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全书共分三卷,*卷分相地、立基、室宇、装折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235幅。本书由我国造园学的创始人陈植先生为《园冶》一书所做的注释。陈植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注释工作,还与许多知名学者,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刘敦祯、建筑科学院的刘致平、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及杨超伯等人,相互切磋,分别增补、订正,力求作到真实反映该书的特色。本书对于今天的园林设计人员和园林专业师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外部空间的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 芦原义信 的作品。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 东京大学 ,曾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 饶有兴味 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都具有建筑创作实际体验,故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难以指导设计实践。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论不够 深奥 ,乃一味旁征博引,玄之又玄,再加文字晦涩,读后令人如坠五里雾中。 芦原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为作者16年教学、科研成果的总结。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法、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现代景观空间建构、景观设计思维与表达。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可供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也可供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俞孔坚、李迪华主编的《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第2版)》介绍现代及*广泛意义上的景观设计,范围从区域、城市和社区,到小规模的住所和花园,从生态角度到艺术角度,涉猎广泛,现在**版的基础上对当下景观教育行业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以便于*适合形势的需求。
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实践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当前,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品牌也开始走向世界。重大主题公园项目的开发不仅受到企业的重视,也备受政府、业界、学界和民众关注。本书通过对过去30多年中国典型主题公园开发案例的深度剖析,对其开发、规划、经营管理进行理论解释,寻找适合中国国情,乃至适用全球情境的主题公园理论。本书中许多案例的数据资料罕见,分析深入,理论视角独特,所提供的系统解释和分析思路为未来中国主题公园走向理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湿地公园设计》探讨不同类型的湿地特征,对生态条件、空间形态以及交通条件等层面展开分析,归纳各因素对场地环境影响的强弱。同时运用GIS、数字化叠图法及其他量化技术与评价的方法,针对场地适宜性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应案例加以研讨。以集约化设计理念为导向,针对湿地公园本身的特征,优化设计与场地环境问的关系,有机协调与整合生态、功能以及空间三大设计目标,进而生成可量化、可比较、可操作的集约化湿地公园设计策略。 湿地公园的设计方法在于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本底,科学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重点在于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协调湿地环境中生态、空间、功能的相互关系、生成丰富多彩的湿地空间环境。
品、品味、品题,是自古以来中国美学迥异于西方美学的重要范畴。 品题对于风景园林尤为重要,可说是有品题则活,有系列更灵。《风景园林品题美学——品题系列的研究鉴赏与设计》通过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资料的爬罗钩沉,紧密联系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优秀实例,并结合作者金学智自身的设计实践体悟加以科学整合,提出了“风景园林品题系列”的核心概念,从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品题美学理论体系。全书遴选了古今一百多个具有不同个性内涵的典型系列品题进行重点鉴赏品评,不但覆盖了20多个省市地区,而且有深度,有新意,体现了众多学科的聚焦渗透,这些在学术上也均具有填补空白的开创性意义。同时,还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自己设计的数十个系列品题。 《风景园林品题美学——品题系列的研究鉴赏与设计》可供广大风
本书是由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和国家植物园等单位建立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组织(SITES)编写的。SITES号召美国乃至全球的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中遵循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在经历了6年的推广和实践后,总结出一系列的可持续设计方法和经验。本书是ASLA和SITES的*成果,全书翔实细致地解析了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场地选择、评估、水资源、土壤、植物等各方面的指导策略和原则,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本书包括表皮和政治;John Lewis商场影院综合体;深圳宝安机场;里奥哈技术转化中心;Meydan零售综合体;Torrevieja市立歌剧院和报告厅;2005年日本爱知县世博会西班牙馆;坡州国书城Dulnyouk出版社;东南海滨公园和礼堂等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对话魏春雨,综述,建筑材料及构造方式与建筑设计,外墙建筑涂料,清水混凝土及装饰混凝土,砖砌体(砌块、花格)及面砖,室外用防腐木材,石材及石板幕墙,塑料、薄膜,建筑设计中各种材料,及各种设计语言的综合运用,建筑师谈材料,隈研吾:材料让建筑“消隐”,分馆,京都造型艺术大学至诚馆等等。
景观一事,是物非物,乃容情之物;是景非景,入了眼,都是心头的景。 刘家琨说他*喜欢井,我说我*喜欢桥。 桥,居水之上,穿空而过,人便能从河岸的这头到河岸的那头,水是动的,人也是动的,这真是*耐人寻味的建筑。 看一个桥好不好,一定要看它衬不衬那条河;孤立的桥无所谓好不好,要看它在哪条河上,河不一样,桥也就不一样。 名为断桥,但是真的断了吗,人能不能通行?名为鹊桥,但真的是成群的鹊们,衔木搭成的吗? 旅行的乐趣之一,就是沿途看桥,看到一座好桥,就争取停车去看,若种种原因不台目停车,那桥的倩影就会长久地滞留在视网膜上,惹出一段牵挂,一种相思。
新技术庭园指的是采用新材料和新工作方法去设计的一种庭园。这些新材料和新工作方法促进了庭园概念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钢铁和玻璃的广泛应用同样重新界定并扩展了建筑风格,而在此之前,建筑材料仅仅局限于木材和石头。 使用新的或非传统的材料和方法是新技术庭园设计师的显著特点,但新技术庭园又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庭园设计风格,它还涵盖了一些新观念。许多新技术庭园反映了当代设计领域的多样化发展特点,其中包括具创造性的再循环技术及复杂的高技派。高技派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种建筑设计风格,其影响力非同一般。源于高技术派的审美观以及其对工业材料的青睐成为许多新庭园设计师的灵感源泉之一。
《SketchUp/Piraniesi/Lumion印象 园林景观设计与表现》主要从理论知识、景观元素制作、完整项目讲解和典型案例分析4个方面讲解SketchUp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全书共分为4章。第1章介绍了SketchUp和景观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及SketchUp结合景观设计的表现、景观表现图的概念、如何做好SketchUp的景观表现等相关内容。第2章讲解了地面铺装及道路、景观构筑单体、水景、植物和地形5种类型共22种景观元素的制作方法和过程。第3章通过一个私家花园设计项目阐述了一个完整项目的操作流程及各个阶段所需要注意的事项。第4章通过公共景观和居住景观两大类景观项目中的各种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讲解了可能遇到的难点和特殊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 《SketchUp/Piraniesi/Lumion印象 园林景观设计与表现》配有一张DVD光盘,内容包括本书案例的源文件和相关素材文件,同时还附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