设计范例》可作为给排水科学与 工程、环境工程专业规划教材,也可供上述专业本科 毕业设计参考。本书由杜茂安等主编。
尹海伟、罗震东、耿磊编*的这本《城市与区域规划空间分析方法》以城市与区域规划空间分析方法为核心,针对城市与区域规划实践工作需求,以GIS 、RS、SPSS等软件平台为支撑,从经济地理空间格局、自然生态环境本底特征、土地利用动态演化三个方面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提供了分析框架与案例借鉴。 本书着重介绍空间分析方法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是探讨新时期如何将空间分析方法*好地融入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一次综合尝试。本书可供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教育、实践工作者参考。
......
本书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来讲解现代乡村住宅的建造方法,直面乡村居民,指导其真正地参与住宅建 造,甚至是指导施工过程,使他们将住宅建筑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上当受骗,浪费钱财。随书附带一张 二维码,扫描即可进入武汉创鼎国瑞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官网获取本书案例图片、DWG文件以及典型乡村住宅设计施工 图纸,方便学习使用。本书不仅适用于村镇居民,同时也是建筑承包商、村镇建房施工员、村镇(乡)基层干部、村镇 土地建筑管理决策者、大中专设计专业学生和设计师参与乡村住宅设计与施工的学习参考读物。
《交往与空间》一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吸引了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尽管欧美各国的具体条件与中国有很大不同,但本书所讨论的问题是世界性的,我们一定会从气扬·盖尔先生的研究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促进我国城市规划和设计水平的提高。本书中文第四版是根据2001年的近期新英文版翻译出版。 本书供从事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的人士等。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识读”主要介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主要包括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总平面图的识读,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平面图的识读,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系统图的识读等内容,并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常见详图及卫生设备安装详图做较详细介绍。
本图集为修编图集,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和《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 169-2012进行编制,替代05MR203《城市道路 人行道铺砌》,适用于我国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级城市道路人行道、步行街、砌块铺砌工程(透水人行道除外)的设计与施工。 主要内容包括路侧带配置图、人行道结构图(有停车、无停车)、步行街结构图、钢筋混凝土树池边框及材料数量表、花岗岩树池边框、树池内盖大样图、普通型砌块砖铺装样式、连锁型砌块砖铺装样式、检查井处铺砌大样图等。设计人员可以直接选用,施工人员可照图施工。
本书是一本全面展现当代广州国际移民区社会空间景观的科学专著,通过采用城市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多种研究方法,对珠三角地区的全球化地方响应和政府管治以及其间出现的中非社区互动与关联等各方面问题进行了全面解析,系统呈现了广州国际移民区丰富多彩的社会空间景观。本书可作为城市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出入境管理、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管理者的参考读物。
本书共7章,系统论述了我国供水事业的发展和水质标准的提高;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及其组成;国内外供水管网系统二次污染状况;管网系统二次污染的原因及分析;出厂水水质不稳定产生的污染与防治;供水管网系统二次污染防治的方法与对策;加强管网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等。本书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书中的资料和数据来自实践,是经过实测和调查研究取得的;应用性强,阐述的防治二次污染的对策和方法可应用于实际中,使用证明是行之有效、切实可靠的;系统性强,不仅系统地论述了从城市管网系统的组成到运行维护管理,更主要的是详细地阐述了城市管网系统中产生二次污染的原因与防治对策;内容新颖,基本上采用近期的资料和数据,特别指出了水质不稳定是污染的实质所在,是目前防治二次污染深入研究的重点;本书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内容针对
人口老龄化是2l世纪全球性社会难题,但在中国 情况尤其特殊。鲍莉、张玫英编*的《老得其所(城 市既有社区适老化*新策略研究以南京为例)》出版 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智慧型社区居家养 老居住模式实证研究”(51178095)及“江苏高校品牌 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支持,以南京市为例,针对 *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居家养老”居住模式展开策 略性研究。借助社会学、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在 大量一手问卷与数据的统计分析之上,通过实证调查 总结老年人的养老现状、户外活动特征、居家养老服 务设施与服务空间的特点,从现状研究、空间*新到 技术设施等不同层面,提出针对城市既有社区的系列 适老化*新的设计策略与技术方法,为应对城市老龄 化问题提供建筑学维度的思考与参考。 本书可供建筑学及城市规划专业人员、从事社会 学研究的学者以
08SS523《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是为了推广新技术(产品)而新编的国标图集。图集适用于建筑小区范围内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外径不大于800mm、埋设深度不大于6m、不下井操作的塑料排水(雨、污水)检查井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保养。 图集中包括检查井、排出管汇合连接、跌水井、水封井、三种单箅雨水口和明沟雨水口等的内容。总说明中详细介绍了井座、井筒、配件、井盖等部件的设计选用和开挖、安装、回填等施工要求。图中分别编制了常用各种检查井的部件组合图;井盖、雨水口、基础及回填的施工图;各种部件的外形图及规格尺寸表;检查井力学计算例题及图表。上述内容可供设计人员选用,施工人员搭配和选购部件及指导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