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海底管道工程质量验收的指导性著作。包括海底管道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质量验收依据,规定了验收要点、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和验收标准。本书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海洋工程和海底管道的发展概况,海底管道工程质量验收概述,海底管道设计阶段的质量验收内容,海底管道陆地预制建造阶段的质量验收内容,海底管道的安装和质量验收内容以及具体工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 本书适用于中国海域内新建的海底管道的设计、建造、检验、安装和调试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本书涵盖了近海管道工程设计、安装与维护等方面内容,包含基本设计信息、管径与壁厚、管道的水动力稳定性、管道跨越、操作应力、立管设计、管道外腐蚀防护、管道保温、挠性管道概论、管道安装方法、安装弯曲应力控制、管道海底稳定性的控制、管道测试和预投产、流动保障、清管作业、基于状态的维护介绍、管道振动和基于状态的维护等。
本书以中国城镇供热协会2017年起启动的供热企业会员单位统计工作中获得的企业基础信息、经营信息、能耗水平等内容为基础,协会对所有统计数据重新整理分析后得出供热行业整体情况信息。本书内容根据2020-2021供暖季的企业统计数据分析整理,一部分数据以2017-2018、2018-2019、2019-2020、2020-2021四个供暖季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包括我国城镇供热行业概况、行业经营数据、各地重要运营指标、行业能耗水平、企业能效 经验介绍等内容,为我国供热系统技术机制体制改革、供热行业制定发展方向、供热企业创新发展等提供参考资料。
书稿主要内容包括综合管廊规划、综合管廊设计、综合管廊施工、综合管廊运维与管理、综合管廊投融资研究等部分。在书稿的每个部分都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读者对象可包括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与学生。
本书组织了一些多年从事水暖专业设计的人员,结合他们多年的设计实践,对水暖专业设计中的常见错误进行了系统的汇总分析,以便引起大家的重视,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做些工作。本书主要面向水暖设计专业初学者和刚从事水暖设计的人员。本书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相关专业的大中、专学生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智慧供热是当前供热行业发展的新兴热点方向,本书共分为两篇,上篇是理论技术篇,系统论述智慧供热的背景意义、概念,技术与系统等理论,以及各项供热业务的智慧化内容,以便于统一行业的观念和认识;下篇为实践案例篇,涵盖供热企业、生产厂商的观点以及很好实践经验。其中,上篇又分为9个章节,章是总报告,系统论述智慧供热的发展背景、意义、理念、技术、价值等内容,以便于统一行业的观念和认识;第2章是技术章节,论述和研究智慧供热的相关技术;第3章论述和研究支撑智慧供热的信息系统;第4章研究保障智慧供热的信息安全问题;5、6、7、8四个章节分别研究智慧供热与规划建设、生产管理、民生保障、政府决策等各项业务结合的具体内容;第9章对智慧供热的发展进行展望。
本书内容主要针对工程建设中地下水可能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与环境问题,以工程地下水降水为研究对象,从地下水水文参数计算、工程地下水井点降水方法、深基坑工程降水、地下水监测及水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书中内容,给出了部分工程降水实例和习题,并介绍了数值模拟在工程降水中的应用。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防灾、水文学与水资源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防灾、水文学与水资源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防灾、水文学与水资源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防灾、水文学与水资源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
本书内容主要针对工程建设中地下水可能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与环境问题,以工程地下水降水为研究对象,从地下水水文参数计算、工程地下水井点降水方法、深基坑工程降水、地下水监测及水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书中内容,给出了部分工程降水实例和习题,并介绍了数值模拟在工程降水中的应用。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防灾、水文学与水资源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防灾、水文学与水资源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防灾、水文学与水资源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防灾、水文学与水资源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工程项目管理》围绕着地下管线探查、测绘、成果建库、管线图计算机编绘、信息系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技术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和体会,系统地介绍了各项工作内容、特点、程序和技术方法等,把物探技术、测绘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该书内容全面、丰富,具有科学性、指导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结晶,可供从事地下管线探测与监理以及系统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使用。全书由洪立波、李学军负责策划、组稿和统稿与审定。
本书一方面从盾构区间施工环境条件出发,系统研究了复合地层条件下大型地下工程长距离开挖中盾构机选型、刀盘刀具选型、渣土改良、管片优化以及隧道施工应用技术,结合现场调查、现场监测、理论分析、三维全仿真数值模拟等多种技术手段,针对本工程施工的关键节点深入剖析,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城市湿地复杂地质条件下复合盾构超长距离施工技术。另一方面,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手段全面研究非开挖长大管线施工关键技术,着力于盾构隧道结构内大直径管道的运输、安装、对接等重要工序,旨在完善大直径管道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与品质提升。可为当前同类型诸多城市中的供水管道施工提供宝贵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