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应对水源突发性污染的城市供水应急处理的技术要求和国内外应急处理技术的发展情况,首次建立了由以下六类应急处理技术组成的城市供水应急处理技术体系,包括:应对可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吸附、应对金属非金属污染物的化学沉淀技术、应对还原性污染物的化学氧化技术、应对微生物污染的强化消毒技术、应对挥发性污染物的曝气吹托技术、应对藻类暴发的综合应急处理技术等。全书内容翔实权威,对我国饮用水相关标准中全部149种有毒有害污染物研究了备选应急处理技术。 本书可供各大供水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作为专业指导书使用。
本书为2023年工程规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讨会以 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韧性 为主题展开。本书收录了以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韧性、城市能源综合规划、海绵城市与排水防涝、市政规划与实施等议题的论文。总结近年来在工程规划领域的研究和规划实践,分享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力求为促进专项规划、城市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和排水防涝等领域的规划设计技术进步作出贡献,与国内学术同仁共同探讨我国工程规划领域如何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的韧性发展。
本书基于公园城市建设实践和研究成果的总结,结合对城市文明发展过程中已有城市发展理念的梳理,试图回答公园城市理念产生背景、公园城市的内涵、公园城市理论构成、公园城市实践意义等理论问题。本书引言部分阐述了公园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第1章公园城市的内涵和理论探索,介绍了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过程,剖析了公园城市理论的内涵和特征,梳理了公园城市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第2章公园城市的发展背景,从城市文明发展史角度,梳理了古代文明、近代工业文明背景下,花园城市、生态城市、健康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等国内外城市发展理念的特征、成果和对公园城市的借鉴价值。第3章公园城市的意义和价值,从战略、现实和实践等角度,阐述了公园城市的意义。第4章公园城市的建设探索,全面介绍了成都、贵阳、深圳、上海等国内城市的
《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城镇基础设施与环境工程卷,经上百位专家学者数年的辛勤努力,终于问世了。它是迄今为止中国覆盖面较广、所收词目较多的一部城镇基础设施与环境工程辞书。
本书共8个章节。以西安的文化资源为背景,介绍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人文机场建设实践。在人文机场规划与设计的实际操作层面,本书深入剖析了东航站区平面规划、东航站楼建筑布局、景观营造和文化空间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本书还关注了功能规划的便捷高效性、空间环境体验的健康舒适性以及旅客服务设施的完善性。通过对标识系统、无障碍设施、公共卫生间、家具设计以及应急防控等方面的详细介绍,本书展现了机场在旅客服务方面的细致入微和人文关怀,如何打造有温度的机场。在旅客服务产品方面,本书提出了多业态的旅客商业服务和多元化的航旅延伸服务,以满足旅客多样化的需求。此外,本书还强调了美丽空港建设的重要性,包括加强荣誉建设、改善生活条件和优化工作环境等方面,以提升机场的整体形象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最
本书面向城市设计的广大从业者和城市设计专业学生,根据不同阶段城市设计知识体系的特点和工作目标,采用工作手册式的编排方式,较为全面地概述了城市设计的发展背景、演变历程、基础理论和主要的设计方法,为读者系统了解城市设计的知识构成提供了全景式的阅读参考框架。
本书分为两篇,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社会责任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理论研究篇中系统解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社会责任的理论体系及知识结构,并提出社会责任治理的理论框架;实证研究篇中综合文献分析、问卷调研等多种研究手段,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驱动因素及耦合机理,并探究其溢出效应及治理机制。
为了保护公园资源并兼顾游客游憩体验质量,本书提出了户外游憩管理的相关问题。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 本书的第一部分包含5个章节的内容,借鉴与国家公园和户外游憩相关的科学、专业文献,构建了系统的户外游憩管理方法。第1章回顾了若干可用于理解户外游憩挑战和户外游憩管理组织思考的概念框架;第2章确定和回顾了户外游憩对国家公园资源、游客体验、公园设施和服务的潜在影响;第3章概述了户外游憩的管理策略和方法;第4章评估了这些管理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第5章将前4章的内容组织成一系列用于指导户外游憩管理的系统性、创新性的方案矩阵。 本书的第二部分提供了美国国家公园户外游憩管理的25个案例研究。针对本书第一部分描述的户外游憩管理方法,美国国家公园系统提供了大量成功应用的案例。美国国家公园系统是迄今为止持续时间
本书以提高园林行业人员从业技能为出发点,力求帮助读者解决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突出与岗位紧密联系的特色。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园林植物的功能作用、设计特性、生态学知识、表现方法、设计程序等内容;下篇介绍不同类型绿地中植物种植设计的特点,并结合现行设计规范和主要图纸使读者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出图要求。 本书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适合作为园林相关专业的培训,也可作为园林设计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用书。
