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图示(15S909)》为新编图集,供在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中从事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设计、施工等工作的技术人员使用。工业建筑、市政工程可参考使用。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直观、专业地对《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予以解析。图集的编制顺序与规范的章节顺序保持一致,查找方便。 图集以《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的条文为依据,选取需要进一步解释或说明的条文、执行中容易产生分歧的条文及关联到其他相关规范的条文予以图示,包括术语、基本参数、消防水源、供水设施、给水形式、消火栓系统、管网、消防排水、水力计算、控制与操作、施工等内容。
为使广大设计人员和厂家*好地理解和应用《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 2014,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组织了全国几十位专家编写本书。赵锂、陈怀德、姜文源主编的《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实施指南》内容以规范为主线编写,内容共计14章,分为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参数、消防水源、供水设施、给水形式、消火栓系统、管网、消防排水、水力计算、控制与操作、施工、系统调试与验收、维护管理。本书还对《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898 2013中的重要条文进行了解读。 本书可供给水排水设计师、生产厂家和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在校生参考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建、构筑物中设置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检测、验收与维护保养。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地铁和轻轨交通工程的防火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建、构筑物中设置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检测、验收与维护保养。
本标准适用于建、构筑物中设置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检测、验收与维护保养。
本标准适用于建、构筑物中设置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检测、验收与维护保养。
为在城市综合管廊中正确合理应用细水雾灭火系统,依据《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898-2013,制定《T/CMEA 46-2023 城市综合管廊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标准》。 《T/CMEA 46-2023 城市综合管廊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综合管廊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 城市综合管廊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除应符合《T/CMEA 46-2023 城市综合管廊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列教材之一,先后被列为“十一五”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全书共分12章,详细介绍了建筑火灾的发生、发展、蔓延,烟气流及其危害,灭火剂及其应用,详细阐述了建筑消防设备工程各系统的分类、组成、工作原理、设计布置、计算方法等内容。本书是跨学科、跨专业的消防技术教学用书和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的参考书。 本书为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建筑消防技术研究、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消防行业管理等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为科普读物,为加强地铁消防安全常识的宣传和普及而编写。全书共有六部分, 部分为概述,主要介绍地铁火灾的特性和原因;第二部分为地铁消防设施,主要介绍常见的地铁消防设施;第三部分为地铁火灾的预防措施;第四部分为地铁内发生火灾怎么办,主要指导乘客如何报警和疏散逃生等;第五部分为地铁消防相关法律法规;第六部分为地铁火灾典型案例及分析,主要列举实例以警醒各方人员提高对于地铁消防安全的重视。本书适用于广大公众学习参考,希望能增强消防安全意识,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了,对城市的认识、城市综合防灾基本理论、城市综合防灾与应急管理政策和法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综合防灾标准与技术支撑、城市综合防灾与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和演练、我国中央和地方应急反应体系、国外应急管理经验借鉴、各国防灾及应急管理机构设置等十章内容。 本书是各级城市管理领域的实用手册性读物,按专题编写,每个专题中包括基本理论和规律概要介绍、现行法律法规及要点诠释、各地实践经验与案例三个基本部分,并兼顾介绍 外 成熟的经验。本书的编辑原则格外强调 性、政策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建设系统实际工作者的业务指南。
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第7章内容为强制性,其余内容为推荐性。 本标准附录A至附录Q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书旨在研究TRC构件高温后的力学性能,侧重于探索TRC自保温三明治墙体的耐火性能。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 部分(第2章)详细阐述基体材料精细混凝土高温后的力学性能。通过力学性能试验,系统研究不同胶凝材料和不同外掺短切纤维等对精细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第二部分(第3章)的研究对象为TRC薄板。基于无外荷载温升残余性能试验方法,深入研究TRC构件中纤维编织网与基体混凝土高温后的界面黏结性能,并揭示其高温性能的劣化机理。第三部分(第4章、第5章和第6章)详细阐述不同胶凝材料系统和不同外掺短切纤维下的TRC薄板高温后的力学性能,旨在改善该类构件高温后的力学特征,并探究其增强机理。第四部分(第7章和第8章)阐述TRC自保温三明治墙体的物理性能及耐火试验研究。在满足TRC作为围护墙体基本物理性能要求的基础上,
全书以智能建筑消防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结构为框架,对智能建筑消防系统概述、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防排烟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消防电气进行介绍,针对工程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给出了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