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353201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增加了建筑物架空层的面积计算规定,取消了深基础架空层;2.取消了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规定,增加了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面积计算规定;3.修订了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的面积计算规定;4.增加了凸(飘)窗的建筑面积计算要求;5.修订了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的面积计算规定;6.删除了原室外楼梯强调的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要求;7.修订了阳台的面积计算规定;8.修订了外保温层的面积计算规定;9.修订了设备层、管道层的面积计算规定;10.增加了门廊的面积计算规定;11.增加了有顶盖的采光井的面积计算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对施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条件和能力的评价。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E2009]88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86和《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100~2001的基础上共同修订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5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模数、模数协调原则、模数协调应用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整合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86、《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100—2001的章节结构;2.强调基本模数,取消了模数数列表,淡化3M概念;3.强调模数网格与模数协调应用;4.简化
本书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定性鉴定;5.定量鉴定。
《建筑装饰行业工程建设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标准 环氧磨石地坪装饰装修技术规程 T/CBDA-1-2016》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发布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材料4.设计5.安装施工6.工程验收7.保养和维护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项目边界与能耗的确定;5建筑节能量计算方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9月1日实施。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系统设计;5.系统施工;6.系统调试与检查;7.系统验收;8.运行维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870-201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共分8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划,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控制,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监测与预警及应急救援,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管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870-201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 (建标[2006]77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行业标准《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OJ129—2000进行了修订。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2.基本规定;3.节能诊断;4.节能改造方案;5.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6.严寒和寒冷地区集中供暖系统节能与计量改造;7。施工质量验收。 本规程主要修订的技术内容是:1.将规程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2.规定了在制定节能改造方案前对供暖空调能耗、室内热环境、围护结构、供暖系统进行现状调查和诊断;3.规定了不同气候区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应包括的内容;4.规定了不同气候区的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改造内容、重点以及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工程中建筑室内防滑地面的设计、施工及验收。2015-03-01实施。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技术指标;5.检验方法;6.验收标准。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邮政编码:510500)。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函E2005-18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评价的对象、内容和评价步骤;4.系统边界和评价范围;5.数据采集与处理;6。可持续性评价;7.评价报告。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清华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邮编:100084)。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设计;5.施工;6.质量检查与验收;以及相关附录。本规程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公告第514号批准、发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13》由本社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T 192-2012·备案号J1471-2012):盾构可切削混凝土配筋技术规程》特点: 1 为统一盾构可切削玻璃纤维筋混凝土配筋的技术和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T 192-2012·备案号J1471-2012):盾构可切削混凝土配筋技术规程》适用于盾构可切削玻璃纤维筋混凝土临时结构配筋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3 盾构可切削玻璃纤维筋混凝土配筋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书是《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计13章,内容包括:屋面保温层、屋面找平层、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层、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层、涂膜防水屋面工程、刚性防水屋面工程、平瓦屋面工程、金属极材屋面工程、架空隔热屋面工程、蓄水屋面工程、种植屋面、细部构造施工工艺标准。本书可作为企业生产操作的技术依据和内部验收标准、项目工程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的蓝本、编制投标方案和签定合同的技术依据。可操作性强。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根据我国的建筑气候区划,按不同气候区,对外墙饰面砖工程的材料、设计、施工及验收等做出规定。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GTM设计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材料技术指标、配合比设计、施工要求、质量控制要求及质量验收方法和标准等。 本《指南》未提到的技术要求,请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执行。
为规范非煤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1300-2018):非煤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1300-2018):非煤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生产的非煤矿山井巷及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1300-2018):非煤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矿山、与煤共生矿山的井巷工程。 非煤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除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1300-2018):非煤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是对JC/T 793——1996《隧道式干燥室一轮窑体系热效率单位热耗、单位煤耗计算方法》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与JC/T 793—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的编写格式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修改了计量单位。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C/T 793——1996《隧道式干燥室一轮窑体系热效率、单位热耗、单位煤耗计算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材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国家建材工业砖瓦热工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宝权、姜忠霄。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6055—85、JC/T 793—85(1996)。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工程设计;5施工和验收;6 运行和维护。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 年 月 日实施。(实施日期待定)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安排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结合水电水利行业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对DL/T 5128-200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旖工规范》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装饰装修工程保护措施;5相关专业工程保护措施。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843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