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强调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绝不应是表面的化妆和美化,而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创造人类审美的而又是现实的生活场所、安全而健康的生态系统、富有意味的物质与精神空间,即天地-人-神和谐的人居环境。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中两篇在社会发展历史与国际视野里,以国际城市景观建设,特别是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教训为鉴,直言目前盛行于大江南北的 城市化妆运动 乃是城市景观建设之误区,是在重蹈西方城市建设之覆辙,是封建君主意识、暴发户意识与小农意识的综合症,有必要唤起全社会,特别是城市建设决策者们的注意。 面对急速城市化时代里迷途的城市景观幼儿,本书呼唤其灵魂的回归、自然的回归、人性的回归和地方精神的回归。
由张晋石所*的《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系统阐述了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进而也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作了一定的思考,认为:一方面,我们塑造属于中国的景观,除了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 向自然学习;不仅将天然的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放宽视野,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和考察对象,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的情况下,关注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也有助于学科向大地景观规划的层次进展。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作为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和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专业理论及技术层面跨度很大,对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形成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与设计技巧的基本专业素质有重要的影响。 本教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就在于对学生这种综合性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理论、原则、内容、方法的讲解与实际设计案例的剖析,使学生能基本认识和把握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着重研究小区环境景观的功能、空间、硬质铺地、植物、色彩、照明、设施、小品等相关设计要素的组合。
《无障碍环境设计:刺激五感的设计方法》从多个侧面给读者展示了残疾人士利用无障碍化设施可以和健全人一样正常的生活和活动的场景。《无障碍环境设计:刺激五感的设计方法》所列举的相关无障碍化设计实例或许能作为从事无障碍化设计的专业人士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是风景园林建筑系列教材之一。本书是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与表达》一书中对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简要介绍的基础之上,系统地对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并配有相应的建筑实例分析,使学生在了解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掌握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的方法。全书共分6个章节,分别为绪论、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分析、风景园林建筑体量与组合、风景园林建筑立面设计、风景园林建筑细部设计及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作品分析。全书理论结合实践,每章后附有相关思考题,供学生考研复习参考。 《风景园林建筑造型设计》适合风景园林、园林、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环境艺术设计及相关设计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感兴趣人员的自学教材以及相关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紫竹院历史悠久,初为天然湖泊,湖底有泉,曾是古代高梁河的发源地 元大都建城,从金中都旧城迁移到新城,高梁河水系成为了北京城的生命之河 依水而建的紫竹禅院,远山近水,塔影桥衍,河塘鸟语,家岸高柳,明清时期成为皇家御用庙宇,时至今日,公园内的澄鲜湖不仅是人们的赏景、泛舟的场所,也是北京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数十年来,美国的风景园林设计一直非常重视与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追求美学与生态学的并重。其人工湿地的建设是这一趋势下已经发展得甚为成熟的领域。而在中国大陆,人工湿地的理念刚被引入不久,正逐渐为专业人士和社会所认同,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有不少所谓的 人工湿地 其实就是人工水体而已,令人汗颜。 本书简要介绍了湿地的由来和作用,引入了湿地损失、累积景观影响、替代减损和湿地创造等重要的基本概念,论述了湿地营建场所的原则、场所选择、规划方法以及建设后的评价,详细探讨了湿地的位置、形状、岸线、坡度以及深度的设计、水位的控制、湿地植物的选择以及美学的考量,并通过精彩的综合性湿地项目详细阐述了湿地在创建时所采用的方法。 本书是弗朗斯博士根据其在哈佛大学的课程讲义所
《应用型本科(农林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 2011)》采用AutoCAD2011中文版,以园林设计理论为基础,按照园林制图的基本流程,讲解运用AutoCAD进行园林制图的方法。主要内容为: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知识,AutoCAD2011基本设置,创建二维图形,编辑园林对象,创建图形,管理图层,创建和编辑图案,创建文字,标注尺寸,园林三维设计,图形输出等,后以一个综合实例展现AutoCAD在园林设计方面的实际应用。 《应用型本科(农林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2011)》可作为高等院校风景园林、园林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园林规划设计院、园林企业的设计和技术人员参考。
凯瑟琳·沃德·汤普森、彭妮·特拉夫罗编著的《开放空间——人性化空间》一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审视了人与户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如何设计户外开放空间使之满足21世纪人类的需求及渴望。本书对包括社会、娱乐和环境质量在内的一些问题,探讨了一些崭新的方法,以理解城市或乡村景观如何才能有益于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开放空间——人性化空间》一书探索了人类可及的户外环境的性质和价值。由爱丁堡开放空间研究中心领导的讨论(包括各自领域里的 人物的文章),重点放在现时的研究,以支持开放空间的 设计,并以系列学科的专业眼光来观察: 1.政策、规划及挑战分析; 2.理解自然及自然和体验的独特性; 3.如何发展基于实践的、能够消除排外性的设计; 4.开创性研究:将焦点集中在开放空间的可进入性及这种可进入性的内涵。
本书是高等院校风景园林类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涵盖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中涉及的全流程工作内容:平面施工图、道路广场铺装施工图、园林建筑小品施工图、水景施工图、假山山石施工图、植物种植施工图、施工图文字部分。教材内容对标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岗位能力要求,强调培养规范意识强、软件操作熟练、能融通应用前导课程知识、熟知岗位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的学生。 本书紧密贴合行业,以知名企业的标杆项目为范例,以完整项目的全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知识点、技能、规范要求融在每一步工作流程中。教材按项目工作流程,采用工作手册式编排,将 标准、行业标准作为实训技术评价标准,将工作态度、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等作为职业素养评价标准,以模式化训练规范职业行为,并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本书配有教学课件、教学实训项目和参考答
本书以“风景名胜区社区”为切入点,试图探究风景区内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针对“风景名胜区社区”进行了深入细致而又全面的剖析。不同于以往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对社区“排除式”的规划思路,试图从社区多重价值的识别出发,探讨风景区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性和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以风景区社区为核心的价值分析体系构建、风景区社区自组织治理途径探讨和风景区社区规划优化。 本书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深化细化风景区社区规划理论,改善现有风景区社区规划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需求的状况;丰富和充实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理论,并为世界范围内同一领域研究提供具有中国特点的研究思路和案例。针对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 公园体制建设,提供有助于实现 公园社区协调发展的建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