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 厂房;2 仓库;3 民用建筑;4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5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6 可燃材料堆场;7 城市交通隧道。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等的建筑防火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宜从其规定。
由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2018年版)本身技术性强、内容多且复杂,涉及专业多、建筑类型多,不同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等也多有差异,规范难以一 一反映各种情况。有些在局部地区是普遍性问题,但不一定能上升到国家标准,更不能用一些特殊情况来看国家标准的要求。因此,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以下简称为《指南》)实施5年多的时间里,社会各界也反映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意见,组织编写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2018年版)实施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以方便大家更好地学习、理解和使用规范,期望建筑的防火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能更好地保证建筑的消防安全,并能使所采取的防火措施安全、可靠、实用。
《震后山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实用技术》是著者蒋忠信数十年尤其是 5 12 汶川地震之后十年间对滑坡(边坡)、崩塌(危岩)与泥石流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技术的经验总结,系在《震后山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概要》的基础上全面增加滑坡与崩塌的地质勘查技术,补充完善工程设计内容,并探析泥石流勘查设计问题而成。《震后山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实用技术》仍坚持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震区特点,解析技术问题。 全书内容集工程勘查、设计为一体,辅以施工要领,分滑坡(边坡)勘查技术,滑坡治理与边坡支挡工程设计,边坡开挖、加固与防护工程设计,预应力锚索设计与施工技术,危岩崩塌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技术,泥石流治理工程勘查设计问题探析等6章。 作为山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的指南性简明技术读本,《
本书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及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规范编写。本书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部分条文通过图示表格等形式表示,力求简明、准确地反映《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原意,以便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本图集可供全国建设单位、规划和建筑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相关人员以及消防监督人员配合规范使用。
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此后,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后经审查定稿。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 GB 50166-2019》的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基本规定、施工、系统调试、系统检测与验收和系统运行维护等。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完善了系统设备部件的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等有关技术内容;2.增加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传输设备(火灾报警传输设备或用户信息传输装置)、防火门监控器、消防设备电源监控器、分布式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和光栅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施工、调试、检测及验收要求;3.增加了家用火灾报警控制器、家用火灾探测器、火灾声光警报器的调试、检测及验收要求;4.修订了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不一致、不协调的内容。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修订说明: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系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以及民政部发布2015年行政区划变更公报,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2)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实施以来各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条款进行文字性调整。 本次修订,共涉及一个附录和10条条文的修改,分别为附录A和第3.4.3条、第3.4.4条、第4.4.1条、第6.4.5条、第7.1.7条
现在,随着数字时钟频率的不断提高,各种电子系统的干扰变得越来越严重。如何正确处理电子系统中的接地和屏蔽是电子系统设计中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从基本的物理学知识出发,分析了电子系统设计中电路理论所没有涉及的表现电路的几何信息。分析了各种电子系统中的接地及屏蔽方法。第1章介绍了电压与电容。第2章介绍了电子系统中涉及的磁现象。第3章介绍了公用电源及设备地。第4章介绍了不同的模拟电路中的屏蔽及接地问题。第5章介绍了电子系统中辐射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第6章介绍了电子系统中的硬件、各种电缆及其屏蔽。第7章介绍了数字电路中的各种干扰及其屏蔽措施。第8章介绍了各种特殊的地平面及硬件设施。 本书包含电子设计中的各种主题,如设施中电源配送,模拟和数字电路混合,高速时钟的电路板布线和符合辐射和敏感性标
《集合及其子集》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防灾减灾工程学》分为6章,首先对灾害作了简单介绍,然后详细阐述了土木工程中的常见灾害,包括火灾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和风灾灾害,最后阐述了灾害的风险管理。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也可供广大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为了帮助参建单位掌握人防工程质量通病的识别常识,加强对人防工程质量的控制能力,消除和杜绝人防工程质量通病,北京市人防工程监督站立足人防工程的设防功能要求和质量标准,结合工程实际,编写了《人防工程质量控制百问百答》一书。本书内容力求全面、简洁、通俗、生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术"在此基础上"对分布式电池储能在电网中的各种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本书共,章"第%章介绍了国内外储能技术发展现状$第"章主要介绍常用的电池储能技术$第)!,章介绍了分布式电池储能在电网中的应用"包括分布式电池储能在电网中的优化配置%建模与仿真%布点定容与协同控制"以及多目标调度策略等#全书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术应用的介绍"内容紧贴当前分布式电池储能在电网中的应用热点"有利于读者迅速掌握分布式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本书既可供高等院校电气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又可作为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防灾减灾工程学》分为6章,首先对灾害作了简单介绍,然后详细阐述了土木工程中的常见灾害,包括火灾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和风灾灾害,最后阐述了灾害的风险管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也可供广大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