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eoos]102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施工升降机的安装;5 施工升降机的使用;6 施工升降机的拆卸;以及相关附录。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评估内容和方法;5.评估判别;6.评估结论与报告;7.评估标识等。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武 夷路150号,邮编:200050)。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实测评价和模拟评价。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9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的验收。
本规程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评估内容和方法;5.评估判别;6.评估结论与报告;7.评估标识等。本规程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446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0年8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 215-2010 备案号J 1067-2010):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修复的湿地公园设计。自2022-03-01实施。
本标准是对JC/T 360—1985(1996)《水泥工业用旋风式选粉机》的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C/T 360—1985(1996)《水泥工业用旋风式选粉机》。 本标准与JC/T 360—1985(1996)相比主要的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修订与增补: ——对产品基本参数中部分条款进行了重新修改界定; ——对技术要求中部分条款进行了重新修改界定; ——对试验方法中部分条款进行了重新修改。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材国际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装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鹏飞集团股份
本标准是对JC/T 451—1992(1996)《微介质水泥磨机》的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C/T 451—l992(1996)《微介质水泥磨机》。 本标准与JC/T 451—1992(1996)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个别的引用标准: ——对个别引用标准进行了新旧对换: ——修订了产品分类中的基本参数示例,主要选择目前国内常用配置的微介质水泥磨机; ——修订了若干项技术要求,根据当前管磨机技术进展.适当调整了相关的要求。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材国际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装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龙潭重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309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修改了接头的分级和抗拉强度指标;2.取消“割线模量”改用“非弹性变形”控制接头的变形;3.修改了不同等级接头的应用范围和允许的接头面积百分率;4.修改了型式检验的接头数量和加载制度;5.对各类螺纹接头增加安装时拧紧力矩要求。 本规程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评估内容和方法;5.评估判别;6.评估结论与报告;7.评估标识等。本规程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446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0年8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