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建设机械岗位培训教材之一,内容包括岗位认知、摊铺机基础知识、设备操作与使用维护、安全与防护、工法与标准、施工作业现场常见标志等,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本书既可以作为施工作业人员上岗培训教材,也可作为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学习参考用书。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是根据建设部下达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共同编制的。 本书分别对经济费用效益分析、财务分析、敏感性分析、方案比选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
为规范低噪抗滑精罩面的设计、试验、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由山东大山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交建公路路面养护技术研发中心、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瑞通路桥养护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编制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相关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规范,并广泛征求了有关专家意见,编制完成《低噪抗滑精罩面技术指南》。本指南主要包括:材料、材料用量设计、应用领域、施工要求、施工机械、质量控制和验收等内容,作为低噪抗滑精罩面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检测、验收等依据。
本规范修订,结合10余年来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和要求,对原规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改进。主要的修订内容有: 1、明确了公路桥涵结构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并引入了结构设计的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然状况三个设计状况; 2、修改了公路桥涵结构设计的作用效应的组合方式及其组合系数,引入了作用的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并提出了各种可变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时的频遇值系数和长期效应组合时的准值系数; 3、引入了公路桥涵设计的安全等级及其重要性系数,以桥涵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重要性系数,使结构的设计更趋合理, 4、开展了“公路桥涵分类标准”专题研究,根据研究成果,适当调整了公路桥涵的分类标准; 5、进行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桥涵设计洪水频离标准”专
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编委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收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先进技术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与完善,经审查专家委员会审查定稿。本规程系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标准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材料;4.幕墙建筑设计;5.构件式幕墙设计;6.点支式玻璃幕墙设计;7.采光顶和金属屋面设计;8.加工制作;9.安装施工;10.工程验收;11.使用和维护。
由王亮、罗敏、唐宇斌、明洪主编的《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作业教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辆系统岗位培训教材)》包括3章。分别是乘务行车标准作业流程、场段调度作业标准、设备检修标准作业流程等内容。本书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作业流程岗位标准和培训规范进行编写。内容丰富,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辆系统岗位培训考 书,也可作为运营管理部门、设计部门、科研单位和教育机构的参考书。
对照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规划,采用合理评价方式对河道现状管理情况进行调查评价,结合规划中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找出变化,分析河道长效管理过程中目标的实现程度,讨论长效管理过程中的管控措施是否合理,为下一步河道长效管方向提供理论基础和实施依据,并可作为今后杭州市市区河道长效管理重点方向,另外可开展针对河道功能、设施、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项目长效管理机制研究,以努力打造 水网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 的河道城市生态。
暂无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152-2010备案号J1084-2010):城市道路交叉设计规程》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一九九六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1996]52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取科研成果,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平面交叉;5.立体交叉;6.道路与铁路交叉。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根据中国建筑学会《关于发布 的通知》(建会标〔2019〕05号)的要求,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 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了实践经验,参考了 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 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技术流程、性能目标、优化设计参量。
由王亮、罗敏、唐宇斌、明洪主编的《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作业教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辆系统岗位培训教材)》包括3章。分别是乘务行车标准作业流程、场段调度作业标准、设备检修标准作业流程等内容。本书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作业流程岗位标准和培训规范进行编写。内容丰富,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辆系统岗位培训考 书,也可作为运营管理部门、设计部门、科研单位和教育机构的参考书。
本标准根据中国建筑学会《关于发布 的通知》(建会标〔2019〕05号)的要求,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 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了实践经验,参考了 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 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技术流程、性能目标、优化设计参量。
李晓伟著的这本《区域公路衔接规划--基于综合运输体系的视角》基于交通需求生成规律的研究,首先以“区域战略规划→公路网规划←→产业布局规划调整”的全新思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深刻阐释“公路网发展——区域产业和经济布局演变”的互动、强关联机制,揭示公路网形态演变规律,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交通一体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针对综合运输体系背景下公路网现状优劣判断的相对性,构建了综合交通一体化视角下的公路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综合运输体系下公路网现状特征提取方法;第三,为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干线公路网各层次之间(如国省道与高速公路)的连接,干线公路与产业功能区(旅游景区、产业园区、能源基地)、重要交通枢纽(港站场区)和“三口”(城市出口,省际接口,高速入口)
编者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城市轨道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采取以理论和工程项目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内容。在充分阐明理论的基础上,更好的结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