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按照教育bu关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教材建设的总体要求及有关国家规范、行业标准,为适应国家《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建城(2020)111 号〕的政策和要求,满足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与管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共分为8 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认知、供水管网基础知识、管网漏损分析指标与计算方法、供水管网漏水声波探测、供水管网漏水非声波探测、供水管网压力调控、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供水管网漏损智能监测。 本书结构合理、知识全面,可作为高等院校市政管网智能检测与维护、市政工程技术、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应用型本科、中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供水管网漏损探测技术从业人员的培训用书。
本书包括15章,分别是:城市燃气安全工程概述、城市燃气质量与输配设施、燃气泄漏与扩散、城市燃气设施风险辨识与评估方法、城市燃气设施安全风险因素与指标、城市燃气风险管控、燃气系统物联网与智能感知技术、城市燃气泄漏监测检测、城市燃气设施检验检测、城市燃气管网运行模拟与安全防控系统、城市燃气生命线安全运行技术平台、城市燃气系统安全运行、城市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城市燃气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城市燃气安全法规与制度。本书系统地梳理和全面总结了城市燃气安全领域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城市燃气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过程中安全保障的近期新技术和创新成果,突出技术的科学性、实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书可供地方政府尤其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安全领域的行政主管部门、科研机构使
管廊是将城市生活所必需的供水、供电、照明、通信、燃气、热力、雨水、污水等管线集成于地下隧道空间,实施统一管理,有效改善生命线工程的运营及维护,从而有力地保障城市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正常进行,是增强现代城市韧性的有效手段。 自2015年8月10日,国务院发布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管廊工程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在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基于此,本书拟对以往建设经验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同时,在编写中也注意广泛吸收当前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力求体现行业的*发展水平。
与其他运输媒介相比,埋地管线的危险性较低,对环境的破坏性也较小。管道能避免运送产品蒸发到大气中,减少污染,通常可减少运送产品的损失和损害。埋地管道的结构力学很复杂,这体现于土壤和管道质检的相互作用,二者有着迥然相异的性质。土壤埋设特性的不精确往往高到无法进行复杂的分析。本书集美国数十年研究成果,重点阐述管道力学原理的专著。本书详细介绍了管道的变形、管土作用、管道应力、管环刚度、管环稳定性、管纵向力学等基础理论和机理研究,为读者完整地呈现了理论计算过程和背景知识。本书还提供了计算案例,以及设计了计算题及解答。通过学习此书,可快速而清晰地掌握管道力学的基本知识、设计理论以及理论应用。
本书以城镇给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工艺及设备为主线,主要介绍了管道修复预处理设备、管道检测技术与设备、注浆修复工艺及设备、原位固化修复工艺及设备、紫外光固化修复工艺及设备、机械制螺旋缠绕修复工艺及设备、热塑成型修复工艺及设备、喷涂修复工艺及设备、穿插法修复工艺及设备、碎(裂)管法管道更新技术及设备、非开挖修复其他通用设备,旨在为读者呈现非开挖现有工艺特征和专用设备。本书具有贯穿技术、标准和施工的特色,对施工技术与装备进行了深入解析,可供给排水领域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市政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袁国汀主编的《城镇天然气管道工程手册(设计 材料施工)》包括设计、材料、施工3部分。设计部分 包括:城镇天然气及性质;城镇天然 气用气负荷;城镇天然气输配系统;调压、计量及调 压设施;天然气庭院、室内管道; 天然气管道的架空敷设;天然气管道的水力计算。材 料部分包括:管道材料;钢制管法 兰、垫片、紧固件;管件;阀门;管道附件、型钢及 焊条。施工部分包括:城镇天然气 管道的埋地敷设;钢质管道的防腐;架空天然气管道 安装;试压与验收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天然气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管 理、维护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 业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对近六年来火电供热和灵活性领域相关工作的总结。第1章对当前背景形势下我国电力系统转型与供热、火电灵活性现状、火电机组灵活性深度调峰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表明了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章主要对火电机组供热改造技术进行从技术方案、技术适用性进行了相关介绍,并加以实际案例进行了说明。第3章分别从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发电机系统、控制系统、环保系统、能几个方面对灵活性能力提升相关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第4章和第5章分别从机组改造调试及相关试验方法进行全面细致的介绍。附录中根据机组灵活性改造的相关工作,列举了一台机组前期咨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工程的调试方案及调试报告、考核试验及考核报告等一览子工程实例。该书主要阅读对象为电力行业从业技术人员,可为推动我国煤电行业转型发展、有序推动 三