经典语句…………Ⅰ 序言…………Ⅸ 译者序…………XIII 引言 I1.自给自足…………003 I2.城市…………009 I3.网络…………019 自给自足的城市 1.住宅(1~10)…………043 2.楼宇(100)…………065 3.城市街区(1 000)…………087 4.社区(10 000~100 000)…………109 5.公共空间…………127 6.城市(1 000 000)…………151 7. 大都会(10 000 000)…………179 结语 从大城市到超级栖息地…………203 致谢…………209 参考文献…………211 后记 新常态下反观城市发展…………219
《蓝色城市主义:探索城市与海洋的联系》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蓝色愿景,为了找回对海洋的认同感,城市规划设计者可以锐意创新,利用视觉辅助工具传递一种观念:城市与海洋之间是紧密依存的。城市可以通过公共空间和建筑的巧妙设计来加强海洋与城市在视觉和空间上的联系。城市居民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践行海洋环境保护。
在改革开放40年中,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碳排放量大国,在成为 经济强国的过程中理应承担相应的碳减排责任。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到着力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彰显了我国发展低碳环保经济、促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绿色中国和实现 碳减排的决心本书以物质流分析理论为基础,以低碳试点省市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城市系统的物质代谢特征,剖析城市经济系统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机理明确物质代谢的动力机制及物质流优化的调节机制,针对碳减排的关键环节,寻找出操作性强、适合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对策。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及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人员阅读。
江苏省作为首批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省份,装配式建筑的项目数量多、类型丰富,开展了大量的相关创新实践。为提升装配式建筑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保障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编著了这本《装配式建筑技术手册(钢结构分册)BIM应用篇》。本书在梳理、细化现行标准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大量工程实践应用,系统呈现当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熟技术体系、构造措施和施工工艺工法,便于技术人员学习和查阅,是一套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工具书。
广州地铁十三号线是以国产化目标为导向的广州地铁项目的成果。该线的主要设计人员以科学先进的设计理念为指导,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设计、施工配合、调试验收)中发扬了技术创新的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将取得的科研成果汇编成书。从该书可以看出广州地铁十三号线一期工程的全貌和主要技术特征,同时可了解 其各个子系统的构成和参数,这对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地铁新线建设很有参考价值。广州地铁十三号线一期工程技术水平在总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延续前期工程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开发探索了多项处于地位的不同领域技术,并在工程建设中实践应用,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数据资料,为今后的同类项目提供了宝贵验。
韩永军主编的《助力城市绿色崛起--济南市山体生态修复实践与探索(精)》共分为理论篇、实践篇和展望篇。理论篇主要从理论上对山体生态修复的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梳理;实践篇主要对济南市破损山体治理和山体公园建设实践的情况进行梳理;展望篇主要对未来城市山体风貌发展定位进行了研究和相关规划的展示。
普林斯顿小镇是美国有名的一座小镇,小镇因为有普林斯顿大学而蓬荜生辉。全书内容包括普林斯顿镇、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小镇文化与校园文化等。
刘晓峰、李霞、周丹编著陈继军总主编的《太湖流域传统村落规划改造和功能提升--三山岛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精)/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系列丛书》前三章从太湖流域传统村落的演化与发展历程引出,针对吴文化特征对本地区传统村落的影响做分析及阐述,详细讲述太湖东山镇三山岛上三山村传统村落发展与演化历程、历史沿革及建制沿革。从第四章开始,重点讲述针对三山村进行的传统村落规划改造和民居功能综合提升实施方案的内容。通过大量的基础资料介绍与分析,使专业读者对这座太湖流域的重要村落目前所做的保护工作产生清晰的认识,非专业读者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太湖流域的历史文化底蕴及传统村落发展历程。本书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等专业领域的学者、专家、师生,以及村镇政府机构等人员阅读。
体育公共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贯彻和落实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举措,而且对于提高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李南、杜长亮著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规划与服务质量研究》以城市社区体育“健身圈”设施选址规划、城市社区体育健身场所设施配置和城市社区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为我国社区体育服务的长效机制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书适合 、各省份体育局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及管理学、社会学、体育学研究生、科研人员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