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宁、盛洪飞编写的《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根据我国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系统介绍了常用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国内外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的发展概况、道路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道路交通污染调查与分析、道路交通环境影响预测、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道路交通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等内容。此外,《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对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环保知识及相关法律条文进行了总结归纳,给出了学习提示。《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点,涉及道路、交通、环境等相关专业。本书可作为本科生、研究生学习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人员参考使用。
城市照明实用手册系列丛书以《城市照明规划设计规范》(报批稿)、《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高杆照明设施技术条件》(CJ/T457-2014)等标准为准绳,组织国内一些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设计、施工管理丰富的实践经验人员编写完成。本系列丛书系统介绍了城市照明规划设计、道路照明和夜景照明工程设计、城市照明工程施工管理和竣工验收、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等相关内容。本系列丛书叙述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实用性,不仅可供城市照明行业设计师、施工员、质量检验员、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学习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城市照明工程安装和照明设备生产企业有关技术人员学习参考用书和岗位培训教材。
李仲信著的《城镇绿地景观设计研究》详细的介绍了城镇规划中园林与景观设计的近期新研究成果。涉及自然、人文、空间、植物、建筑等元素的关系。全书插图采用原创手绘,解析了园林绿地与景观的结构。书中还附有丰富的实践案例,生动还原了城镇绿地景观系统的形成过程。
五个城市公园的研究,包含着纽约的普罗斯佩克特公园和费城的国家独立历史公园,它们提供了一个围绕着世界发展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蓝图。 以纽约城市中心公园为例的城市公园,为所有种族和阶层的城市居住者可以安全地混合享受各种娱乐提供了重要的公共空间。通过在这些令人放松的环境中共处,不同群体之间变得能够很舒适地与他人共存,因此加强了他们的社区和社会的民主结构。但与之恰恰相反的是,由于设计问题或者无知,造成公园对于一定的群体而言变得不再友好。 《城市公园反思--公共空间与文化差异》这部探索性的著作认为:文化的多样性应该是一个保护城市公园的关键因素。运用纽约的普罗斯佩克特公园,佩勒姆湾的奥查德海滩公园,以及在美国国家娱乐区的雅各布。 里斯公园、纽约的埃利斯岛大桥提议与费城的国家独立历史公
《数字水利环境工程应用:以黄河小浪底工程为例》为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数字水利环境工程应用:以黄河小浪底工程为例》中运用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论与GIS相关原理与方法,探讨了多泥沙河流建库环境预警系统集成的体系结构、功能组分、方法等,建立了基于GIS工程的移民决策支持系统框架体系,探讨了建立灰色概率分布的参数估计方法;运用GIS与信息集成技术设计了黄河小浪底工程环境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框架等。
《空间规划与开发法导论:荷兰经验》主要是就荷兰的空间规划与开发法律撰写的一本教科书。章至第3章主要是对荷兰空间规划与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法律框架进行总结概括。第4章和第5章主要介绍的是荷兰有关空间规划的公法和私法上的法律手段。第6章和第7章针对的是荷兰空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方面,主要涉及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现有空间利用和环境产生的影响《空间规划与开发法导论:荷兰经验》可供涉及空间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和环境管理等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师生、研究人品和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参阅
本书通过对行动规划相关理念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阐述和研究,结合对新时期规划价值和效用的认识和分析,总结归纳了“行动规划九条”作为重要的行动规划理念和技术方法,结合案例进行了生动演绎,对未来规划2.0时代进行了畅想。
《槙文彦的建筑哲学——关于城市与建筑的思考》介绍了槙文彦关于城市与建筑的一些思考,梳理了槙文彦50余年的建筑历程。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槙文彦本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建筑师们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对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n槙文彦一生致力于发展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以精细的手法使建筑表现出理性的思维。槙文彦对建筑和城市都有着独特的见解,他采用散文式的构造方法,赋予建筑更多层次的内涵。他主张开放性的结构,以极强的适应性满足时代变迁的要求,同时他十分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极力为建筑物赋予人性和文化的特征。
《都市滨水区规划》的撰写始于2001年2月15日,是在加入城市土地研究所和美国河流协会在华盛顿特区ULI办公室主办的论坛之后开始撰写的。这个论坛由ULI的全职会员Jim Heid主讲;参与者包括SteveApfellbaum,Beth Benson,Uwe Brandes;Lgnacio Bunster,Pat Condon,Steve Durrant,Paul Fishman,Peter Harnik;Barry Hersch,Mark Johnson,Ilze Jones,JohKnott,NaLaurence,Jim Mac Broom,Roy Mann,Besty Otto;Michael Pawlukiewica;DaRedondo;BrianReilly,Bill Wenk和Joseph Zehnder。针对滨水区发展的生态设计及实际问题,他们进行了一整天的讨论,并为《都市滨水区规划》的发行做了大量的工作,目的是能使滨水区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ULI项关于滨水区规划的成果是1983年出版的一部名为《滨水区发展》的书,该书由Douglas Wrenn撰写。在早期的著作中,我们挑选了2004幅图片作为新书的插图,并且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的研究以及13个
本书分为六个章节:章写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对西方学者视野中的大规模城市改造作一梳理;第二章引入全球化过程中的“再地域化”概念,探讨地域设计的文化缘起;第三章举例分析各国在尊重自然情态和历史文脉上所做的设计实践,从人地关系的研究展开,论述景观设计对历史文化的彰显和城市更新中场域气质的延续;第四章关注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道主义设计对非正式定居点人居环境的改变;第五章对艺术的社区介入进行全方位阐释,以混合型社区、低收入社区和乡村型社区为例,探讨居民参与式的艺术活动对提升居民的“社区认同”、促进旧社区重生的意义;第六章从当今城市广场的交互性实践着手,分析数字技术如何在时代的语境下与公民对话,与城市共生。
被逐出天堂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回到想象中的世界、原始的状态,相反,我们必须直面未来、关注未来,为全球存在大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不平等找到解决方案。建筑能够、也应当为此作出贡献。《更新德国:100个让未来更美好的方案》分别从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与艺术领域选取、介绍了为更美好未来而做的99个项目。这些项目是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研究项目、真正的建筑物和开发产物,同时也有乌托邦式的预想。它们 源于富有才智、令人惊喜,但胡时也只是很简单的创意。相对于是有益于世界前进的方法和见解。 然而,重大的、有影响力的项目仍不多。你的项目仍在路上,那是你提出的创意、你作出决定的理念、你支持的计划项目。 《更新德国:100个让未来更美好的方案》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大家行动起来,鼓励新创意,帮助我们不断
浅田孝(Takashi Asada, 1921—1990年),日本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新陈代谢运动的核心人物,提出“环境发展论”,开创了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规划设计。浅田孝在丹下健三研究室的一系列项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参与的项目包括南极昭和基地、横滨市规划、濑户大桥、孩童之国等。他还筹办了1960年东京世界设计大会、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和1975年冲绳国际海洋博览会。本书收录了浅田孝的照片、草图和文稿等珍贵资料,从不同的视点全面介绍了浅田孝的思想与工作。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研究与应用》为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专著,共分8章,前3章论述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的定义、技术方案与工作模式、基本要求,第4章是物探技术方法,第6、7章为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监理与动态管理,第5、8章分别论述了数据采集记录与处理及信息系统。附录还介绍了有关专题的研究报告摘要。《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研究与应用》内容紧密结合我国城市对开展地下管线普查的要求,可供城市测量、物探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