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V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343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行业标准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l42 2004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设计;4材料;5施工;6试运行、调试及竣工验收;7运行与维护。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辐射供冷有关规定,并将标准名称改为《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2。增加了绝热层采用发泡水泥、预制沟槽保温板的地面供暖、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供暖、毛细管网供暖供冷的有关规定;3.增加了辐射面传热量的测试方法;4.对各章节技术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规程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基本条件;5设备和材料;6设计;7结构设计;8发电系统设计;9工程施工;10环境保护;11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12消防;13验收;14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由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深入调查研究,收集对比国内外城镇燃气工程的有关术语,并结合城镇燃气工程的发展现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11章和2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是:总则、一般术语、用户分类与燃气需用量、燃气管网计算与水力工况、燃气气源、燃气输配、压缩天然气供应、液化天然气供应、液化石油气供应、燃气燃烧与应用、燃气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相关资料寄送主编单位北京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基础数据、系统功能、系统性能、系统运行环境及维护。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7年7月1日起实施。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E20053 84号)的要求,修订组对国内外相关照明术语标准文献资料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是:1.总则;2.辐射和光、视觉和颜色;3.照明技术;4.电光源及其附件;5.灯具及其附件;6.建筑采光和日照;7.材料的光学特性和照明测量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新增一般术语、夜景照明、道路照明、采光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对一些内容作了局部的删减或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安装协会归口管理,中国安装协会标准工作委员会负责本标准的日常管理工作及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为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的曳引机的设计、制造与检验规定了统一的技术要求,曳引机应用于电梯时,还需满足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相关规定。 本标准由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苏州通润驱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西子富沃德电机有限公司、日立(中国)电梯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力电梯有限公司、上海永大梯设备有限公司、宁波欣达电梯配件厂、金泰德胜电机有限公司、许昌博玛曳引机制造有限公司、宁波申菱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鹤、曹建文、杨志华、曾洪波、甘靖戈、梁庆信、周春明、林卫东、游宗镛、潘式正、张雷泉、陈新喜、赖豪杰。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靠前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靠前标准和国外优选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标志的分类;4.安全标志;5,、.专用标志;6.制作;7.使用、维护和管理等。
13D101-7《预制分支和铝合金电力电缆》是对原00D101-7《预制分支电力电缆安装》的修编。此次修编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并结合实际需要,加入铝合金电力电缆设计与安装的内容。修编后的图集主要内容包括预制分支电力电缆的安装、铝合金电力电缆的安装及载流量等设计选型数据,供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使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3D101-7·替代 00D101-7):预制分支和铝合金电力电缆》适用于工业、民用建筑中0.6/1kV预制分支电缆及非消防负荷配电线路用铝合金电缆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本图集给出了预制分支和铝合金电力电缆在使用中常用的数据、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方便设计和施工人员选用。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采用CIE112—1994《室外运动和区域照明的眩光评价》(英文版)。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翻译CIE 112~1994。 为便于使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本技术报告”一词改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 c)删除CIE 112—1994的前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4)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节蓝天投资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市科磊得数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电光源研究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华树明、朱埔达、樊丽娟、陈德华、欧文、江姗、赵秀荣、段彦芳。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首次发布。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电气专业的下列工程制图:1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 2 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2012-10-01实施。
本标准等同采用EN 81-2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 第28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的远程报警》(英文版)。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对EN 81—28:2003做了少量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苏州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杭州西子孚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山虎、张志雁、陈军、欧瑞华、李福盛、梁军、孔健、徐国强、李慧勋。
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设备同师资和教材一样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为了进一步加快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决定建立全国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实训装备(以下统称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标准体系。 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标准体系共分三个部分,即《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通用技术规范》、《XX专业(工种)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技术规范》、《X X专业(工种)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配置规范》。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全国技工学校教学大纲中对于《空调机装配工(制冷工)》职业(工种)技能点的要求,采用物理仿真和计算机仿真再现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4年靠前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4]29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采动影响区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经验,收集、整理和分析靠前有关研究成果,并在广泛地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539-2018):采动影响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539-2018):采动影响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勘察与评价、路径、塔位选择、电气设计、杆塔、基础、地基处理、监测与纠偏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539-2018):采动影响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由能源行业电网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要求修订的。 《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试行)》(SD220-1987)自1987年颁布至今,已实施了20年,它对推动我国水工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沥青混凝土具有很好的防渗和适应土石坝沉陷变形性能,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水工建筑物中,其施工技术和施工专用设备已趋于成熟。近年来,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河北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湖北三峡茅坪溪防护大坝、四川南桠河冶勒水电站大坝、东北尼尔基水电站大坝等水电工程,均应用了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施工装备水平的提高及水工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改进和创新,有必要对SD220-1987进行修订。 本标
本标准按照O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长春阔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斯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秦泰智能窗控技术有限公司、江苏金秋竹门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建宏、吕宏伟、曲志才、王喜邦、杨平、宋新平、陈玉美。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建筑电气细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CECS 421:2015)》共分为6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材料、设计选用、安装施工、工程验收等。本规程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涉及专利的具体技术问题,使用者可直接与本规程主编单位协商处理,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