本书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对城镇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行与维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其中涵盖城镇燃气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从钢管的焊接连接、管道的腐蚀防护与保温、燃气管道及附属设备的安装、燃气管道安装质量监督检验、管道的试验与验收开始,直到燃气管道安全运行、管道的维护管理、抢修的全过程内容,还包括在用燃气管道的检验、门站和储配站的安全运行、调压装置的使用与维护、室内燃气管道的使用与维护、燃气管道的破坏与事故处理等内容。
《指南》共分9章,主要对城镇供热产品标准进行了归纳和梳理,总结了城镇供热系统产品设计、选型、使用和管理维护等环节的应用经验,对于城镇供热产品标准的应用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1章介绍我国供热行业的发展、供热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供热产品的重要性;第2章概述国内外供热产品标准的发展现状;第3章至第8章结合相关产品标准分别介绍管道及附件、阀门、设备及装置、补偿器和保温材料等产品的结构、材料、性能要求、现场检测、设备选用要求,使用、管理及维护要求,总结分析标准应用和产品使用中的主要问题;第9章展望供热产品的未来技术发展、标准化需求与机遇。
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开展第二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建协函[2018]52号)的要求,本规程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 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2.术语;3.材料;4.设计;5.施工;6.质量验收。本规程由中国建筑业协会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由黄梅丹主编的《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手册》包括16章,分别是:概述;施工准备;土方工程;管材、附件及管道加工;埋地管道施工;管道的防腐和保温;管道附属设备安装;穿越、跨越下程施工;场站施工;用户燃气工程施工;信息化工程;工程竣工验收;管道置换与运行管理;管道不停输施工;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施工组织设计及网络计划技术。文后还有附录。内容简明扼要,实用性强。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燃气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工作的人员使用,也可以供大专院校专业师生参考。
《通风工程学》为首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 规划教材”“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本书是其第2版。与 版相比,总体量相差不大,但全面优化调整了全书知识体系、内容体系、结构体系。第2版除绪论外,按内容将全书23章分为3篇,即“基础篇”“工程篇”和“专题应用篇”。其中,第Ⅰ篇为基础篇,分为4章,介绍了作业场所有害物来源、危害及其控制标准,湿空气的物理性质与焓湿图及其应用,通风空调基本方程,粉尘和气溶胶的特性。第Ⅱ篇为工程篇,分为11章,介绍了通风空调系统及设备,包括全面通风、自然通风、局部排风、空气幕,除尘机理、除尘系统与除尘设备,有毒有害气体的净化原理与方法,通风空调负荷计算、系统设计与主要设备选择方法及施工、测定、调试、竣工验收与运行管理。第Ⅲ篇为专题应用篇,分为8章
章 绪论\\t1第二章 管槽明挖支护设计与施工\\t6第三章 沉井设计与施工\\t第四章 顶管设计与施工\\t4.1 发展概况\\t804.1.1国外顶管发展概况\\t804.1.2 顶管发展概况\\t814.2 顶管分类\\t834.3 顶管设计\\t864.3.1顶管井设计\\t864.3.2后座墙设计\\t904.3.3顶管结构设计\\t944.4 顶管施工技术\\t1034.4.1顶管施工工艺\\t1034.4.2顶力估算\\t1054.4.3顶管施工质量要求\\t1084.4.4顶管施工质量保证措施\\t1084.4.5顶管施工安全保证措施\\t1094.5 常见问题及对策\\t110第五章 BIM在地下排水管道工程中的应用\\t1205.1 引言\\t1205.2 BIM技术的特点和作用\\t1215.2.1BIM技术的特点\\t1215.2.2BIM技术的作用\\t1215.3 BIM在地下排水管道工程中的应用分析\\t1225.3.1服务对象\\t1225.3.2软件选择\\t1225.4 应用实例\\t1235.4.1工程概况\\t1235.4.2三维设计\\t1245.4.3施工技术交底\\t1285.4.4模拟分析\\t1315.4.5进度管理\\t1315.4.6成本管理\\t1315.4.7运维管理\\t131
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开展第二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建协函[2018]52号)的要求,本规程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 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2.术语;3.材料;4.设计;5.施工;6.质量验收。本规程由中国建筑业协会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