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通用术语;3风景名胜区;4城市绿地系统;5风景园林史;6风景园林设计;7园林工程;8管理。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416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 91-2002同时废止。
针对国务院发布的 水十条 所提出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任务,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至二〇三五年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将作为我国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工作的重要内容,系统总结了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技术选择不合理、控制参数不明确、治理理念存误区等共性问题,通过工程跟踪调查和技术应用验证,提出了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流域统筹 的城市水体治理及工程实施理念,明确了基于污染源调查和解析的技术选择需求,提出了匹配水体功能定位和水资源特征、基于技术效果与适用性评估的技术选择依据,形成了基于参数控制和误区识别工程实施技术要点,为黑臭水体治理技术选择、工程实施、运维管理和效果评估提供全过程科学支撑。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管理不严而引起的质量问题。其特点是具有普遍性、反复性,且往往不容易引起重视。为了减少质量通病,主要从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和掌握质量通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施工实践技能两方面入手,即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和掌握质量通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施工实践技能。为了提高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控制景观工程质量通病,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结合各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特总结出相关质量现象及原因分析、防治措施,供现场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包括21个实验,下篇包括15个实习。实验部分包括生态因子主要测定仪器的使用、影响园林植物生存和繁殖的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的测定、园林植物特性的测定、园林植物种群及群落结构及生太效应的测定;实习部分包括植物群落野外调查方法、气候因子及土壤因子的野外取样和调查方法、植物种群密度效应分析、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效应的调查分析等。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及当地自然环境选择本实践教学指导书中的部分内容开展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 本书在编写上,尽量做到条理清晰、语言简洁、表达直观。每章内容都是由目的、原理、所需仪器与材料、具体操作步骤、结果计算与分析、实验报告内容等部分组成。章节安排上与《园林生态学》教材相配套。
。。。
“园林概论”是一门园林专业的“入门”课程,使初学园林(及其他有关专业)的学生能把握专业的学习方向,了解园林学何以成为跨学科、多专业协作的综合体系。本书着重于园林的宏观内容和相关体系的阐释。通过解释园
本书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理论与实践并举,系统介绍了环境绿化的基础理论知识。全书共七章,分别阐述了城市环境绿化设计、中外园林环境绿化风格和流派、园林设计制图、植物造景、绿色空间的利用、室内绿化设计和城市园林式绿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与园林设计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建筑规划部门、园林绿化行业、花卉种植行业等相关专业岗位的培训教材和专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一位洞察敏锐的观察者在游历中所得的人生经验的集成。虽然每一件轶事都由简短的几页组成,但都富含深意,让人回味无穷,难以释怀。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园林、环境规划领域的教育家、作家和设计大师。他从许许多多的有关建筑、规划及风景园林的讲稿中精心挑选出了这些大放异彩的小文章,这些文章表达了他保护地球的哲学思想。本书编译者与西蒙兹有着很深的友谊,对他非常了解,除了原滋原味地将西蒙兹的这部作品奉献给读者以外,还把与西蒙兹及其思想有关的资料尽可能全面地收录进来,以肆读者。读者们可以在书中跟随大师畅游世界园林风光。在欣赏的同时,还能开阔视野,悟到园林设计的精髓和哲理。
。。。
本书内容包括:园林艺术的特征,园林构图艺术的法则,园林风景艺术,园林山水地形艺术,园林种植艺术,园林建筑、园路与广场及园林装饰艺术等。可作为大专院校园林、观赏园艺、环境艺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城市规划、环境等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大中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存在着“缺乏系统化机制”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探索相应的理论和对策。这是一个复杂的、涉及面较广的课题,如果没有一种全面综合的认识方法,就很容易在研究中顾此失彼,陷入片面的境地。因此,本书在对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将系统理论与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结合起来,以便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化研究框架理论,并探讨能够对目前实践有所帮助的对策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人员使用,亦可供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科研和有关高等院校人员阅读参考。
中国古代哲人老子有句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出了人与环境的共生观,也道出了景观设计“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主题。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活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完善和提高城市社区的环境质量,使人类和自然处于和谐的空间之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进入21世纪的景观艺术设计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本书的编写便紧紧抓住了景观设计的时代的脉搏,以全新的思维来审视景观设计,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迪。 本书的编写力求科学性、理论性、知识性、前贍性、实用性于一体,力求观点新颖明确、述理深入浅出、版面图文结合,可读性、可操作性强。本书从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发展人手,深入介绍了景观设计的类型、方法和准则,从景观心理学、景观哲学、人机工程学等多种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地对景观设计进行阐述。
。。。
环境艺术与环境设计的概念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原则。我们所讲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是包括了环境艺术与环境设计的全部概念。 不管怎么说环境艺术设计都是一个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人工、社会三类环境发生关系的艺术设计专业,尤其是与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等这些构成人工环境的专业关系密切。从这样的概念出发,这本简约概括的导学还是具有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历史的现实意义。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相对完整的专业导学概要。对于高等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