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含两部分:A部分是臭氧氧化概述,B部分是臭氧的应用。A部分旨在提供臭氧氧化的一般背景,简要地回顾了臭氧的毒理、反应机理和臭氧氧化的工业应用,这为其实验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B部分旨在提供一些如何进行实验和应用的信息。这部分首先讨论了如何进行实验设计、所需设备、分析方法和数据评估,然后探讨了进行上述工作所需的理论基础。其目的在于涵盖臭氧氧化的基本知识,以便为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部分还包含了大量参考文献,以便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臭氧氧化特性。B部分后讨论了臭氧氧化与其他处理过程的组合问题。
本规范适用于以景观环境用水、工业用水水源、城市杂用水、绿地灌溉用书、农田灌溉用书和地下水回灌用水等为污水再生利用途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2017-4-1实施。
古代排水管道的起源是伴随着城垣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各种排水管道的出现与发展,与当时的城垣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同古代文明的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首先应研究史前城垣的形成、再追溯排水管道的遗存线索,然后进行研究分析。 《中国古代排水管道的起源与发展》依据排水管道的历史文化资料、考古成果,结合排水工程的观点,围绕着封闭型城垣的出现与壮大、社会的发展、古文明的演进、陶文化的发展等,就中国古代排水管道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和论述,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排水管道的种类和发展中的因素、特点、影响,以及它在世界文明进展中的历史意义。
《给水设施与水质处理》为村庄整治技术手册之一。书中依据《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的要求,对村庄给水设施及水质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主要内容有:给水方式;水源;集中式给水工程;分散式给水工程;特殊水处理;工程实例分析。可供各省、市、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村庄整治管理人员;农村基层建设技术人员;各镇、乡、村领导学习使用。
《净水工艺》是供水企业职工培训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为5章。靠前章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水源水质分类、特点及饮用水水质标准等;第2章为“给水工艺”,主要内容包括常规处理、生物预处理、深度处理及微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标准是在广泛吸收国内外有关产品技术标准和制造工艺、对国内外部分产品进行了水力特性测试,并进行了工程验证后制定的。 本标准附录B、附录c、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泰宁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瑛、王文海、吴俊奇、赵世明、阮培彦、余雪松。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和代号;3.基本规定;4.技术准备;5.地下管线探查;6.地下管线测量;7.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建立;8.成果验收与提交。本规程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靠前59
《净水工艺》是供水企业职工培训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为5章。靠前章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水源水质分类、特点及饮用水水质标准等;第2章为“给水工艺”,主要内容包括常规处理、生物预处理、深度处理及微
在中韩环境合作框架协议下,由韩国环境部和技术振兴院资助,针对中国农村饮用水现状,中国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与韩国(株)迪恩普尔合作,于2005年8月至2007年11月在太湖农村地区开展了“反渗透膜处理技术开发——农村饮用水处理”研究课题。该课题在江苏省宜兴市大浦镇选点,研制以反渗透膜为主,超滤、微滤膜等处理技术组合的饮用水深度处理试验设备(pilot plant),分别在井水、河水、自来水取水点安装、调试、运行。设备连续运行状态良好,井水、河水、自来水厂出水经过深度处理后,产品水达到优质饮用水。2007年春季太湖蓝藻暴发,为课题提出新的研究目标。为了解决富营养化有机复合污染水源的深度净化,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日处理10t的曝气生物滤池与反渗透膜组合设备,安装在中国科学院太湖研究站。进行为期10个月运行
为了满足给水排水设计、施工人员对于给水排水工程数据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作者(夏怡)根据 和行业的 标准、规范和规程编写了此书。《给水排水工程常用数据速查手册》共11章,内容包括基本数据与常用图例,常用材料,常用工、机具,取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室外给水排水工程,常规给水处理,工业给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给水排水工程造价。 《给水排水工程常用数据速查手册》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供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
为了更好的促进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职业技能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我国职业技能发展水平,让广大青年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展示技能,本书编委会组织很好专家、老师编写了《世界技能大赛训练导则》。《水处理技术》是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