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l.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维护作业;5.井下作业;6.防护设备与用品;7.事故应急救援。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l.增加了涉及安全方面的共性要求;2. 维护作业 中增加了 开启与关闭井盖 、 清掏作业 等内容;3.增加了 事故应急救援 等内容。
《供水管道工1 基础知识及常用管材、设备 /村镇供水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训丛书》是《村镇供水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训丛书》中的《供水管道工》系列第1分册,详尽介绍了村镇供水管道工的基础知识及常用管材、设备。全书共分3章,包括村镇供水管道工基础知识、供水常用管材及其附件、供水常用设备等内容。
中国供水服务评级指标体系(1.1版)根据特许经营模式下的政府市场监管体系的三方面内容,针对用户、企业和政府均比较关注的方面,选择四个关键性的复合指标作为突破VI进行研究,包括用户服务指数、水质合格率、供水能力指数、供水绩效指数;并根据各项指标对企业服务水平的客观反映进行权重合理分配,形成综合绩效评价指数,评价结果将作为供水服务评级的主要依据。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防水材料;5.防水设计;6.防水施工;7.质量验收。本规程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30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3年12月1日起实施。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实现水质监测的自动化和现代化,以期达到地表水水质预警监测、污染源总量监测与控制的目的,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的研制生产以及性能检验、选型使用、日常校核等方面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暂无内容简介。。。。。。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实现水质监测的自动化和现代化,以期达到地表水水质预警监测、污染源总量监测与控制的目的,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的研制生产以及性能检验、选型使用、日常校核等方面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实现水质监测的自动化和现代化,以期达到地表水水质预警监测、污染源总量监测与控制的目的,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pH水质自动分析仪的研制生产以及性能检验、选型使用、日常校核等方面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本书系统地分析了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特别注重密切联系我国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的实际,深入分析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全书共分11章,内容包括:绪论、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的目标控制、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的的组织、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阶段监理、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招标阶段监理、给水排水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和涉外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
本书为村庄整治技术手册之一。书中结合《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 5044—2008)的相关内容,简要介绍了村庄排水类型、排放标准、排水系统、适合农村污水特征的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以及几项工程实例。可供各省、市、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村庄整治管理人员;农村基层建设技术人员;各镇、乡、村领导学习参考。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实现水质监测的自动化和现代化,以期达到地表水水质预警监测、污染源总量监测与控制的目的,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的研制生产以及性能检验、选型使用、日常校核等方面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给水设施与水质处理》为村庄整治技术手册之一。书中依据《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的要求,对村庄给水设施及水质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主要内容有:给水方式;水源;集中式给水工程;分散式给水工程;特殊水处理;工程实例分析。可供各省、市、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村庄整治管理人员;农村基层建设技术人员;各镇、乡、村领导学习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和污水中硝酸盐氮的气相分子吸收测定方法。 本标准为首次修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宝钢环境监测站、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上、上海市宝山区环境监测站、江苏省张家港市环境监测站、辽宁省庄河市环境测站、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暨淳安县环境监测站。 本标准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11月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本标准规定了总氮的气相分子吸收测定方法。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宝钢环境监测站起草。 本标准国家环保总快局2005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本规范适用于以景观环境用水、工业用水水源、城市杂用水、绿地灌溉用书、农田灌溉用书和地下水回灌用水等为污水再生利用途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2017-4-1实施。
本大纲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市政工程施工与给水排水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随着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市政工程行业急需大量懂技术、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本大纲在分析各职业岗位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基础上,将中等职业学校市政工程专业实训教学分为八个实训项目,包括市政工程材料与土质检测、测量、道路、桥梁、管道、造价、资料和施工岗位实训共八门实训课程。 通过本专业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从事市政工程现场施工和管理的基本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施工员、资料员、质量员、安全员等职业资格要求,以及试验工、测量工等工种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满足学生毕业后职业生涯发展的
尹六寓编著的《供水管道工》是《村镇供水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训丛书》中的《供水管道工》系列**分册,详尽介绍了村镇供水管道工的基础知识及常用管材、设备。全书共分3章,包括村镇供水管道工基础知识、供水常用管材及其附件、供水常用设备等内容。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写,内容既简洁又不失完整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村镇供水从业人员岗位学习参考,亦可作为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的培训用书。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及污水中氨氮的气相分子吸收测定方法。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宝钢环境监测站、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上海市宝出区环境监测站、江苏省张家港市环境监测站、辽宁省庄河市环境监测站、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暨淳安县环境监测站。 本标准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11月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自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